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憧憬过大城市,那么下面是一个过来人想说的。我不是说教,你爱听不听。
其实,在来上海之前,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要来上海,这里也没有我的所谓梦想或者牵挂。因为那时,我对上海的了解仅仅止于电视剧,只知道那个地方很繁华,是全中国逼格最高的地方。
家怎么不好了?有人供吃喝,有份工作,每天朝九晚五,攒够两年工资就能买辆车,还能带着家人定期旅行。吃完晚饭守在电视机前等八点档的狗血剧,边看边骂傻叉,一周就这么过去了。生活无风无浪,平静的很。家里人唯一催促的就是什么时候结婚,他们好抱孙子。
阴错阳差,我来到了上海。原来安逸与我无缘,世界的舞台还需要我(生命在于折腾)。就这么毫无预兆的,我获得了来上海工作的机会。刚下大巴的那一刻,我还是胆儿颤的。完全陌生的城市和不完全陌生的人。等自己安定下来,赶忙联系上在上海的同学。记得那时,大家都还是操心着手头的工作,感叹着上海的机会多多。可没过几年,他们几乎都回老家去了。
当你回到老家,语调很亲切,可谈论的内容,大家生活的模样,你才深深感觉到,你已经回不去了。
是其他有目标有理想的人,让你知道了生活本身的模样。
正是有钱和没钱在上海生活的两般模样让你意识到,有钱真好,我要赚钱。正是看到别人朋友圈晒出的世界游,你才意识到,原来前台那份工作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上海用一种赤裸裸的方式告诉一个你应该知道却不知道的道理:你没有资格享受,你没有资格不努力。
你必须努力,才能让自己活得像个人。长远一点,才能让你的子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想玩就玩,世界各地看风景,长见识。培养一门兴趣,拥有一技之长。不会在同学们谈到世界名画时只知道蒙娜丽莎,说到沙滩只知道金山,问你会什么的时候,你什么都拿不出手。总不能说,我会考试啊。别让孩子的知识只能从书本和别人的转述得知。也别总觉得,外面的地方很危险,待在家里最安全。饭馆里的菜没家里干净,饭没家里香。别让你的眼光囿于一隅,别觉得你看到的就是天啊。别让你的墓志铭上只有“听话”二字。
这些道理,在我没出去之前,我是不会想也想不到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好笑。我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早点脱离自己的舒适圈。而我身边的人,都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于是,言传身教,你的不作为也影响到了子女,子女的子女也许也是一样。
如果早点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自己做主,那么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习惯于听从父母,老师,因为他们总是强调走过桥比我们走过的路都多。他们的思想自然而然变成我的思想,于是我活成了他们的模样。那么,我为什么要去上大学,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没去考公务员,为什么在加班的时候都觉得挺有满足感。因为血缘关系让我们产生天然的信任与依赖,这种信任和依赖让我们无法就事论事。所有的沟通最终都会归结为,老子说你竟然不听,把你生下来,你就得听老子的。一切,无言以对,戛然而止。
既然跨出别人不敢的一步,那么就坚定地走下去。我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做成什么,仍是一副打工者的模样,身份没有任何说服力。
那些成功的80后,90后,还有那些拿着月薪5万的同龄人,他们也不是神仙,他们只是醒悟的比我们早,目光比我们远,比我们更努力,并且义无反顾地跨出了第一步。
所以,怕什么,反正,你也没什么可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