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这样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困扰

我这样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困扰

作者: 广州甲骨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7:41 被阅读0次

           儿子8岁,这段时间出现很多情绪,表现为没有原因的情绪低落,事情不要顺心,就会伤心,或者发脾气,想法悲观等等。为这个我跟他讲过很多道理,也发过飙,一点用没有。这曾经让我很抓狂,很困扰。在这段时间的努力下,孩子情绪有较大改变,脾气明显减少,内心越来越有力量。昨天还一脸自豪对我说:“我把情绪打败啦!”。

           情绪是孩子行为中比较难处理的。这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养育有帮助。

           对儿子的情绪,我和他做了多次深入的聊天交谈,希望找出原因。

           我有想过,在学校他有没有感受到压力。他在学校表现不错,学习认真自觉,对功课也很重视,对自己有要求,成绩还不错,但我不希望优秀成为负担,成为压力和情绪的源头。

           我问过他,“老师都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你是因为怕老师批评所以认真做,还是自己愿意的?”。他很认真回答我:“我觉得做好是应该的,不是因为怕批评”。然后我又问:“你觉得李老师怎么样?”他的回答很让我感动了。他说:“李老师就像妈妈”。听到这话,除了放心,还是感动!!!

           在聊天中,他清晰地表达了情绪的感受和原因:当事情不及他预期,还有感觉被控制,内心就会升起担心和愤怒。他明白道理,但就是控制不住。去到当下环境,情绪就自然升起,不受大脑控制。这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所有的道理和说教都是苍白的,我唯有陪伴他一起,去寻找面对内心困扰的办法。

           沟通中,我给他引入一个观念,外在的事情是中性的,我们开心还是不开心,不是事情本身,是由我们的看法决定的。他开始理解,情绪和困扰是从心里内生出来的,外在的帮助很有限,唯有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虽然这种理解还初步。

           我建议他试几种办法:包括和自己内心的天使和魔鬼对话,帮助天使把魔鬼赶跑。还有品茶静心。试过有效果,他更接受“天使魔鬼对话”的游戏,认真地做了一段时间。

           虽然有效,他的情绪还是不断出现,这种做法只是被动的防御抵挡,有时郁闷起来,感觉我和他就像漂浮在茫茫情绪之海上的小船,情绪过来一浪接一浪,没有尽头,看不到希望!

           最近我在看《正面管教》,从“正面管教”中引入了“积极的暂停”的概念。我建议“有情绪,先暂停。不说话,不讲道理,等静下来再商量处理;有话有意见要说出来,不要放在心里。”我还以身作则,从自己先做起。经过“积极的暂停”,我的脾气居然大大收敛,更能用平和的心态,以身作则面对孩子和他的脾气。

           儿子做功课,内容都能自理,很少需要我们去管,就是时间安排不好,放学回来先享受一轮,拖拉,做做停停,玩玩狗,吃东西什么的,造成在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功课上。我们的约定是8点半上床,半个小时亲子故事,9点睡觉。很多时候要忙到9点半后,才能上床,要不很晚睡,要不亲子故事取消。亲子故事是他很享受的环节,准时睡觉我很看重。为这事我们经常冲突,要不我发飙,要不他发脾气。

           孩子喜欢享受当下的感觉,做自己喜欢的事时,目标感很强,被安排做的事,目标感就比较弱。其实大部分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是这样。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模式和完成功课这事有冲突,需要调整。有趣的是,很多家长有同样的情况,会有意无意会放过自己,却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

           有一天他的情绪又很低落,有脾气,想哭。我邀请他继续实践“先暂停,再沟通”。在我平和,尊重,关心的态度下,他心平静下来,打开。他更愿意去看自己的不足,和我说心里话。在聊天中,我们发现,他有情绪是因为他觉得功课太多,做来做去做不完,又不得不完成,一天到头没有放松休息的时间。但实际上,功课并不是那么多,是因为拖拉,还有想多做少,造成的时间不够用,就变成了压力。他自己找到了原因,很开心,就开始笑了。

           我安慰他,这种情况,不止他有,爸妈有,大部分人都有。小朋友这样很常见。他接受了我的建议:一气呵成,还有,从最不喜欢的功课做起。那就会越做越轻松。看到问题原因和希望,他变得开心,轻松。决定明天就去实践“一气呵成”。

            虽然道理明白了,但我能不期望一次过就能神奇翻转。毕竟,从知道到做到,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开心的是他保住了积极性和对自己的要求,愿意从低落中站起来,继续努力。这个比黄金还珍贵!改变不容易,作为家长,我要警觉自己的脾气,放下过分的期望,不断给孩子鼓励,陪伴孩子往前走。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做到。

           接下来一周是协助他实践“一气呵成”的约定。有决心虽好,要支持他一鼓作气,取得成果。否则再而衰,三而竭,就难了。等他享受几次做到之后的轻松和快乐,尝到甜头,坚持下去就容易了。

           周一,十点上床。周二9点多,周三8点40分。他看着钟,伤心极了,哭着说,我做不到,我以后都不可能做到。从哭中,我看到了无奈和失望,但也看到了说到做到的要求和渴望。我说,我们再坚持一天,一定可以。于是,周四,8点15分完成,上床。我们击掌一笑,开心地享受亲子故事。周五,也做到了8点半前上床。

           (在我们成人眼里,这很简单,很容易。甚至对一部分孩子也不难,但对大部分孩子,在他不擅长的领域向前走一步,是很艰难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性格,喜好,能力,特点都不一样。尊重每个孩子当下的能力和状态,不把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才能客观理解孩子的能力,更好支持他向前走,这是很重要的)

           周六晚上,是我们家每周一次的PARTY,其实就是家庭会议。也是“正面管教”的概念。在会议中,孩子表示,他这周在时间安排上很成功,并且确定,下周继续一回来马上做作业,一气呵成。我们给了他付出努力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我们赞赏他这件事做得很好,没有说他很棒。用的是鼓励,不是赞扬^_^)另外,我还鼓励他把对妈妈的意见平和表达出来,并和妈妈讨论,达成和解。一家三口都很开心。

           学会沟通是很重要的。把心里面的意见和看到对方不足,平和而真诚地贡献给对方,这需要自信,勇气,要把对方和自己看得够大,也因为这样,很多误会得到避免,在真诚表达中,关系更加紧密稳固,做事情也更顺利高效。这从小培养更容易,因为孩子没有成人这么多负担。反观我们成年人则很难。表面互相给面,一团和气,心里嘀嘀咕咕,有看法不敢沟通,忍在心里,时间久了就当成了事实。实在忍不住,变成脾气爆发。事情搞砸,大家都成为受害者。

           在“愿望”环节,妈妈说:“我希望儿子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听了,忽然很想笑。这种“循循善诱”的话,我们讲得太多,看结果有多少是有用的?能控制好情绪的,谁会愿意发脾气?能遵守纪律的,谁会愿意做总是被批评的“坏”学生。不是孩子不想做好,只是被一些东西卡住,自己不知道,或者知道的,做不到。所以没有“坏”的孩子,有不恰当行为,只因他在一些事情上有迷茫。当孩子卡在迷茫中出不来,做家长的,有责任协助孩子看清楚,鼓励他用自己的力量走出来。

           PARTY结束,儿子提出要帮我们铺被子,先躺进去把被窝暖上,等我们上床。以往那个小暖男又回来了,这是他原有的状态。我知道,后面还会有曲折,但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今天是2019新年第一天,放假前两天都有安排,四天的功课大部分留到今天了。一天下来,孩子就老老实实地坐着做功课,实践他的“一气呵成”。(事实上接下来 这几天,他状态越来越好了,做功课更认真积极,他做到了,真的实践了“一气呵成”)

           这事算是进了一步了,但远不到完满,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业和时间”只是引起情绪的一个原因。它的后面还有更深入的因素,包括:身体状况,成长历程,养育方式,性格等等。篇幅太多,这里就不详述,有兴趣可以看“后记”。孩子的行为和表现,除了“性格”是天生,“身体”和先天有关系,其他都和父母的养育态度有关系。想要调整孩子,最有效的是“反观诸己”。


    总结:

           回看这个过程,是从迷茫到积极面对,从看行为想办法到深入行为背后,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的过程。这就像中医诊病,从外到里,通过望闻问切,从病症表现找到病根,向根源用力,病根清除,症状自然得到改善。

           孩子出现问题不是坏事,一个问题出现,是问题,也是机会。当我们愿意去面对,去改变,孩子的情绪就从“困扰人的问题”变成了家长和孩子“学习锻炼的素材”。这样的经历可以为他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是无价的。

           我始终认为,孩子每一个不合理行为的背后,都有合理的动机。如果我们能找到动机,从中入手,就能改变孩子的行为。这需要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要有爱,尊重,理解,耐心,有了这些。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所在,问题就有机会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这种态度以身作则,传递给孩子,让他终身受益。

           什么是尊重?首先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个性,按照孩子的成长状态和能力来施教。不要把我们的渴望,我们习惯用的办法,我们想要的结果放在孩子头上。我想这就是吴教授“顺人性”的核心。为什么吴教授要求低年级不拿硬笔写字?因为孩子大脑的发育不足以顺利控制手运笔的精细动作。晚写字,大脑发育足够了,拿笔容易,写得好,升起信心,一下子就超越了;提早写字的,看那些孩子多辛苦,有多少被父母以“不认真学习”为由打骂的,有多少执笔手势畸形的。只要仔细观察,身边都有。那究竟是孩子有问题,还是家长社会不恰当的渴望造成孩子有问题?!

           还有从小过高的道德和纪律要求,造就了我们眼中的乖巧懂事,让我们内心很满足,很惊喜。“强扭的瓜不甜”,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都是要还的。这种痛和困扰,要留给孩子在他日后的人生中慢慢感受和修复。

           我敢说,80%以上父母认为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是当下年龄和个性的正常表现,只是我们成人的价值观,看法,还有对孩子的渴望,让他成了问题。当我们希望郎郎下得一手好围棋,聂卫平成为演讲家,他们都是问题少年。而鼓励他们往长处努力,每个孩子都可以光辉灿烂!还有10%是孩子有迷茫,自己没法解决,需要父母的帮助。只有10%是所谓的“ 问题孩子 ”,和父母的人格典范还有家庭养育环境, 就是我们常讲的“家风” 息息相关。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人格上和我们没有高低分别(灵性比我们还高),只是我们人生经验更多,可以给孩子引路,做榜样。就像你有个好朋友,生活里遇到困扰,向你请教,你会很重视,用心听他诉说,为他信任你而感到高兴!你可以给他出主意,想办法,给他鼓励,甚至出手帮助。但你不会高高在上,因为他不懂,就随意责骂惩罚,也不能替他做决定,决定他的未来。因为你知道,他是独立的个体,他的人生最终要由他自己决定。如果我们有尊重的心,了解和引导孩子就容易多了。

           尊重是基础。有了尊重,就会有理解。理解他的想法,他的感受,他的困惑,理解他的脾气是有原因,理解他当下的年纪力不能及,就不会纠结他的行为表现。于是我们心平气和了,我们和孩子的心就在一起,内心升起了对孩子的信心!!!对处理好事情的相信,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批评和惩罚是教育中的抗生素,只有当下的效果,长远看,不止无效,很大伤害。它引起的是孩子的恐惧和自责,因而收敛行为,不是因为明白事情的好坏对错。控制的是行为本身,不是背后的根源。它伤害了亲子关系,伤害了孩子的自我价值和信心,这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也是最要命的!恐惧一过,不良行为必然反弹,还会引起更多问题。想想过往,有多少时候我们喊破喉咙,郁闷,愤怒,心浮气躁,孩子屡教屡犯,孩子的能量越来越低。对家长,批评这个工具太方便,容易让家长享受其中,纵容自己不去学习思考,不去改变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有病喜欢去看西医,因为简单,容易,不用努力改变自己生活状态。但批评就像西药,只能控制症状,不能解决病根。一旦停止用药,就很容易反弹。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像是中医,把问题的根源找到,对症下药,阴阳平衡,根源处理好了,症状就消失了。就上面的案例看,无论在哪个环节使用了“批评和惩罚”,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有效的养育,多用父母自身言行,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少直接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抗拒家长要求,熏陶的力量是无敌的,孩子只有乖乖就范。孩子的心吸收了环境的力量,他的行为举止无须要求,都是由心而发。有了这些做基础,我们就不用天天和孩子在行为层面去较劲。

           决心放下批评和惩罚是好事,是起步也是挑战。如果没有有效手段跟进,接下来家长马上会掉进压力和焦虑里。 “他都这样了,我还不干涉,是不是我没有尽到家长责任”,“我是不是很无能”,“状况是不是会越变越坏”,焦虑下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操旧业。但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坚持学习,坚持走下去,我们会来到一个有爱,温馨,有力量,家长轻松,孩子自主,负责任的全新世界。

             教育的根本,育的不是行为,是人心!不是要当下做得多么好,多么规范,多么听话,成为第一。是要激励孩子的心,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兴趣,对求知充满渴望,敢于平静看待缺点,有力量面对困难和挑战,充满信心选择自己的人生。


    后记:

           讲到引起情绪的原因,时间功课只是表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得不承认,人的有些东西是先天带来。有的BB一出生就经常笑,大人很好带很省心,有的出来哭足100天。一个人来到这世上,有使命,也有要完成的功课,通过功课让生命去到更完满。要做功课,素材是少不了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很欣赏彼尚说的“所有事情发生的背后都是祝福和恩典!”。

           影响人情绪的还有很多因素,比如:

           身体原因:我上面没有提到的身体原因。孩子最近在找中医调理身体,医生每次都询问他这周的情绪情况,和发作的时间。医生也明确说他的情绪和身体有关。身体状况和情绪,行为是有紧密关联,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自己的孩子行为有不合适,总想通过讲道理,批评去改变。结果搞来搞去没有效果。试试去找好的中医看看,是不是身体原因。

           成长环境:他幼儿阶段大部分时间在家庭园,都是在玩和生活锻炼中度过,没有像其他孩子三岁开始就在幼儿园里学习。让他自发去做一件事,他会很专注投入,安排得很好。但跟着外部要求,每天跑流程,显然有点不习惯。

           性格:有遗传老妈特点的一面:感性,思想发散,追求浪漫和自主生活,抗拒被要求,被安排。这种性格,热情鼓励效果很好,会充满力量,热情高涨,抗压性相对较弱。 长期课余时间被功课占据,自己又不懂得解决,会慢慢积累起压力。

           养育态度:我长时间陪伴成长,忍耐不住了,心里渴望他快点独立。这大半年每当他有求于我的时候,我常常用不耐烦的态度对他,要求他自己搞定。这让他在真正需要我协助的时候,我没有出手。让他独自承担。其实想想,在他人生的历史长河中,晚一两年又有什么问题呢?^_^另外,以前我很痴迷“行为后果法”,但用起来总感觉效果不好,又不知道有哪里不妥当。看了《正面管教》后明白,大部分“行为后果法”的施行,等同于惩罚。这些看似不是惩罚的惩罚积累起来,效果足以显现。《正面管教》提出用“关注于解决问题”来代替“行为后果”。已经在用,也看到了很好的效果。类似的,不同家庭有不同的价值观,家长有不同的养育态度方法,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

           其他当然还有,留给自己继续发掘吧。

           最后一点,想要孩子怎样,千条万条,最终还是在“我”身上,在儿童教育的路上,还要继续努力  !“我”是一切的源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这样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困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l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