看起来,有两种放下,一种是机械性的、物理性的放下,这种放下的行动只需要头脑的智力对之进行判断、比对、评估即可。但还有一种心理的放下,这种放下被大多数人所误会,我们会习惯于按照机械性或物理性的放下模式去处理心理的放下,其实这是习惯性思维的一种狡诈的欺骗。头脑为什么要进行这么一种欺骗?因为脑细胞里从我们祖先那里就注入了一种自我保护的习惯模式,这不能用自私来评估,而是一种生命的自卫本能。我们必须在质疑中确定理念的功效与位置,只有在否定的探讨中得出确定的认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假如你是以确定开始,常常会以不确定和混乱而收场;理念只能考量却永远看不到金钱的虚幻性。
妻子是一个典型的佛教信仰者,而且常为佛法做些善举之事。
那是多年前的事了,隐约记得是5月里的一天上午,病重的妻子和我商量关于要做一次法会供养捐款。
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经济情况后,爽快地给出数额:2万元钱。 这个数字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破天荒的举动了;我本是个地道的无任何信仰主义者,但看在多病的妻子情分上才这么"慷慨大方"一次。
"那点钱哪够啊!" 妻子不屑地说。
"那就……" 我犹豫了好一会儿,狠狠心,又一次做出了个高姿态说:"把我卡上现有的给员工开工资的6万元给你,这一下你该满意了吧?" 。
"我打算这一次起码得供养僧团30万元,因为……", 妻子带有央求我的口气说,但语气中又透出几分坚定。
"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啊?公司里的员工工资还发不发了?家里总得还要生活吧?……" 我有些不太高兴地嘟囔着。两人都陷入了沉默的僵局中。
我的心有些纠结,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一直现行着;尽管我很理解妻子,也随喜她的这份发心。
但是,内心好像总有一道坎过不去。
随后妻子很耐心地"开导"我了一番。理性上我应该支持她,何况人们都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应该那么执着它,应该学会放下它。但是,不管她怎么开导我,也不管自己如何说服自己,心里那份不舍得,或者说那个放不下的状态仍在说明了一切。
知见上要放下、要舍得,但内心的态度却又放不下,又舍不得。这种纠结格外令人痛苦。
于时,我停止了头脑的思绪,因为我知道再高明的推理,再打动人心的语言也无济于事;在此时,我面对的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不肯放下的心。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停止所有的智力的评估、推理,只是全然觉照这颗纠结的心……
一会儿,真的很短的一会儿,尽管不敢说刹那,但几乎在我向内觉照的同时,那份我定义为不舍得、放不下的不舒服感觉,似乎"呼啦"一下没了。那份清凉使我顿然领会到放下的真正内涵。
怎么这么不可思议?就在这时,我看到妻子满脸愁容的表情,自己顿生一种惭愧感。这惭愧中又存有几分对妻子的敬佩之意,但这种敬佩之意是从心里放下那30万元钱的贪著后的纯净的真挚感受。
这时,我温和地凑到妻子跟前对她说:"别担心,再给我几天时间,就把那30万元钱筹够给你。" 妻子会心地笑了。
看起来,有两种放下,一种是机械性的、物理性的放下,这种放下的行动只需要头脑的智力对之进行判断、比对、评估即可。但还有一种心理的放下,这种放下被大多数人所误会,我们会习惯于按照机械性或物理性的放下模式去处理心理的放下,其实这是习惯性思维的一种狡诈的欺骗。
头脑为什么要进行这么一种欺骗?因为脑细胞里从我们祖先那里就注入了一种自我保护的习惯模式,这不能用自私来评估,而是一种生命的自卫本能。
我们必须在质疑中确定理念的功效与位置,只有在否定的探讨中得出确定的认知,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假如你是以确定开始,常常会以不确定和混乱而收场;理念只能考量却永远看不到金钱的虚幻性。
要放下任何事物,首先必须发现那个事物,也就是要看到它。心理上要放下的事物,也必须得首先看到它。不过这种看的工具有所不同,机械性的或物理性的事物所用"看"的工具是用肉眼或仪器,而心理面"看"的工具是觉照——全然的觉察。
其实,如何将心里的事物放下的答案,不在头脑的评估里,它就在那种放不下的状态里。通常真实的状态是放不下,而不是放下,因而你所要觉察的必须是真实存在的状态——放不下,而不是去觉察放下的状态,因为放下的状态在目前来说是不存在的,它是虚幻的对立面即理想面。
你只有觉照到放不下的状态,这种状态才会在觉照的智慧之光照耀下消亡。也只有放不下的状态消亡,放下的真实状态才会出现。倘若放下的真实状态出现,才能从头脑的知见上真正认同这一凡人不能理解的颠覆性的观念:金钱本是一种虚幻的事物。
当我们针对这一贪婪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自制——规范、道德标准、理念说教等抽象的意识形态,都只是压制内心潜伏的欲望和目的的工具,尽管这些抽象的工具有其自己的功效与位置,但在心理那种贪婪、仇恨、权欲的状态现行的当下,它的功效充其量只是为逃避当下提供了一套狡诈又巧妙的工具罢了。
只有令自己的整个身心充分认识到这种混乱与痛苦,抛弃理念等抽象的逃避工具,真实而平静的喜悦状态就会在无为的觉察中油然而生——自发地显现出来了。这是一次脑洞大开的一种奇妙的转变:它使你领会到智慧绝不是来自头脑中的理念的善变,而是在最为困惑、混乱的时刻,出现的一派澄明。
思想是世俗世界的产物,在这个层面只可以考量到结论性的抽象事物,但一种超越思想层面的体悟却绝不是通过思维理念去模仿而实现的。它不是宗教或权威者描述的一种神乎其神的东西,它是每个人内在都具有的一双智慧双眼,但这双昏睡的智慧之眼须要你摆脱任何权威体系束缚后,以一种自由的方式打开……
写于深圳至北京高铁列车上
时间:2016年11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