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7729d04794b54af7.jpg)
前天中午从大栅栏街出来,我和爱人右转拐入粮食店街,便见一座高大气派的古建筑,门楣上的牌匾书有“六必居”三个端庄秀丽的大字,这里即是京城酱园老字号“六必居”的总店。进门后,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儿迎面扑来,顿时令人口齿生津,而琳琅满目的货品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除了装在青瓷缸里的各种酱菜和大酱外,还有花花绿绿品种各异的礼盒套装。
收款台前竟然排起长队,大爷大妈一般零买,而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大多要礼盒。“麻仁金丝、八宝菜跟酱黄瓜各来点。”轮到我时赶紧“点餐”,女店员麻利地用塑料袋装好,并提醒道:“吃不完一定要冷冻起来,酱菜不怕冻!”她的话虽贴心,可93块钱的花费还是让我心惊,不由得嘟囔道:“现在连咸菜都快吃不起了!”服务员立马回说:“我们这可是精工细作,良心产品,您尝尝就知道绝对物有所值!”她的话很快便得到证实。
我们出了门市才发现其旁边的胡同里还有个“六必居博物馆”,便进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大有收获,首先就是解开了店名来历之谜。在电梯旁的墙壁上挂有一排铜板画,其中一幅阳刻着“六必工艺”: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此为酿醇酒、造佳酱的必要条件,也是“六必居”名称的由来。展厅中的一组蜡像更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些过程,包括选料、用具、火候等操作细节,十分传神,叫人如置身生产现场。
博物馆分为食肴之将、源远流长、涅槃重生、与时俱进四个单元,展示了六必居的发展历程。这一老字号始创于明朝,因其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酿制规范、口感香脆而大受欢迎,还成为了御用之物。清道光年间,为方便六必居送货进宫,特赐予其黄马褂一件、红缨帽一顶,实为荣耀至极。橱柜里就有这两件御赐之物的复制品,还有大量老店的珍贵遗物,像房契、账册、铜茶壶、酒壶、油灯、温酒壶、水牌、调料罐、算盘、酱菜篓子等百余件文物,而镇馆之宝除了明朝牌匾外,还有地下室的一处出土文物。
2014年兴建博物馆时,施工人员为安装扶梯挖一深坑,意外发现了一口古井,经测定其应为明代遗迹,据推测是六必居酿造酱制品时的取水之处。最为珍贵的是,在井壁上发掘出许多明朝的大青砖,每块重达8公斤。而我觉得博物馆里更为宝贵的是六必居的经营之道,陈展的资料中有这家老店的用人原则,即不得使用少爷、姑爷和舅爷这“三爷”,从源头上杜绝了人事安排中的漏洞,与现在的腐败易从官员的孩子、亲戚和秘书等人身上滋生有些类似。
当天晚上,我们就熬了一锅粥,配着小酱菜吃简直是一绝。八宝菜里的花生脆而不油,麻仁金丝中的芝麻香而不腻,酱黄瓜更是鲜而不咸。粥喝完了,我们还意犹未尽,又空口吃了一碟酱菜,我便想起服务员的话,其言果真不虚:匠心之作,良酱之始,匠酱之合方成就百年老店。饭后,我即按照店员吩咐把剩余的酱菜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准备慢慢享用。
2024.3.13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5811f4f22a7d110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987435445676824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a2eefa10c39f187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764a6af4da927c5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bf9af19c9e32063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