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淼,本是萱林南湖鱼妖,修行千年,耐不住寂寞,常在湖岸以人型戏弄过客。
萱淼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她这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当时唐国一位知书达理的书生起的,为此一人一妖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江阳城某处街市,一群人围着说书客,谈论这等奇事。路过的一青衫男人,见其众人将街围得水泄不通,突发兴趣,便挑了个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几年前,南湖鱼妖之事让人心生惶恐,其虽不害人,却也让不少渔客望而止步。
唯独王家有一子,不信其事,按部就班跑去钓鱼。正逢雨夜,本应收成丰厚,谁知此子一条鱼没有钓上来便悻悻而归。
巧的是,他回去的路上,在岸边捡到一条红身金鳞的鱼。鱼身被金钩刺中,鲜血沾染荷叶。此子兴奋至极,便带着此鱼回家。
这鱼便是萱淼。她当时受了伤,导致修练了半生的法力消失殆尽。
然而那时,唐国的书生恰巧路过,见萱淼本体鳞光金闪,光泽鲜明,乃祥瑞之物,甚感可怜。于是便打算用微薄的积蓄将其从渔客的手里买过来。
渔客不从,便与书生推搡起来,一不小心竟将书生推入湖中。
令他惊恐的是,书生非但衣不着水,还轻易从深湖里走了出来。
渔客以为遇鬼,索然丢下鱼篓和渔具,转身逃走了。
书生也感奇怪,却并未多想,便将鱼篓带回了家,同时又将银两放在渔具下。
书生独自一人生活,实在冷清。他把萱淼放在家中池塘,细心照顾,将其饲养,每日读书时,也有萱淼作伴。
闲暇时,书生经过池塘,本意投食,却不见鱼影。稍时,见萱淼躲在水桥下。
书生便笑着对她说道,“我既救你,又岂能伤你?”
萱淼虽断了法力,仍能听懂书生之言,从桥下游了出来,且欢快悠哉。
书生笑着说道:“我给你起个名字吧!既是鱼生于水,又在萱林南湖救你一命,且唤你萱淼如何?”
这便是鱼妖萱淼之名的由来。
从此她安心生活在书生的池塘中,度过了一段最开心的日子。
书生也常于池边吟诗写作,日子久了,萱淼也习得了人类世界的知识。
萱淼甚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每次便想到书生的救命之恩,那比涌泉还大的恩德,萱淼这一辈子又该如何相报?
书生每日每夜的读书,只为考中状元,升去当时的唐国内府学院提升阅历,加上书生本身才思敏捷学识丰富,很快就实现了抱负,做上了高官。去皇都的路上,书生什么行李也没带,只带上了萱淼。
不过当时唐国的宰相只手遮天,再有各大藩王权臣,弄得国都满天污秽,人人勾心斗角。书生素来清正廉洁,洁身自好,在宰相三番五次的拉拢下,依旧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这样的书生成了许多权臣的眼中钉。某日,官兵突入书生府院,以莫须有的罪名要将其逮捕入狱。
明眼人都知道,宰相这是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他联合权臣,捏造书生贪墨徇私舞弊,下了个诛九族的大罪,连当时的皇帝都选择站在宰相身边。
朝堂上下,也无一人相信书生,无一人敢为书生求情。
书生心有不甘,无奈之下,做了个有违自身原则的举动。他花了重金收买了城卫,准备逃出皇都,同时,他将萱淼带到皇都附近的小河,将其放生了。
萱淼知道,此次分别便是永远。
万物皆有灵,身为修行了千年的萱淼虽未在书生面前展露过人形,但她却以一滴妖不应有眼泪,告诉了书生,“我愿等你!哪怕是百年!千年!万年!”
河水就这样一直流淌,萱淼第一次尝到了凡爱的苦涩。
当时不管是人还是妖怪,都相信鬼神一说,只要心诚,再苦再难的心愿也都会实现。
听闻书生在牢中即将秋后问斩,萱淼的心情犹如晴天霹雳。她无奈化作人形,闯入有神禁的寺庙,即使被符咒打得遍体鳞伤,也要留下一口气做完她心里最想做得那件事。
她伤痕累累地跪在神像面前,双手合十,“我愿以自己修行千年的法命,换取书生的一世平安!”
她拖着浑身是血的身体,不停祈祷,终于在意识即将模糊的那一刻,感动了神。
神问,“即使你献出了生命,书生也不会记起你,你用生命换得一个记忆中不曾有你的男人,值得吗?”
她说,“若他能平安,这等代价便是值得了!我此举报救命之恩,不求他还能记得我!”
“你虽是妖物,但念你有感恩之心,我就成全你的心愿!”
待到书生执刑那天,忽作狂风,围观百姓自是认为书生不该被杀,纷纷抗议,最终闹得满城风雨。于是书生捡回了一条命,一辈子再也没有涉足过朝政。
只是世间,再也没有一条叫萱淼的鱼了。
听完了说书客的描述,众人唏嘘不已。
那青衫男人起身离开,不巧碰倒了身后一人。
男人一看是个黄花大姑娘,赶紧小心扶起。
这一瞬间,两人的眼神相对。
“这位姑娘,我们是不是曾见过?”
看着眼前的陌生男子,姑娘的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
男子有些慌张,以为是自己的鲁莽撞疼了姑娘,连连道歉,“是我唐突了……”
再看一眼,男人莫名觉得眼前人有种熟悉的感觉,“姑娘,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隔着朦胧的泪眼,似乎看到故事中的书生和萱淼。
姑娘哭了又笑,接着轻声说道,“我们见过的,我叫萱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