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夫子——一个坚定的践行者
每天做一件简单的事,一直做,一直做,静待花开~
前记: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到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叔本华。
有些书并不适合一口气读完,或者一口气看完后做笔记的,做整理,容易忘记,需要看一部分思考一部分,记录一部分,总结一部分。思维混乱,要点很多,知识密度高的。
第零部分本书初步认识
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和测试,挺好玩的,同时文中的各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也时常能见到。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从而让我们能够意识到背后原理的存在,同时也能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做选择,同时如果能够灵活应用的话,也可以帮助别人做选择,比如我们销售东西,我们做营销,其实都是在引导别人做选择。
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第一部分:操控你行为的因素
一,为什么我们无法做出明智选择
做出明智的选择着实不易,你要考虑诸多因素。租一间公寓,你要考虑它的地理位置、空间大小、硬件设施、安全性和租金等因素。这之中又有无数的心理作用、经济效应在暗中控制你的选择。
多数明智的选择都有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你的目标
我们如何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呢?首先你体验的事符合了你的期待,同时你的记忆又能忠实地反映你的体验。(我自己概括的)举个栗子:比如你是如何确定你要不要去一家餐厅吃饭呢?第一次去的时候,其实心里没底,但对于餐厅有个心理预期,到了那里之后,亲自体验,感觉真的和预期一样,并且在自己的记忆里能够清晰地想起曾经的体验,于是你就可以很明确地确定下次是否继续过去。
但要做到这样很难。我们看到自己记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记忆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有人研究得出记忆有两种因素决定:事情达到最好或最坏时我们的感受,以及事情结束后我们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峰终定律。
看到这我突然明白了为何几天的旅游,如果出现几个短暂让我们有几个极致的幸福体验就足以让我们对这次旅游打高分,为何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是不是有个高潮,为何我们在结束对时候需要引发大家成长的思考……
当然关于这类的实验也很多,比如做胃镜检查,第一组做完后直接出来,第二组还在里面停留20秒,这样虽然很痛苦,但比起动来动去好一点。结果显示,第二组的人体验要好一点。两组的峰值是一样的,只是第二组的结束让人更好受。
2.搜集信息
我们明确了目标,也搜集了高质量信息,就能做出正确选择么?难,首先因为我们人时常遵循拇指法则,进而误入岐途。拇指法则指的是那些木匠,他们不用尺子,直接拿自己的手指量出长度,也就是说用经验做事。
其次是由于我们注意力的选择,会对某些类型的信息过度重视即可获得性启发式。比如单词中“t”首字母的单词多呢?还是排在第三位的多呢?相信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首字母了。比如我们会高估那些死得比较戏剧性,离奇的人数,而低估了那些死得比较平常的,比如糖尿病等。
3.“锚定效应”vs“框架效应”
锚定效应在商店时常体验,比如我们买一件事西装,一开始看到一件三千,觉得很贵,但当我们在看到一件一万的,就会觉得三千的挺便宜的。后者就是锚,即参考标准。所以在商场里,为了更好地卖出产品,肯定需要有个锚,比如在打折商品旁边放个不打折的同类产品,我们就瞬间觉得便宜了,但是如果两类同类产品都在打折,这时锚就发生了变化。
框架效应,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逻辑意义相似的说法容易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比如两个加油站贴出的不同告示:付现打折!刷卡——每升5.55元,现金5.45元;另外一家,刷卡需要加收费用:现金5.45元,刷卡5.55元。两者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呈现的角度不一样,就导致了客户对他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也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同时也给我们启发,一样的信息,你如何给人传递出有利于自己的效果呢?
第二部分谁能做出最佳选择
做个测试看看你是最大化者、知足者还是完美主义者?哪类人更容易感到后悔,哪类人最幸福?
最大化者,只能接受最好的。而满足者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在后面。当然满足者他们也有自己的标准,一旦符合了自己的标准,他们就放手了,而最大化者是根本停不下来。就像我们走进玉米地去摘玉米,让你摘一个最大的,如果你一直想着还有更大的,那就会深陷其中,甚至永远找不到。
当然,这种最大化者,因为自己的不断追求可能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幸福感明显没有满足者的高。聪明的做法就是二者结合起来。
二者谁更容易后悔呢?当然是最大化者。对于最大化的理解可能你会觉得那就是完美主义呀,其实有一定的差距,二者都有自己的高标准,但最大化者是确信自己能够达到;而完美主义往往不认为自己能够达到。
第三部分经济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奥秘
一,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每一次选择都可以印证我们拥有自主权,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选择的每一次扩张,都是自主权的再次宣示,并展现出我们独特的性格特征。然而,除了在政治、道德以及社会上笃信自主权外,自主权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二,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机会成本简单地说就是比如晚上你可以看电影,可以看书,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去见朋友……,一旦你选择了任何一个,你都将失去做其他事情都机会。而且当我们的选择越多时,被选中所带来的幸福感就越弱,同时你的选择也越艰难。
因此对于机会成本我们需要客观对待,很多都只是自己在那YY罢了,所以在做选择时最好把机会成本先放一边。就像有些人会感叹说,老子当年如果没有一直开火车,去做点生意,现在肯定……
说出选择的理由会让选择更满意。比如当你买了一件衣服,本来感觉一般,后来朋友几次问了下,让你不断地说了你喜欢的理由,结果越说越喜欢。就像有些男女朋友,为了给自己长面子,越夸越喜欢。同时这个方式很多老师在上课也会用,原本课程上得很一般,结果最后结束,但时间还有点长,于是就让几个学员上台发表自己的收获,并说出理由,结果这么一说,大家为了证明自己收获很大,还真能找到一堆收获的理由。然后领导来了,一听,哇塞,这老师很有水平呀。而有些人此时心里呵呵一笑~
三,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后悔得分高的人比低分的人更不开心、生活满意度更低、更悲观和更忧郁。无论事前还是事后,你能感受到的选择越多,你就越容易感到后悔,但是还有比做选择时后悔更可怕的事情。
1.两种后悔方式。一种是决定后懊悔,也就是在决定以后事情发生以后产生的后悔。另外一种是预期性后悔,就是在做选择前我们的预期结果让我们感到后悔。无论哪种后悔都让我们付出感情代价。
2.忽略偏见,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当我们有两个选择时,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都能让自己感动后悔。比如有位牛人,毕业后找工作,两个工作都不错,当他选择A时,他内心无比痛苦,于是反悔了;于是选择了B,他猛然间发现A其实更好,于是赶紧让A再给他机会,但当他再次选择A时他又继续纠结了。原本是件好事,结果变得好痛苦。这就是我们每做一个选择时,都会产生偏见,也因此做不同的选择都会让一样的事情变得不一样。
3.就差一点点。试想,奥运会比赛,铜牌的运动员比较容易后悔还是银牌的呢?相信你也知道是银牌的,因为他离冠军就差那么一点点,好伤心。
4.对结果负责。比如你们一伙人去餐厅吃饭,上菜后大家很不满意,这时候你会后悔么?其实主要看谁决定了来这家餐厅吃饭,如果是你决定的,你的责任比较大,所以此时你的后悔程度比较高。如果是别人决定的,你可能就无所谓了。这就是责任带来的后悔,也因此为何很多人不太喜欢做决策就是如此,因为搞砸了责任不在于自己。只是有时候我们要多一点承担,如果自己真的用心了,哪怕结果并不太理想,但是大家看到了你的付出,你也不必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后悔。
这是对于已经发生的结果感到后悔,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后悔,而且还挺多。其实想象挺悲催的,让我们后悔的那个玩意儿根本不存在。
5.后悔让我们很不舒服,但是他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让我们更加严肃看待事物,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避免重蹈覆辙;用自己的后悔增长别人和自己的经验等。
四,适应——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1.我们习惯了某个东西,就认为它理所当然。比如我买了一台电脑,一开始对他非常满意,后来习惯了它的好,也就不再觉得有什么了,这种适应让自己的幸福体验慢慢下降。
因为人们很容易适应,所以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更糟糕的是人们一般都没料到这种适应现象。愉快的记忆随着时间不断消逝,最后常常产生让人不快的结果。
2.参照点改变
比如我买了一台Air电脑,跟之前那个笨重的比简直优秀到不行,但是某天我跟别人的pro比的话,心里可能产生一些不爽,为何自己当初不多花点钱买更好的呢?当然对于我这样的事并没有发生哈。
3.如果我们能够事先预测自己的适应,并且为此做点准备,它出现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比如我对自己买电脑可能产生的适应先做了心理准备。
五,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随着物质生活和社会状况不断改善,我们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当我们接触过了高质量的物品后,我们便开始为“鉴赏力的诅咒”所困扰。不再满足于过去完全可以接受的低质量物品,快乐原点不断提升,预期和渴望也节节攀升。
六,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
如果你做的每一个选择最后都达不到你的预期和渴望,如果你执意要把失望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最后必将久积成疾,“什么也干不成”的信念将把你活生生打垮。
1.拥有控制感能让我们更具活力。比如在养老院做个实验,一批老人告诉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护工负责就好了。另外一批老人则需要照顾花,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事。结果发现后者的老人更具有活力,这或许就是参与感。而一旦我们人对于某些事无能为力,也就是习得性无助(就是有些事放在那里,你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会让我们陷入不开心之中。
2.我们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幸福。比如一件事的失败,结果你做了很长远点联想,同时又很模糊很个人。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毁了,自己能力很差,什么都不懂。当你用这种归因方式的话会让自己很无助,很伤心,因为你觉得自己木有办法改变呀,能不伤心么?但如果你看到问题是短暂的,你认识到你的并不是能力不行,只是在与领导沟通的时候不够圆滑罢了,并且看到这是很多人的问题,你的内心是不是会更好点呢?同时是不是也会让自己更有信心地去提升自己呢?所以正确的归因会深深影响我们的幸福体验
第四部分11个锦囊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发现这些东西满足不了我们的欲求;我们被一堆现代化的便捷设备所包围,却发现时间从来都不够用。作者列举了11种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很容易理解,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搞明白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方法。
1.把精力花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2.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5.尽量做不可逆的选择
6.培养感恩之心
7.告诉自己不后悔
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9.控制过高预期
10.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
后记:
1.这本书自己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将其初步阅读下来。主要还是对于不同类型的书方式不够齐全,阅读策略不够。因为本书的内容框架挺散的,看着每个小点都能理解,但是要整合起来比较难。其次是经济学领域涉及太少,不少概念比较不熟悉。最后是自己没能在几个选择的方式中做出正确选择,并且一开始没有做好理解部分,就想着直接重新整理出自己的思考,一口想吃出一个大胖子终于栽了跟头。(这是一种后悔,但这种后悔促进自己以后改善)
2.关于如何更好地作出选择,自己一直以来都有在思考也有些自己的经验,但书中给出了各种心理学的解释,让自己豁然开朗了很多。比如学生时代到杭州参加了一个课程,现在基本上忘的差不多了,但记得张斌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得失。所以很少会因为选择的不科学而责备自己。比如认识到选择是有距离的时候,自己在做选择后,可能会有其他想法,但也能意识到并说服自己。最后一个感触比较大的是选择适合自己,自己想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
3.多即是少。本书列举了大量的概念,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只是老外擅长将它们显性化,从而让信息得到更好地传播,而我们中国人更倾向于你去自己悟。所以我们也看到书中很多老祖宗的思想,比如多即是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
这么长的一篇文字如果你还能读到这里实在不容易,希望对你能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分了四部分(why.who.what.how),阐述了我们在选择这个行为上的背后心理原因,并提出11个策略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明智的选择。有三点感悟比较深:
1.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比较容易犯的影响我们理智选择的原因之一。
2.机会成本,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得失。对自己所选择的事要有控制感,如未达到预期也不必要归因,降低自己的幸福感。
3.比较和参照是选择后产生后悔心理的两大因素,避免之!
【阅读收获】任何行为模式背后都有一些心理原因,所以有时候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助于了解到我们以往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有者改之无者加冕。1,3,4,6,7,9,10这几条策略ge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