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个星期“奇葩说”经历了一期史上最沉重的话题辩论“该不该鼓励患了绝症的人活下去”。今天我不是来继续探讨这个话题的,因为我既被李林对他姥姥的感情所感动,也特别赞同黄执中的观点:不要让自己的鼓励阻挡了病人想说的真心话。因为患绝症的人有些话不说,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不过这期的节目让我对死亡这个话题又想到了很多。
个人觉得这个话题能够被大家拿来讨论,就已经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死亡”这个字眼是很范忌讳的,通俗一点的说法是“去世”,在农村,尤其不能提这个词,家里的老人总是用“走了”、“没了”、“去了”来替代,更别提在公众场所去讨论了。这次的辩论没有成败,但我相信看过节目的人,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用心去衡量和思考,这个词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很小的时候,对“死亡”就有有一点的理解,当时是模糊不清的概念。万物生长却殊途同归,我们最终都只是一粒小小的尘埃,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说一个生命,它将在以后不再与你有任何的联系,无论它在时与你有多么的紧密。
死亡||很多人都会回避的话题2
现实中第一次接触死亡,是我初二那年。
农村办葬礼是有讲究的,送走棺材前,需要一批子孙在棺材钱大哭一场,表示对死者的哀痛,甚至有些人要花钱专门雇人来哭丧。大概我与死者的缘分就是我来送他一场吧, 这位老人是我姥姥的外甥,算是我的舅舅,我回家过暑假,巧的是哭丧的当天不够了,姥姥拉我去充人数,我第一次见他,就是在那张黑白的相框里了,也是最后一次。
“你去了使劲哭,哭不出来就喊,喊你舅舅走好,到时候了别傻跪着没有眼泪。”姥姥很不放心地叮嘱我。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道理?
我大脑还一片茫然状态的时候,就已经带到了棺材旁边跪着,不仅我,还有一堆人,一样披麻戴孝,哭得撕心裂肺。喇叭,唢呐,锣鼓声更趁的气氛无比沉重。一股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眼泪就这么掉下来了。一个人走了,总归是令亲人难以承受的伤,当时我落的泪,不只是因为悲痛亲人走了,更多的我想是第一次体味到了“死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跪着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想,想到了家里已经年迈老人,想到了已经去世,我却没能感到葬礼的曾祖母,在我们这个辈分里,我是惟一个还能记得她的存在的人,妹妹们那时还小。直到这个环节结束,我已经控制不住我自己的眼泪,那是一名刚刚理解了“死亡”的初中生意识到自己的亲人不会永远陪伴他的事实后一种深深恐惧和无力。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自己被黑暗裹挟,自己就在一个角落里缩成一团。
3
当我冷静下来以后,我开始注意思考我们怎样面对“死亡”。我害怕失去自己的亲人,当然,每个人都一样。但我觉得这个话题不应该被回避,我试着与家人以非正式的方式去讨论它。
我很幸运,父母的双亲都还在,让我从童年到现在的时光里,接受到了满满的爱。但,生、老、病、死,来世一遭,我们都会经历过来的,没人能逃的过。奶奶有心脏病,暑假回家早晨醒来,听奶奶讲:我昨晚嗓子紧的厉害,想叫你叫不出来,心跳的突突得,幸好听他们说记得把速效救心丸带在身上摸出来吃了。我知道她是又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她用那样平淡的语气讲出来,也能感觉得到她是怕的,怕离开我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回家后,我告诉了爸爸,心里希望他知道奶奶的病情。爸爸告诉我说,你奶奶的病情我是了解的,这么大岁数了,你放心,我有心理准备。我扭过头去偷偷地擦掉眼泪。
我问自己,是否能接受自己至亲的离去?因为我无法拒绝它的发生。打击一定很大啊,但我明白的一点是,我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我只有活的更好,他们才会放心的离去。那么,死亡虽然可以带有你亲人的生命,但他们对你的情感,是存在过的,死亡这么强大的东西也割舍不断。
我们三口人讨论过这个话题时,妈妈特霸道地对爸爸说:“你一定不许比我早!”一直觉得妈妈在爸爸面前特别任性,这句蛮不讲理的话,我听出来的,是她対爸爸深深的依恋。
死亡||很多人都会回避的话题4
人生无能为力的事情有很多,生离和死别算两件。上面的随笔是我前天晚上写的,结果昨天就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电视剧里的话讲,我从未想过这种事情会真的发生在我身边。
舍友的侄子丢了,早上还在家门口玩耍的小男孩家长去洗头的时间,就不见了,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二个小时了,出动了全县的警力,微博空间朋友圈都在转发孩子的消息,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知道了她家出事以后,很多朋友来看她,劝她,我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我想了一句又一句,最后也只是拉了拉她的手。这种事情,我不是她本人,体会不到孩子的痛苦,也不能帮她分担痛苦。我能做的只有陪着她等消息。
死亡||很多人都会回避的话题(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情是真的,所以如果有本地人看到了大家注意一下,报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