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们在谈论成功时,往往存在着三个大的特点:
特点一、两个极端
1、放大、神化成功;
2、找不到成就感,成功了没感觉。
第一个极端放大、神化成功,是由于成功的特征与结果决定的。比如,当前正值高考成绩的揭晓期,在高考中能考得状元,非常的不简单不容易。这背后不仅有考生自己多年的努力,还有其父母多年辛勤的付出,以及学校、老师、环境、习惯、遗传基因等众多因素的叠加,才共同促成了这一众望所归的结果。那些在高考夺得头魁的各地状元,自然就成了人们眼中成功的典范。
高考成功了,意味着今后有许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会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会赢得家庭、学校及所有社交圈中人的赞誉,自己也会对未来的人生充满自信、充满幸福感,而且状元的光环还会伴随终身,家人、学校、老师、同学也会跟着沾光。
由此成功被无限的放大和神化了,在人们的眼中,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仿佛只有这样才叫成功。
正是由于这个极端,导致了第二个极端的产生。就是:找不到成就感,成功了也没感觉。
为什么找不到成就感,就是因为成功在人们的心中已经被放大、神化了。许多即使考上了985、211大学的同学,可能因高考中没有发挥正常水平,也可能原来的目标没有实现,没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得不到情绪上的满足,因此这些的同学,也找不到成就感,也会认为自己没有获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是高考的学子,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按通常的标准,明明是成功了,但却因结果达不到原来心里的预期,同样也找不到成就感。这些应该是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面临,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由此我们引出了,人们认识成功的另一个特点
特点二、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
对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任务的完成,还是目标的实现,人们最关心的一定是结果,这是人之常情。
因为人做事情的内在动机,通常来自于目标的实现。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和激发人努力奋斗的自然力量。因此,大多数人在行动后,都会把目光关注到结果上。结果是否与准备的预期相符合,成为了人们判断一件事情成功与否重要标志。
一句被误解百年的名言
谈成功不可能不谈失败,1843年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改革家温德尔·菲利普斯提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后,这一著名论断就迅速传遍了世界,并逐渐成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共识。
从小到大,老师、长辈和领导都特别喜欢用这句名言来教导我们。当我们反问,这是为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
因为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可以说,这就是这句名言诞生近两百年以来,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听到过的标准答案。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当人们仅仅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即以为它就是答案的全部,由此造成了近200年来对这句名言的内涵,一直无人继续研究探讨的结果。
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没有想过,失败之所以能成为成功之母,除了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外,不应该还有其它的缘由吗?
由于温德尔·菲利普斯本人也未对这句话有过进一步的说明,这就给喜欢思考的人留下了极大想象空间,提供了继续研究探索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后发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个被误解得极深的概念,它应该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其实仅仅是其众多重要原因中的一个。
曾经有一句话很流行:"做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就是指我关心的只是结果,至于它是怎么来的,我不想知道。实际上这就是意味着,人们在评价一件事情是否成功时,往往关注的只有结果,过程是不考虑的。
结果重要吗?重要!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今后能否持续的取得成功,不是结果决定的,而是由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提升的素质、增长的才干、扩展的视野、积累的经验、吸取的教训、建立的人脉、见过的世面、接触过的事物、沉淀的资源、历经的见识、磨练的心态等所决定的。因此,在过程中收获的成长与进步,常常是比结果更重要。
但遗憾的是,你会去关注过程吗?不会!因为你从小起受到的教育,到步入社会接受的考核,都是在关注结果。学校里学习考试,关注的是结果;工作中任务完成与否,关注的是结果;下海创业,关注的更是结果。包括你自己在内谁都不会关心,除了结果以外你在过程中有了哪些进步与成长,而这却正是传统成败观的悲哀所在。
结果成功了欢天喜地,失败了怨天尤人。很多人都会忽视了过程,很少有人能够回过头去看看过程中两者的差异和共同点。为什么要关注过程,就是因为在现实中的许多人,只感受到了结果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而没有看到过程中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成长,轻者落伍沉沦下去,重者则可能轻生放弃生命!
马克吐温曾说:世界上没有比看到年轻人绝望更让人伤心的场景了。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年轻人应该看到却没有看明白的东西,觉得是这样的结果才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那么年轻人没有看明白的东西是什么呢?他没有讲,但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肯定的说,那一定就是:看不见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因而看不到自己已有的成功。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辩证的看待成功与失败。当我们感受到结果成功带给我们正面好处的同时,对相伴而来的负面影响一定要多一份警惕;反过来在我们饱尝结果失败而造成的伤害时,也要仔细看看过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与成长。
做到这一点极为重要,一旦我们对成功与失败有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认知,能看清失败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相信对失败就不再是那么害怕了。这样,在我们对成功与失败的认知发生迭代更新的同时,对失败的负面情绪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我们对失败的态度随之则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读到这里,再看到"失败"这两个字眼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和思维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变化?从拒绝失败害怕失败变成能够接受失败,甚至是拥抱失败了!观念的转变,产生的影响无疑将是巨大和深远的。
试想一下,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如果我们对过程一直都能给予足够关注的话,其实无论最后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从过程中获得收获与成长。而且正是这些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与经验教训一起,共同构成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论基础。
特点三、评价标准单一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成功与失败一直都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评价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好像基本上都是确定的,不变的。仿佛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两者完全不一样并有着根本的区别。成功代表着荣誉、地位、金钱、财富、幸福、快乐,及一切美好的事情;失败则象征着损失、伤害、痛苦、耻辱等一切糟糕、晦气的事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完全是这样。大量的事实表明,判断一件事情成功与否,其标准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维的,不仅有空间这个维度,同时还有时间这个维度。判定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是否成功,不能只盯着结果看,过程、方向、角度、标准、期望值、背景、时间、时机、范围、参照系、快乐、自由、健康、财富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和判断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一件事情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改变了以上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瞬间改变成功与失败的评价结果,甚至导致成功与失败互换。
不是吗?做完一件事,事情本身没有变,结果也摆在那里没有变:但从某个角度看是成功的,换个角度来看,却很可能会是失败的;在今天看来是成功的事情,过段时间,或者从长远来看又有可能是失败的;对于局部来说是成功的,对于全局而言却可能是失败的;在这里来说是成功的事情,但换个地方换个场合而言也可能是件失败的事情;在这个背景下是成功的,换个背景就可能是失败的;在这个标准下是成功的,换个标准则可能变成了失败。例如万达老板王建林,对于今天的他来说,一个亿是一个小目标,但对于昨天的他以及今天广大的创业者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目标。
在现实中为什么人们常常会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完全不同的评价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标准来分析、解释和评判一件事情的是非曲直、成功或失败,并且以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殊不知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它根本就取决于我们究竟是怎么看?从哪个角度来看?什么时间看?在什么地方看?以什么为背景参照系看?用什么标准看?等等。(注意,以上我们讨论的仅仅是在所有其它评价因素都相同、结果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由失败变成功的案例,就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一历史事件。
哥伦布此行的目标本来是去印度的,按他原来的计划来讲,他实际上是失败了,因为他没能去成印度。
但是,虽然去印度的目标未能实现,没想到他却歪打正着,无意之中获得了震惊世界的大发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这样,标准一换或者说角度一变,失败立马变成了改变世界地理认知的巨大成功!(令人遗憾的是哥伦布至死仍然认为他是到了印度。)
新成败观
通过以上的分析,一种全新的成败观就自然的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1、评价一件事情的成败,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而且一定要重点关注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
2、评价一件事情成败的标准,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唯一的;它们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维的。
3、一件事情的过程、结果本身没有变,但围绕它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评价,却会随着标准、时间、背景、参照系、地点、角度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甚至相互转换。
因此,我们只要摒弃了偏狭过时的旧成败观,树立起了多元多维的新成败观,在今后前行的路上,眼前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没有完全的失败、处处都能收获成长的美好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