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广马结束,我的一个朋友就退群了!平常半马拉练116的水平,到了赛场上,却崩得一踏糊涂,310都没跑进,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整个人闷闷不乐,斗志全无。众所周知,今年的广马不好跑,尤其后半程有点闷热,再加上个人练得太猛,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到了比赛前半程飙得太快,后半程自然就有点掉链子。按照他的话说,25公里开始大腿抽,30公里接着小腿抽,后面右小腹疼,破3计划一点点化为泡影……有种难掩的失落溢于言表。跑马就是这样,状态好,能跑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状态差,就有种想死的感觉。其实回过神来,无论好坏,都是一种一笔宝贵的财富,有的美好,有的苦涩,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广马失利,可以好好总结和复盘,争取下次能跑出满意的成绩。跑马只能顺其自然,跑出理想的成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即天气好,赛道平坦,个人状态完美,到了比赛注意细节,基本上都能成功PB的。如果天气偏湿热,赛道有坡,个人最佳堪忧的情况下,就要调整好心态,轻松慢摇,健康完赛。

我们总会问,每一场马拉松要不要全力以赴?个人取舍之间吧!坦率地讲,每一次报名马拉松,除了旅游观光,品尝美食之外,还要全力以赴,刷个好成绩,不然怎么对得起我那300公里的月跑量呢?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的,不然太累,身体扛不住。我跑马遵循“一年一半马两全马”的原则,先控制好量,把它当作生活的调味剂;其次,依据赛道、天气以及个人状态,合理分配体能,马拉松讲究匀速为王,不是撒腿跑就完事了!悠着点儿为妙。我的经验是,状态好,突破自我;状态差,吃吃喝喝玩玩,佛系完赛。只有完赛的能力,没有抢钱的实力,300与400完赛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一块奖牌和一张成绩证书,更何况,慢有慢的乐趣,快有快的激情,所以没必要场场全力以赴。跑得那么累,偶偶慢下脚步,与民同乐,也是另一番风味。到了老之将至,能让你回忆的绝对是跑马场上的人情冷暖,绝不是虚无缥缈的数据。

如果遇到口碑赛事,又在一个月之内,甚至背靠背。这个时候,我一般,会放弃一场,重点跑一场。轮着跑,身体受不了,工作也会大受影响。我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段子:每逢礼拜天,兴致勃勃地出门,回来就一瘸一拐,弄啥呢?这是跑马人的真实写照,痛并快乐着。绝不是一块奖牌,一张成绩证书,就可以承载的经历。30公里以后,全凭意志力奔跑,很机械地迈步,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跑完就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频频跑马是很辛苦的,跑后短则休息两天,长则一周,半个月都没有恢复过来的,大有人在,正如学员叶子在朋友圈所感叹的那样:6分配,心率高得吓人,跑全马真滴伤身!至少半个月才能满血复活……既然如此,对于跑马我有我的态度:
1、调整好心态,作为业余爱好者,以健康完赛为天职。状态好,赛道优良,天气给力,那就稳扎稳打,突破自我。
2、控制好参赛频率,一年跑个五场就够了吧!优秀口碑赛事、周边赛事,减少舟车劳顿带来的身体疲劳。我喜欢一年一半马两全马。
3、积极备战,对于结果淡然处之。保证充足的跑量,适当地拉拉长距离慢跑,注重核心力量训练,比赛不慌,从容自若。
4、跑自己的,跟自己比。42.195公里,每一公里都让人回味无穷。没必要追随人家的脚步,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5、多总结,多交流。跑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调味剂而已,无所谓成败,乐在其中,开心就好。
6、有机会当个兔子,带领更多的人健康完赛,这无疑是一种善举,牺牲自己的数据,成全别人,可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