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08 - 2018/09/14
解读| 正太叔
本周一句话要闻
1、官方年内8提房地产税:专家称最快年底前提交审议;
2、个人房贷,已突破20万亿;
3、汇丰调查:大多数90后把房产作为首要财富追求目标;
4、各地遏制房价上涨:新开盘不能比周边贵 加推不涨价
5、全国多地推出共有产权房,广东拟10年后可转商品房;
6、余额宝之后,蚂蚁金服又下调旗下余利宝T+0赎回日限额 由100万降至1万;
7、17家上市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猛增,光大银行增幅达116%;
8、国家统计局:8月份PPI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4%;
9、9月工资10月发放:也可享受个税新政;
10、社保转税:官方定调不增加企业总负担;
11、电子商务法明年实施代购微商或减少;须登记并纳税;
12、券商黑色8月堪比股灾:创业板上半年净利不敌工行.;
13、债市统一第一枪:银行间和交易所评级机构资质互认;
14、周小川: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到半个百分点;
15、中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自贸协定,正与27国谈判;
16、亚洲开发银行:印度已取代日本成为亚太区第二大经济体;
17、特朗普:美GDP增速4.2% 为逾百年首次高于失业率3.9%;
18、澳元年内累积下跌8%:澳大利亚经济出现危机。
本周财经要闻解读
《房地产税法拟5年内提请审议》
人民日报社旗下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文章称,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许安标称,五年立法规划安排的重点领域立法主要包括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制定增值税法、房地产税法等10部单行税法。
@正太叔
也就是说,大概率在2023年之前会推出房产税。
当然,你要是有加中介的微信,肯定可以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发相反的观点,比如五年内绝不会出房产税,可以放心买买买之类的。
为什么他们会传播相反的观点,你用肚脐想一想就知道了。
房产税之所以迟迟没推出是因为我们买房只有使用权(70年)没有永久权,所以冒然推出肯定有风险。
但是随着存量房时代到来,以卖地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房产税出台是迟早的事。
如果推出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扣税具体怎么扣我也不知道,因为细则还没正式出台,但结合现在老龄化问题,以及人口出生率再次下降的问题,大概率会按人均面积来算税。
比如每个人享有40平方的免征权,超出就收税,不管你是不是只有一套房。
这样一来,就可以倒逼大家多生孩子了,比如原本那些犹豫生不生二胎的人很可能为了避税就生了。
所以,就算只有一套房的“单身族”、“丁克族”,“住着大面积房子的三口之家”,也可能都是纳税对象。
至于有多套房子的人,更不用说了,如按人均面积来纳税的话,二套以上的人基本都中招了。
目前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全国联网,其实就是为将来的房地产税做铺垫的。
当然,肯定有人跳出来说不用怕,到时把税转移到租客身上就行了。
其实这个想法还真不是房东能决定的,有多套房子出租的人就知道,房租能租多少不是你说的算,是要看市场供需关系的。
比如你那套房子所在的小区如果还有很多空房的话,或者你的邻居们都急着把房子出租出去的话,或者你那个城市的人口一向是净流出的,那你的房子肯定就租不出高价的,更别想加租了。
第二,如果你出租的那套房子不是处于商业区或者周边没有写字楼的话,房租也不是你想提多高就可以提多高的。
所以,那些买在非核心地段,本来就不太好出租的房子,在政策出来之后受到的冲击肯定是最大的。
第三,如果将来房产税真的出台且税费又很高,而房东又无法把成本嫁接到租客身上的话,他们必会卖掉多余的房子,到时卖的人比买的人多,肯定就卖不到一个好价了。
美国与加拿大因为房产税问题,很多人不会无缘无故多买一套房。
今年出台各种提高买房门槛的政策,连刚需客都被扼杀了,表明国家已经在经济转型了。
很明显,未来房子的流动性只会越来越差。
流动性差的商品一定不是好的投资品。
我还是那句话:现在借一辈子才还的完的钱去投资一个流动性超级差的资产,明显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决策。
房子可以配置,但不要占资产的比重太大。
投资第二套或第三套,都要遵守买下来的那一刻就是好房源的原则,而不是哪里便宜买哪里。否则将来就算没有房产税也会被套死在其它地方。那种无脑买房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至于买的起但还在观望的人,干紧买套回来自己住吧,别指望将来能捡到便宜货。
《北京公积金新政实行“认房又认贷》
9月13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从9月17日起网签的购房,在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时候,将执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同时,今后公积金贷款将与缴存年限挂钩,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缴存12年可以贷到最高的120万元。
@正太叔
我怕文章又被删,所以不敢解读这条新闻了,直接划出重点给你们,你们自己解读吧。
1、公积金每缴一年可贷10万,最高120万!
2、二套房认房又认贷,额度从80万降到60万
3、普通住宅首付至少35%,二套非普不低于80%
4、东西城户籍买城六区以外住房额度能上浮20万。
5、货款年限从以前的70岁降到65岁
6、月还款不能超月收入的60%
至于公积金提取也发生了变化:
1、京外购房提取仅限在户籍地和所在省会
2、原则上取消大病提取,防止骗提公积金
3、违规提取5年内款提款贷,记入不良信息库
总之就是年轻人想在北京买房越来越难了,包括刚需客。
《8月份CPI同比上涨2.3% 环比上涨0.7%》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
@正太叔
我们上个月的周报就说过,7月份的CPI重回2时代,预示着通货膨胀可能到来。而8月的CPI与PPI再次同比、环比上涨,基本可以确定通货膨胀已经开启。大家要努力多赚点钱了!
关于什么是CPI我在8月10号的周报有普及过了,还不懂的人可以点这里跳转过去复习一下。
这里补充普及两个词语--“同比”与“环比”。
我们经常在新闻看到“同比”与“环比”这两个词,但很多人就是分不清它们的区别。
其实“同比”和“环比”是两个不同的比较纬度。
“同比”是指历史同期数据的比较。
比如2017年8月份,你家小区的房价是每平方1万元,而2018年8月,你家小区房价是每平方1.1万元。那你就可以说你家小区房价同比上涨了10%。
而“环比”是指相邻两期数指进行比较。
比如你家小区的房价上个月是一平方1.1万,这个月是1.21万,那你就可以说你家小区房价环比上涨了10%。
所以,”同比“是指长趋势,“环比”是指短趋势。
同比=长
环比=短
但是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要同时参照“同比”与“环比”的数据才客观。
最新ETF估值表

@正太叔
其实每周出的这张表是给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看的。
如果完全看不懂ETF或者不知道怎么买的人不用急着操作。
现在是入场定投的大好时机了。我打算在今年年底前出一份详细的ETF投资指南系列课程,并跟踪指导大家一年,期间全面讲解ETF的所有知识,包括教大家如何买卖、如何挑选,如何组合、如何提高收益……
到时欢迎大家订阅。
本周全球主要股市表现
上周五上证指数2702.30
本周五上证指数2681.64
上周五深证成指8322.36
本周五深证成指8113.88
上周五创业版指数1425.23
本周五创业版指数1366.57
上周五香港恒生指数26973.47
本周五香港恒生指数27286.41
上周五日经225 22307.06
本周五日经225 23094.67
上周四俄罗斯RTS指数 1056.21
本周四俄罗斯RTS指数 1084.54
上周四道琼斯指数25995.87
本周四道琼斯指数26145.99
上周四纳斯达克7922.73
本周四纳斯达克8013.71
上周四标普500指数 2878.05
本周四标普500指数 2904.18
@正太叔
A股:
A股跌跌不休,现在总市值只有5.75万亿美元,已经跌到全球第三,想想大洋彼岸的苹果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有人调侃A股市值只剩6个苹果了。
沪指在4年后首次成交额低于千亿(剔除熔断机制),同时两融资金创下14个月的新低,显示出当下市场的悲观情绪降至历史新低。
越来越多的记录被打破,预示着A股离底部越来越近了。
如果现在开始分批定股ETF的话,几年之后回报率应该很不错。
港股:
海底捞打新通道持续到下周一早上八点,但是港股的整体走势不是很理想,所以打新要三思
美股:
美股这周又创新高了,真是太过份了!
为你解读每周财经事件
让你感知正在发生的变化
提前布局投资未来
-END-
作者:正太叔,可能是金融投资界最能把每篇文章都写成干货的自媒体人了,关注我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但能让你更有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