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亲子▪你我的格局限定了孩子的未来

亲子▪你我的格局限定了孩子的未来

作者: f304373e820e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6:30 被阅读37次

    (一)

    有则笑谈。

    在遇到紧急迫降时,一家美国航空公司设计了不同的策略。

    对于美国人,他们会说,跳伞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对于法国人,他们会说,跳伞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对于日本人,他们会说,跳伞是我们的使命;

    而对于中国人,他们会说,跳伞是免费的。

    虽然是个笑话,但暴露出国人普遍爱占小便宜的陋习。

    譬如昨天,和一众友人吃饭。

    席间,有位友人恐怕没有品尝出这顿美食的滋味。

    她是一位零售批发行业的创业者,也是这顿宴席的东道主。

    很佩服她在创业过程中展现的决断力,以及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郑州置业、购车,得以立足的实力。

    然而,从事零售批发行业的经历难免让她变得格外精打细算。

    席间,她一方面周到的照顾和服务大家,一方面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了“免费”这件事情上。

    海底捞优质的服务是其得以立身的首要前提,与之配套的必然是一系列宾至如归的免费体验。

    友人先是把精力投入在为孩子争取免费玩具上,一个不够,还期冀更多、更大,反复数次。

    而后,又把目光投入在免费的眼镜布、皮筋、白糖......等一系列小小的事物上。

    直到她偷偷的把一条供于擦手的白毛巾放进手提袋......

    在她“殚精竭虑”的争取免费服务的同时,被冷落的是她3岁的儿子。

    从开席到结束,拿着妈妈的手机,诚如坐在电脑前一个个呆若木鸡的我们。

    我在想,我更愿意用这段时间给儿子分享脆皮肠从“小虫”变成“小章鱼”的快乐;

    我更乐意把精力投入到,陪伴孩子品尝一道鲜嫩的羊肉,看拉面师傅行云流水的舞蹈上;

    我更乐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想要的东西,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而不是通过不劳而获。

    宴席结束时,一如往常,小汉堡得到了服务人员的宠爱。

    他对送上吸管的叔叔,说“谢谢”,为拉面叔叔点赞,和送菜的阿姨摆手......

    友人的儿子直到我们下车回家,眼睛竟不曾离开几丈远的手机。

    绝大多数人都会用情感、情绪、偏见、欲望、利益等蒙蔽自己的眼睛。

    这双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我们心里面的世界,但我们却以为,世界真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二)

    其实,怎么培养孩子并不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我始终认为,这件事情是我们每个人在完善自我的路上,顺便完成的一个小小心愿。

    孩子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某一程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他们从我们的身上获取最初的“价值观”的模糊的定义,而后伴随着他的独立和经历的事情,培养一个比较固定的“性格”,最终成为他的“命运”!

    如果说,一个人的“性格”可改变的困难系数较大,那么为了改变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价值观”。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教会了我,要想让孩子达到我们所谓的“完美”,首先要成就自己的完美。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却不加改变,反而要求孩子处处完美,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所为。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与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差距,没有意识到人与人的差距,那怪自己愚钝,不要再将自己的错误强加于人了。

    所以,为人父母的第一课就是——修自己的身!

    今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浅显的心理学著作——《巨婴传》、《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以及《乌合之众》。

    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也认清社会和身边人。

    如果你不喜欢这其中晦涩的文字,当然也可以透过一些人来改变自己。

    通过接受一些大咖的思想,拓展思维和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层次。

    格局大了,思想层次高了,一些很难坚持的事情就变成了你梦想道路上的习惯。

    在《巨婴传》里,武老师曾给予父母三点建议,与君共勉:

    第一,在孩子最小的时候,特别是一岁前,给予无条件的爱,特别是妈妈,要在情感上与孩子尽情地互动,和孩子经常有皮肤接触。这时的爱必然要伴随着亲密与互动,若无亲密与互动,而只是非常紧张地照顾孩子的物质与安全需要,那么,孩子不会感觉到爱,他会觉得,真实的自己是糟糕的、不值得爱的,他得成为另一个人才能被爱。

    爱孩子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那么粉嫩的小脸,总是忍不住亲上一口;那么肉呼呼的小手,一旦不拉紧,就怕他溜走。

    我和孩子的相处就像是谈恋爱,甜言蜜语+亲密的接触,伴有不间断的撒娇、示弱,当然也有“血雨腥风”。

    第二,当孩子逐渐有能力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觉、声音去探索世界,让孩子知道,他的内在是足以成为他行为的凭借的。相反,中国父母最常做的是,干涉孩子的任何一个选择,要孩子听话,按照自己的来,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举个栗子:孩子都爱玩儿水,在保证他不会生病的前提下,放手让他去玩儿,哪怕浑身是水,哪怕家里被搞的一团糟,这件事情在他看来,是成就感。而父母可以做的,是及时的补救,带好干爽的换洗衣物,及时擦干水分不致受凉。

    这个观念在《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同样被提及: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撕东西、砸东西,那就让他撕吧、砸吧;长大一点,他可能不再砸东西,又开始拆一些玩具,如果是这样,那就多买点儿玩具让他拆吧;等到他再长大一些后,他就不再砸了,也不再拆了,他要去创造!

    第三,特别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的活力流露,而活力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性。中国父母需要深刻学习,才能懂得尊重孩子的活力与性能量的流动和表达。

    这一点恐怕是全体国人的缺失吧,拿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动画片来说,均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制作的,一味的教导孩子真善美,教育他们要懂事、诚实和善良。

    而孩子的世界里,应该是像《小猪佩奇》那样,开心就跳泥坑,伤心就大声的哭;对于喜欢的人就展露自己的热情,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流露自己的厌恶......

    (三)

    我们是孩子的家长,但是孩子是我们的老师。你教给他的,不一定比他给予我们的更多。

    孩子对生活的体验远比我们来的深刻。

    某一日的夜晚,月亮的周围有淡淡的薄云,月亮显得若隐若现,周边夹杂着忽明忽暗的光晕。习惯了低头向前的我们,常常忘记抬头欣赏这难得的景观。儿子却提醒着我们:“妈妈,月亮脏了。”

    昨晚,回家的路上看不到月亮,儿子会问我:“月亮回家了吗?怎么看不到月亮了?”接着,他还会问:“那太阳去哪儿了呢?它的家长什么样子呢?”。

    我们教他们认识世界和成长生命,他们教我们回到自己,重归生命的本真。

    喜欢一个人,不夹杂任何利益的因素,只是因为这个人同样喜欢我。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亲疏时,附加着利益、亲疏等等复杂的附加条件。

    而儿子却只因为一个评价标准来爱人,那就是这个人对我好时,我就对他好。

    无论是不常见面的叔叔,还是常透过屏幕见到的爷爷,他都第一时间给予亲密和喜欢。

    活在当下,无条件地爱,才是人生幸福快乐的根本。这是孩子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没有什么事情是哭一场不能解决的。

    不给买零食,哭;不让看动画片,哭;妈妈要离开我,哭......

    哭完,有时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有时哭着哭着也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我们常说,这是孩子的偏执,如果他的偏执是个性的就好了,有个性就意味着他可以一定程度游离于这个社会价值排序,并且不只是以有地位、有钱之类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无论是一朵花,一棵草,一个蜗牛,还是一个人。他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一池净水。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就是全然的爱,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也是生命的最本然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你我的格局限定了孩子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h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