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之以为用《道德经》6-11

无之以为用《道德经》6-11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3-11-20 00:05 被阅读0次

《文化有限》聊了个聊烂了的话题:读完了书记不住怎么办?

并非聊出了什么新意,也不在于这个话题聊的有多有趣,只在于在正好合适的时间,用一个聊烂了的观点恰到好处的打动了我,正好和聊的观点一致。

某位主持人说,很多书读过就忘记了,再正常不过。书中所写的内容和观点可能和自己,和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既不能对现实有什么指导,也无法引起共鸣,而且读过就忘记了,但潜意识会知道这件事。就好像一个对历史并不感兴趣的人读过了历史,就把这本书放在了自己的记忆宫殿,而且是宫殿里并不显眼的边边角角的地方。就放在那里,不会去翻开,也不会再来,但书一直都在。

记忆会把读过这件事彻底遗忘,直到,在某个正好的时刻,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触发了,放在记忆宫殿里的那本书突然被高光打亮,消失的记忆复活。

这个时刻就好像柯南突然灵感迸发,知道了事件真相的那一刻,一道闪电贯穿大脑的每集必有的名场面。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简爱》,小时候看的时候懵懵懂懂,看的都是故事,情节都已忘了个干干净净,但此后的人生,简爱对我有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影响,若干年后邝爸让我们回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我才后知后觉的又发现了它。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读过的很多书,艺术,哲学,建筑,地理,侦探,科幻……和生活毫无关联,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读完就立刻忘光了,但它们共同塑造了三观,建立了审美,变成自己都无法解释,但一直存在于生活中的东西。

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解】
三十辐车条搭在一起,集中于一个车毂,正因为车毂是中空的,才能使车轴运转起来,才有车的功用。和稀泥烧制出容器,正因为中空无物,才能发挥盛装的功用,让我们有容器器皿可以使用。建造房屋时,总要在墙壁上开凿孔洞,留出门窗,以方便人的进出及采光,正因为有门窗透光,有无物的空间,才能发挥居室的功用,让我们得以有居住的空间。物质实体的“有”,要想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必然要依托于“无”。“有”的实体可以直接拥有,是实在的利益,价值,实体。“无”留出空间,看起来空空如也,却正因为空无一物恰好可以使用。有玄牝之门的意味,天地如风箱,看起来空无一物,却有生生不息的流动,正因为空,所以生生不息。

三十根辐条聚集在车轴上,就有了车轴中心的空虚之处,如此车子才能正常运行,也就有了真正的作用。搅拌并揉捏泥土,将它做成器皿,而器皿有了中间空虚的地方,才能盛放东西,这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修建房屋,让整个房屋之中有足够用来摆放家具并居住的空间,这才有了一个房屋真正的作用。

由此可见,如果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进行改造,就会使这些材料本身产生作用,而改造材料时出现的许多看不见摸不到的元素也会产生作用。在有形与无形相互依存的同时,发挥的作用也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往往用有形的物体来制造无形的元素,在使用之时无形的部分往往更加被人需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之以为用《道德经》6-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v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