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28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前些日子,村里的人窃窃私议着,带着惋惜惊恐的先知,窃窃私议着——那个年前得病的老太太吃不了今年的新麦了。收麦的那天,老太太咽气了。
地里的收割机轰轰隆隆,各家的男人们还顶着炎阳,张罗着收麦子的事。老太太咽气的消息便已经在妇女老人那里传开。她们又窃窃私议着,带着果如所料的惋惜惊恐。
我听着窗户外的议论,想着她们是如何知道那些具体细节,仿佛这样的事经历多了,多到总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
我下午还有课,课没上完,一阵炮响便从天而降似的响起,接着鼓声、唢呐声也传来。村里的人便不约而同地赶往老太太家。
等我看完文献,出去的时候,村口已经站满了人。男人们圪蹴在石墩边,妇女扎堆站着,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乐声中。我循着乐声,只见迎献饭的队伍走过。我跟着队伍,一股鱼腥味扑面而来,司仪的喇叭声震得人心脏都要跳出来。老太太的家门口,支起桌凳,搭起棚子,架起大锅。棚子下的人三三两两地坐着,有人来回看茶水。
乐声突然静了,刚刚被淹没的声音全都冒了出来,棚子下的说笑声、孝子贤孙们的哭声、厨子喊上菜的声音、孩子的玩闹声......孝子贤孙们跪在那,有声嘶力竭的,有掩面而泣的,也有无动于衷的。大门口支起的两尊大狮子,龇牙咧嘴,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动声色。
我在想,为什么要在这么多繁琐的仪式中身心疲惫,为什么要在"他人亦已歌"中了却余悲。或许,身心的疲惫可以忘却消逝的痛苦,鼎沸的喧嚣可以减轻直面死亡的恐惧。
"往事就是一辈子......"音乐响起,人群散去,孝子贤孙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入眠,把死亡留给黑夜。散去的人群回到家中,都捡起自家的一地鸡毛,把平日里没有的和和睦睦找出来享用。
我们从出生时便开始死亡,只是临死前才意识到死亡的来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不如归去,在黑夜中直面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