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雇佣员工,经常出现“35岁现象”,要求报考人员年龄小于35周岁。这个具有争议的年龄节点,近年还曾在网上引起激烈的辩论。
不满意的人理由当然十分充分,既然国家已经把退休年龄逐步推迟到65岁(男性),如果一个人从35岁开始干工作,那就还有30年为国家服务的时间。如此巨大的工作潜力怎么就不能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继续服务呢?
这种“35岁现象”,把大部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拒之门外,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强化了社会上早已普遍存在的年龄焦虑。
在我35岁还没来的时候,我并不觉得这算什么问题。人就是这样,当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年轻是永远的,时光永远用不完。而当我真正到了这个节点时,才发现各种令人无助的歧视纷至沓来。单位内部有其他更好的岗位时,年龄成了硬伤。考公务员自然也成了被拦在门外的人。年龄焦虑感陡然增强。
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35岁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人的生理年龄,因为这个年龄的人(以男性举例)虽然体力有所下滑,但只要注重锻炼保养,仍然还处于巅峰时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在于人的心理。
35岁是人心理或者心态的分界点,在职场上奋斗的人,过了这个年龄之后,冲劲会急剧减退,一切以行稳致远为目标。这个年龄的处事方式,会在刚性的原则上展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对某些非本职必要工作的热情会逐步降低。对于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35岁现象”;对于这种人,人们冠以“老油条”。
这种来自社会的“年龄歧视”以及相应来自个人的“年龄焦虑”,使“35岁现象”突兀的摆在人们面前,使相应人群全部标签化,造成了某种群体撕裂。
这种现象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改变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唯有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年老”以后的无奈和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