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技巧
周作人谈周树人(鲁迅)1936

周作人谈周树人(鲁迅)1936

作者: Mr_Biao的写作园地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17:11 被阅读0次

          偶然在图书馆上查看历史旧报刊资料,我发现可以找到清朝1860年之后到民国1949年之间很多原始报刊的扫描原版资料,包括一些平时很少见的历史照片。

          全国报刊资料索引:https://www.cnbksy.com/

          中国近代影响资料库:https://www.lzp360.com/

          初高中时,我比较喜欢读鲁迅的文字,一度在图书馆借了好几本鲁迅文集来看,甚或抄写揣摩相关文字,进行有所模仿。此外,初高中课本中鲁迅的选文较多,且有好几篇是要求背诵的,如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的片段。甚至是做阅读理解练习题,也会读到其他作者写的有关纪念鲁迅的文字,包括周恩来先生、郁达夫先生、唐弢先生等写的悼念文字,另外,在毛主席写的文章中,对鲁迅也有很高的评价。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是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后来这种评价走进教材。

          在一般的教材之外,我还从别的回忆录上偶尔看过一些会议鲁迅的文字,如他弟弟周作人先生,在1949年建国之后,在《知堂回忆录》上有较多回忆鲁迅的文字,包括青少年时期,还有三弟周建人的一些文字。还有从林语堂,蒋廷黻先生的著作中的片段中,了解过一些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文字有很多是批评国民DANG的政策的,具有鲜明的革命态度,然后对国民性有很多的反思。鲁迅是一流的思想家和作家,当无可争议,不过,一个人逝世当年和死后,人们对他的印象和评价,可能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一些会受到历史角色影响,一旦和政治有所关联,这种评价体系不免会受到刻意的塑造。所以,我对1936年鲁迅逝世之年的新闻,会有所兴趣。经过图书馆的旧报刊检索,果然找到1936年的一些新闻报道。由于鲁迅二十年代便已成为文化届名人,1936年逝世当年,声誉盛隆,所以读者大众、包括文艺界人士对他的消息格外关注,新闻界会专门派记者去采访。

    鲁迅 1936

    以下附录一些1936年周作人相关新闻采访:

    周作人谈鲁迅

    此报刊是江苏无锡的《锡报》1936年10月23日的新闻报道

    当时鲁迅居住在上海,且于上海病逝,周作人在北京

    鲁迅噩耗到平,周作人谈鲁迅“个性很倔强,易怒多疑,观察甚透彻,描写深刻”

    【北平特讯】记者得到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便驱车往返他的令弟——周作人先生。                                在苦雨斋中,会到了周先生,周先生在很悲怆的情绪里,用着很沉着的语调,告诉记者说:“关于家兄,最近在上海的情形,我是不大清楚的,因为我们平常没有事,是很少通信的。虽然他在上海患着肺病,可是前些天,他曾来过一封信,说是现在已经好了,大家便都放下心去。不料今天早晨接到舍弟建人的电报,才知道已经逝世。说起他这个肺病来,本来,在十年前,就已经隐伏着了。医生劝他少生气,多静养,可是他的个性很倔很强,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人家冲突起来,动不动就生气,静养更是没有那回事。所以病就一天一天地加重起来,不料到了今天,已经不能挽救。

          说到他的思想方面,最起初可以说是受了尼采( Nietzsche)的影响很深,就是树立个人主义,希望超人的实现。可是最近又有点转到虚无主义上去了。因此,他对一切事,仿佛都很悲观,譬如我们看他的《阿Q正传》,里面对于各式人物的描写,固是深刻极了,可是对于中国人的前途,却看得一点希望也没有。实在说起来,他在观察事物上,是非常透彻的,所以描写起来也就格外深刻。

          在文学方面,他对于旧的东西,很用过一番功夫,例如:古代各种碎文的搜集,古代小说的考证等,都做得相当客观,可惜,后来都没有出版,恐怕那些材料,现在也都散失了。有人批评他说:他的长处是在于整理这一方面,我以为这话是不错的。

        他的个性不但很强,而且多疑,对于旁人说的一句话,他总要想一想这话对于他是不是有利的地方。这次在上海住的地方也很秘密,除去舍弟建人和内山书店的人知道以外,其余的人,都很难找到。家母几次让他到北平来,但他总不肯,他认为上海的环境是很适宜的,不愿意再到旁的地方去。

          至于他身后的一切事,就由舍弟建人就近办理了。本来家嫂是要去的,可是家母还需要人陪伴,暂时恐怕也不能成行,舍间什么时候替他开吊,要等舍弟建人来信以后才能决定的。

          记者就跑到宫门口三条去访问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鲁迅夫人出来,由女仆执灯请记者到客厅里坐,客厅里的陈设很简单,当中有方桌一,上还放着些余膳的饭菜,里面显得有些凌乱,靠墙的四周,放着四个大书柜,里面以线装居多,有部在外面写着是:《金石萃编》,其余是部带套的线装书,属于哪一类的不得而知。另外日文和西文也有,不过没有线装书多。据他的夫人说:“这些书都是大先生(即鲁迅,在兄弟中他是大哥)的,他用着的时候,就来信要,由这里给他寄去,不用的时候,他仍寄到这里。”

        在东面的墙壁上,悬着画家陶元庆(陶思瑾的哥哥)给鲁迅在北平的时候(1926)画的一张炭画像,长约两尺,宽有一尺,鲁迅先生穿着西服,面貌依然是那么瘦瘦的。

        鲁迅夫人的身材很矮,脸色很清癯,眼睛里永是流露出极感伤的神态,上身着的是咖啡色带白花的短夹袄,青裤,白鞋白袜扎腿,头上挽着个小髻,也用白头绳束着。坐下以后,有女仆自内执一水烟袋相进。她一边吸着,一边就开始她的谈话。她是浙江绍兴人,和鲁迅先生同县,她来北平已经十四年,起初在九道弯那里住,后来才搬到这里,她和鲁迅已有四年没有见面。不过,在每个星期中,也总有信给她。关于鲁迅先生的病状,在一礼拜前会接到他的来信,说有两个大夫给他医治,情形很好,胃口恢复了常态,身体也较前见胖,没想到竟这么快的就故去。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变得很低,略带些哽咽,悲怆的几乎说不出来。中间略微的停顿了一会,她又继续着说。鲁迅在教育部任佥事时,身体很好,从那以后,因为写东西用心过度,就转成一种心脏病,不想竟终于不可挽救,关于后事,她这里没有什么打算,完全由他三弟周建人在上海就近办理,她不预备到上海去,因为她母亲在这里,今年已八十岁,处处都需要人照顾,不能离开,同时去上海也没有多大的用处。记者因为谈话已有半点钟的时间,乃起而辞别。她最后很客气的说:“谢谢您,他死了你们还要给他传名。”

    鲁迅与内山完造 于上海公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作人谈周树人(鲁迅)193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vb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