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都是旅游高峰期,很多家庭都会带孩子一起外出游玩,但是出门在外,又是炎热天气,舟车劳顿难免身体会有点不适应。不过遇到以下几种常见的意外情况,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应对之法。
蚊叮虫咬莫轻视
夏季旅游,当然首选沿海城市,和海水来个亲密接触。也有些人早早就预订了去东南亚潜水的计划。不过,去海边游泳,一定要注意海胆和其他尖锐的海洋生物,正确穿着沙滩鞋、潜水衣是最好的防护。
如果不幸被海胆蛰了,应迅速将伤口浸到温水里,小心地用镊子清除创伤处海胆的针刺,按照插进去的反方向取出,然后反复挤创口,保证所有的脏东西都被清除干净。如果针刺难以完全清理干净,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并且密切注意伤口处,防止出现感染症状。
另一种威胁就是蜱虫。蜱虫大多出现在草木茂盛且潮湿的地方,所以,外出旅行经过这些地方后,晚上回来洗澡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身体,包括腋下、耳朵周边、肚脐眼、膝盖后侧等容易隐匿的地方。由于蜱虫可以在24小时内传播莱姆病的病原体,所以要立即清除。如果发现蜱虫,可用酒精涂在它身上,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也可以用液体石蜡、甘油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或死亡,再用镊子取出。切忌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留下隐患。
溺水及时去救治
每年的暑假都是孩子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不论是小小的一汪池水还是浅浅的溪水,都可能要了孩子的命。而真正溺水时,孩子可能是看起来非常安静的,完全不能像电影中那样挣扎呼救,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所以要叮嘱孩子不能独自去水边玩耍,孩子去游泳时,家长一定要时刻警惕、寸步不离。
如果遇到溺水情况,视水面深浅,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最好不要轻易下水,有条件的应先找救生圈或绳子扔下去,没有这些的应就近寻找一切能救人出水的工具。
一旦人救上来,使其头朝下,以最快速度清除口鼻里的水、泥及污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将其舌头拉出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缓缓用力,但是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进行,促使心脏血排到全身,直到心跳恢复为止。如果落水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合理饮食不乱吃
到了陌生的地方,你的胃可能会第一个“抗议”。调查发现,约一半的游客突然抵达热带地区会出现因饮食不适引起的肠胃炎反应。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以及其他肠道细菌在体内兴风作浪。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旅行期间就得吃讲究些了。首先,一定要保证吃东西前彻底洗干净手,随身携带除菌液。另外,在热带地区,尽量避免吃沙拉和其他未经烹饪的食物,水果最好只吃削了皮的。
天气太热时,不论冰块还是冰淇淋,最好能确定产自健康的水源、卫生的渠道再下口。不要喝未经高温消毒的奶制品,可以的话自己煮沸后再喝。不要贪吃在路边摊买的东西,自己带的食物也尽量避免在太阳下暴晒或者成为苍蝇的零食。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出行前几天开始服用益生菌补充剂,改善胃肠道整体功能,可提前预防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和胃溃疡等问题。
身体补水要及时
在炎热的暑假出游,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如果出游地是气候湿热的地方,那一定要选对衣服。透气的衣服可以让身体毛孔更加通透,尤其对于身上有伤口的情况更加重要,因为在湿热且不透气的环境下,伤口更不容易痊愈,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大。伤口处要保证清理干净,并且穿上无菌、透气的衣服。注意每天脱掉衣服查看伤口,一旦发现红肿、痒、化脓等症状,及时到医疗诊所寻求专业帮助。
在海边度假,帽子、太阳镜、防晒霜是必不可少的,还要避免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外出。如果发现家庭成员出现中暑的症状——脸色发红、冒冷汗、胃痉挛或者头疼,立刻建议他们到阴凉处歇着,多喝水恢复体内水分供给,如果还没有好转,就得找医生帮忙了。
回到酒店后,最好不要马上洗脸。而是要等皮肤降至正常温度后用温水洗脸,洗面奶最好采用含有牛奶、蜂蜜等滋润保湿作用的。清洁过后可以在脸上涂一些含水分比较多的护肤品,脖颈上也适当涂一些。
如果晒后肌肤出现发红或刺痛,则表明肌肤已经接近晒伤的程度,刺客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先用温水冲洗晒伤处10分钟,待皮肤冷却后,然后用纱布沾湿冰水敷脸,让肌肤镇静后自然恢复常态。如果出现脱皮或疹子,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