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不可不提的一位人物,曹操,曹丞相,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史书典籍上,曹操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奸雄,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还真是有着我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上的曹操,并不是像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卑鄙、阴险、奸诈。在此,我认为曹操有一点就做的非常好,那就是爱惜人才,知人善任。而且,曹操对待人才,极为宽容大度,他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得罪过他,有没有损害他的利益,他都不计较,只要你有才华,能干好事,曹操都会不计过往,让人才发挥其作用。

在此,谈一谈曹操和他的爱将魏仲的故事。
当时,曹操与张邈交战,因曹操势力远不如张邈,所以曹操底下很多人就倒戈投降张邈,曹操此时认为,即便有再多人投降张邈,魏仲也肯定不会投降于他的。不料,魏仲也投降于张邈,曹操勃然大怒,好你个魏仲!居然敢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我抓住你之后要你好看!后来,曹操打败了张邈,魏仲被抓,可是曹操却说:“哎,魏仲,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于是,曹操非但没有杀魏仲,反而还让魏仲当官,给他俸禄,魏仲感动的痛哭流涕,流着眼泪说“我一定不忘主公不杀之恩。”
曹操,爱惜人才,绝对是不亚于刘备三顾茅庐。
拿他对大将典韦、谋士郭嘉来讲,曹操每每想起他们,都会痛哭流涕,并且十分心痛,这可是真的,不是像其他的主儿靠演技装出来的。据说,曹操曾多次到典韦的坟墓前祭拜,而且每次祭拜无不痛心疾首,等祭拜完典韦后再去祭拜他的大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他们都是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曹操而送了性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爱才痴狂,这点就很少有人能做到。
《三国演义》完全把曹操给妖魔化了。历史上的曹操,不仅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统北方,还是一位文学家。他首创建安文学,建安七子里也多为曹氏家族。此外他写的很多诗歌脍炙人口。《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广为流传。
学习历史之所以能使人明智,就是因为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靠主观臆测来评判、框架一个人,而是需要不断考证、研究。这样,才不至于误读一个真正的英雄。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被我们误读很久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