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91221/1c65b616728772bf.jpg)
作为一名全脑讲师,我常去参加不同的课程,给自己充电的同时,也希望学到更多知识帮助更多孩子。
上个月,我去学习简快幸福心理学,主讲导师是张晓红老师。
晓红老师是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高级导师,师从华人顶级NLP大师李中莹先生。她有十多年的亲子辅导经验,是一位辅导个案超过1000个以上,帮助过上万个家庭的实战派心理导师。
当时,晓红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与孩子沟通的案例,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妈妈愁眉苦脸,带着9岁的孩子找到晓红老师做咨询。
据说孩子前段时间开始就不愿意去学校,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父母反复追问原因,孩子都坚持闭口不说,问急了,孩子还哭个不停……
看到孩子这样,父母心里又担忧又心痛,不得已找到了晓红老师请求帮助。
一开始,孩子看着陌生的晓红老师,也是一句话都不说。不管老师说什么,他都只是点头或摇头。
后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放松,老师趁着他开心的一刻开始与他展开对话。(以下是化名)
“小健,你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呀!”
“那很好哟,你看过哪些动画片呢?”
孩子很开心地说他看过的动画片,越说越兴奋。
“小健,你为什么不想去学校?是不是学校不好玩呀?”
“不是,是班里的同学都欺负我。”
“所有同学都欺负你吗?”
“嗯……不是”。
“是哪些同学欺负你呢?”
“我同桌。”
“他是怎么欺负你的呢?”
“他也没怎么欺负我,就是在我上课的时候,他老拿东西来弄我,搞到我都不能好好听课。”
“所以你感到很烦恼,是吗?”
孩子点点头。
随着老师的不断提问,逐步引导,孩子说出了不去学校的真正原因。
当找到问题的根本,问题就相当解决了一半,这跟在沟通当中的提问技巧有很大关系。
如果我们希望获取更多有效信息,提问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技巧。
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两种:
1.开放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类似于上述情况的方式,通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对方表达更多,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多用“怎么、怎样、什么”等提问词。
如:“他是怎么欺负你的呢?”
2.封闭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信息的确认方面。
例如,与上司或下属交接工作,通过缩小范围,用“是”或“不是”的方式提问,让对方做选择题,提高信息确认的精准度。
如:“我们是在本周四上午开会吗?”
对于不同的情境,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提问有了明确的导向,这样会更高效、有效地解决问题。
倾听是一门艺术,提问更是一种技巧。
网友评论
很棒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