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梁宁产品课02——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梁宁产品课02——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作者: psychology凡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0:16 被阅读359次

每天分享一课,共学《产品思维30讲》。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学习主题:如何系统观察和判断一个产品


一、认知框架


产品经理观察判断产品的认知框架。

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5个层次”。

需要经过专业训练,不会被情绪带走,避免思维盲点的影响。

5层认知框

第一层:感知层——产品设计的质感,一个人的身材、相貌、言谈举止。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社会角色是被驯化后预设的表达态度行为表达。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财富、人脉、精神推动个体进入不同系统发展。

第四层:能力圈——存在感满足,能力圈就不扩充了,能力圈为了存在。

第五层:存在感——为何而存在,何种状态下存在感满足何时不被满足。


二、存在感内核


人的内核是确认自身的存在感。

我为什么而存在?

什么时间存在感是非常满足的?清晰的确认与满足。

什么时间没有存在感?上蹿下跳,不满足,不稳定。


三、反思自己的存在感


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感受到满足,愉悦?持续满足我?

做什么事情不爽,不满足,甚至于持续让我不爽?

不逃避自己的感受,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满足有价值的事情上。

分享共同学习的资料

六、专属于我


反思高校教学中更多给学生带来不爽与恐惧,学生即便知道课程内容是为了他们考虑,内心也是拒绝的。

1.观察到了现有教学——问题

2.自身尚未探究匹配——应对

3.学生是教学的用户,给用户不爽的体验,真的能够达成效果吗?

4.如何达成让用户感受到满足,存在感,提升的动力是关键问题。

3月28日,得到“罗辑思维”,罗振宇分享自己学习梁宁产品思维30讲。给我了很多启发:

1.带给人恐惧的产品比带给人满足的产品更能拓展人的疆界。

比如打游戏容易满足,而且时间很快消逝,结束之后没有产生价值;读书学习运动,肯定要遭受磨砺,然而时间打磨出来的价值与成果是有效影响人的。

2.带给人恐惧的产品,在某些层面上体量更大,获益更多。

游戏产业确实收益率高,然而教育行业体量巨大并且长期持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产品课02——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n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