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书记邀请我来介绍一下我们书店,他一直希望把我们的模式和大学相结合,为学子们打造一个多元的成长平台。很感谢让我去分享并旁听,让我对此的思考又多了一步。
之前想走进大学但仅仅是想法,如果不是我们书记推我一把,我也不会花时间真正去思考这件事。听到老师们交流后,我内心更激动了,大学是一个天然的资源池,各个专业的人才聚在一起,真正打通玩转起来,可想而知是多么振奋人心。
正如我们书记所说,我们要打造一艘航空母舰,每个学院都可以为之添砖加瓦。
这是一艘怎样的航空母舰呢?一个把读书变成场景,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一个展示多元思维和成果,相互分享共同成长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在这块土壤里找到自己,主动地汲取养分成长。
并且我发现,在大学打造这样的学习型平台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1.能够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激发内在真正力量。大学是一生中少有的自由,失去了中考高考的目标,一下子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很容易陷入迷茫和闲置状态,不知自己接下来的日子以何为目标。
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其实是去尝试。这样的平台能够给你多样的尝试,你可以来读书,可以来绘画,可以学一学摄影,还可以听听游戏大神的战斗经。只要对其他人有价值,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放大自己,让其他人看一看,原来可以有那么多的生活方式,慢慢地或许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
选择读书切入,但不仅仅是读书。书籍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我们要做的是把里面的内容场景化,和美学、文学、商业等面对面触碰,和现实生活产生链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2.拉进师生关系,增强与母校的链接。大学里课程很多,老师也很多,说实话我现在记得住名字的老师没有几个,主要原因是平日的链接太少了。
但是学生其实是能够给老师带来能量的,老师也能够在大学这关键期给予帮助。如果说大家都参与进来了,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在这个平台里能力提高了,他一辈子都会记得老师和学校,这种链接无可替代。
就像我们之前参加的一个公益训练平台,毫不夸张地说我一辈子都会感谢那里,谢谢学长学姐老师们的无私协助,让我学到了一生受用的技能。
而老师也会因此提升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真正赢得学生的认可,享受教育事业带来的成就感。
3.为社会培养真正需要的一流人才。我们现在还是属于专业制,每个专业学习本专业知识,但现在社会更重要的是跨专业人才,或者说更加注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是靠学习和考试无法获得的,必须要经过实践及与人交往,这是实实在在的硬本领。
那这样的平台一旦打造成了,全校的专业都可以互通,每天都可以感受不同专业的魅力,培养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增强自己的社交和表达能力……这种丰富的体验感也是我向往的,有点像《翻转式学堂》里的瑟谷学校,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远大目标的人,都不会坏到哪去,都是正直而愿意奉献的人。
哪个企业不想要这样的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呐。
4.颠覆传统大学的激励模式,从被动到主动。学校已经很努力地推着大家走了,我们学校为了让我们多出来走走,设置了健步走打卡机制。我们学校还有操行分机制,鼓励大家参与社会实践。但问题就来了,大家终究还是为了前面的诱饵,而不是追求自己想提高的能力,也不是为自己的目标而积蓄实力。
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没办法一下子颠覆,学校也是经历了很久才有现在的微妙平衡。但我们可以这样去尝试,像农村包围城市一样,先把一批人带动起来,再让这种主动的氛围感染其他人。
其次,在大学打造这样的学习型平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专业多。每个专业都很成熟,足够多的专业,有着足够多的可能性。这是在大学以外很难找到的密集点……
2.人才多。这个就不用解释了,高手如云,人才辈出。
3.发心正,想成长。每个大学生都有想成长的心,只是有些没有被激发而已,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点星火。这是我笃定的。
好了,有资源,有必要,这件事情做起来还是会很难。最难的就是人,运营团队是最重要的,不管优不优秀,坚韧和利他是最重要的筛选品质,足够坚定就不会后退,心中有别人就会想办法,能力是可以指数型增长的。
有种重新开一家超级书店的感觉,但是可以看到前面有光。方向对了,开干就行,慢慢推进,从团队打造开始,做了再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