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国家地理》吉林专辑(上)笔记

《中国国家地理》吉林专辑(上)笔记

作者: 魔法密林港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1:45 被阅读55次

先说结论:吉林专辑是自内蒙古专辑以来,我最喜欢的一份中国国家地理。从卷首语到风景图片,从特制地图到地理特色,从动物到植物,从自然到人文,几乎完美的两册专辑。和每年十月专辑惯有的流水账不同,吉林专辑是让人真正全方位享受,值得收藏的两册书。

风光摄影:先锋开拓者,内心道德律

这一期单主编的选题比较有意思,是从单主编心里的反转的角度来说的。说是本来《吉林专辑》准备创新,因此不想放长白山的图片,结果越做越虚,这才开始认真观察起这些“糖水片”。单主编说,自然风光摄影提供了一种“凝视”,给人以“美”的想象,建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律,激发人们爱惜和珍视的感情,以及一种向美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我联想起了最近看的《PLANET EARTH》(《地球脉动》),这无疑也是通过描绘地球上野性之美,激发人们保护动物、爱惜动物栖息环境,提倡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因为我本来就喜欢风光片和自然元素,当然对这一观点十分赞同。

雪花猎人

视角非常独特的一篇文章,以“雪花猎人”的显微镜视角,提出“吉林的雪花最美”的观点,也用相当珍贵的图片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视野。我本来就是气象爱好者,而这篇文章不乏数据支持又充满着微妙和神奇的美感的介绍更让我非常欣赏。

“雪花猎人”是第一次听说的词汇。透过“追雪花”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奇妙的景象——雪花在落地后不断生长、运动;“雪花猎人”为了拍到具有多级分枝的花状雪花,跑遍全国,最后总结出了规律——只有在-15℃,静风且水汽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孕育出大而精美的雪花,而这一条件吉林最适合。

第32~33页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了这一观点。而大量精心绘制的“文章关联地图”,正是吉林专辑的一大亮点所在。自然,这篇文章有大量独家的雪花分类图(36~37页),可以供人从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视角大饱眼福。副标题是相当有美感的「云端的明信片」。

吉林新“三宝”

让人直流口水的专题,从我们日常熟悉的三个食物,说起吉林的魅力,这恐怕是让人喜欢一个地方最棒的切入点之一了。鳕鱼、坚果、辣椒,每一样我们都很熟悉,然而每一样都有自己在吉林独特的故事。

例如鳕鱼科的明太鱼,因为是深海鱼,所以向来被视作中高档食材。作为受朝鲜族饮食区影响的吉林来说,加工明太鱼成了“两头在外型”的相当新鲜的产业,而自用方面,朝鲜族也能将明太鱼物尽其用,做成各种佳肴。为了燃起我们对明太鱼的喜爱,加深我们对明太鱼的印象,书上甚至摆出了九道菜,真的看的就让人直流口水。

书上说,因为明太鱼对朝鲜族地区的重要性,甚至看一场球赛,一个广场上就要废掉万条以上明太鱼。这句话说实话个人感觉很有传奇色彩(笑)。

文章解说道,因为气候上吉林比鳕鱼的产地更适合晾干,并且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吉林延边成了明太鱼的加工中心。

自然,梅河口的松子以及洮南的辣椒,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松子还涉及到了生态帐的问题。

长白山的恩赐

松花江的介绍是吉林专辑上册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一个杂志,在这一专题内容上从松花江的绪论起就能做到如此有条理,实属难得,用多个主题串起松花江在吉林段的传奇,给人很大的往下看的欲望,也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松花江,这条蜿蜒于长白山、大兴安岭深处,丘陵和冲积平原的大河,串联起吉林省境内80%的河湖系统。在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生命之间,这些河湖水系起着绵密的传输作用。松花江实在是吉林省的母亲河。她的神圣源流、她的肥田沃野,她所经历的战争与和平,都在吉林人的情感和文化传承中留下了深重的印记。

首先,我们去到了松花江的正源——长白瀑布。定长白瀑布(长白山天池的唯一出口)为正源,无论如何是容易让人从心理上接受的。至少我是希望从我们家门前流过的河流,它的源头来自一个神圣的地方,美丽的地方。

对松花江源头的考察采用了考察记的形式,作者跟随了当地水文工作者一起探访这一秘境。由于长白山是火山,周边水系十分复杂,没有地图简直跟听天书一般。这里专门绘制的松花江南源水系图,以及该图所附的一大段文字解说,详细介绍了这些水系的构造,以及长白山矿泉水形成的优良条件。

火山提供了质量相当棒的冷矿泉、暗泉、自涌冷泉,潜于森林湿地之中,让人心驰神往。

在火山地貌中,可以想象不仅矿泉多而质量高,温泉也不会少。在气候如此优秀的地方,「坐在温暖如春的玻璃房内,欣赏着窗外银装素裹的长白山与纷飞的雪花,喝着啤酒,享受着温泉的沐浴。这白白流淌了千万年的“热水”,没想到一夜之间成了“福利”。」这段话真的光看看就让人觉得享受。

虽然我个人身处温泉资源极其丰富的福州却不觉得温泉有什么舒服的地方,但是经历了日本之行后。开始喜欢上了用温泉缓解一日的疲劳。所以我能理解温泉确实是一种享受——只要你足够富裕去接受这样自然的享受。

不仅温泉让此地分外宜人,仅仅是长白山提供的河流、丰富的降水带来的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半山腰的地理环境带来的静谧怡逸的慢生活情调,优秀的步道系统,就带来了一个充满和谐与美好生活寄托的宜居的“欧洲小镇",让人仅仅看着这张图就对这样的生活梦寐以求。简直如效果图一般。

生活在其中的水文工作者却没这么舒服。这是可以想见的。作者也呼吁对这样的人至少能抱有相应的尊重。

沙地旁的水乡

看着86~87页的这张图,夕照水乡,渔人在城市里泛舟。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位于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吉林西部。吉林西部沼泽遍地、湖泊星罗棋布,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具有传奇色彩的半干旱水乡,一下提起了我的兴致。

至于解释,总的来说就是一个词“古松辽大湖最后的眼泪”。更专业的也看不懂,只大概知道这是大湖的下沉地区,总体地势低洼,大兴安岭的河流都向心汇聚于本区,地质又不易排水,形成了遍地湿地的奇观。这些专业的解释都没有它所导致的传奇般的结果来得震撼——「水大的时候连路都没了,得划船进出」、湖泊密度在全国仅次于可可西里地区。

作为湿地,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它的生态作用(似乎再往前几年还没有这个条件反射,见《湿地是诗地》)。文章里也说了,白城是白鹤的生态中继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美丽吉祥的兆头。一个这样的湿地,白鹤都希望的乐园,将毫无疑问会对一座城市增添相当的魅力。

然而,毕竟是沙地旁的水乡,它显然是不堪一击的。在专家评论中,提到了这样一片脆弱的湿地自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将是稍纵即逝的。在介绍湿地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呼吁人们合理利用湿地,珍惜湿地带来的巨大恩赐,避免湿地的盐碱化沙化提早出现。

很有意思的是,一个小标题“缺水的水乡”,直接与本刊后面“产粮大省沉重的翅膀”形成鲜明呼应。白城遍布的湿地盐碱度高,很难利用。而本身因大兴安岭干坡造成的半干旱气候,又让当地十分缺水。据本书介绍,这片水乡泽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仅为全国人均的一半左右。

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提供栖息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在保障人民的用水的情况下,保护好湿地,吉林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事实上,从之前的松子和长白山、松花江开始,人类的活动就必不可少地面临着这些选择。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吉林来说就更为如此。

伪满建筑——政治的秘语

长春城内独具特色的伪满建筑,承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作为伪满研究者的作者,带来了这样表面上相当豪华漂亮的建筑独特解读。

文章给出了大量豪华的让人叹为观止的漂亮建筑的图片,让我这对建筑不太感兴趣的人都觉得“这真是杰作”。特别是伪满皇宫和伪满中央银行,让人不禁赞叹。

作者指出,如果你细看这些建筑,混搭着亚洲各国的风格,堆砌着亚洲各国的特征符号。文章解读道,这就是日本的殖民理想——“大亚细亚主义”的独咽思想。之所以要这么漂亮,是因为伪满洲国迫切地想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普通民众中也产生一种认同感。这其实是一种为营造谐和的伪满洲气氛所做的一种考量。

这篇文章深度恰到好处,既容易让人看到表面上的堂皇富贵,也为大家介绍了这背后的故事与动机,能让人对伪满建筑有较为客观和全面的印象。

吉林城——长期的地域中心

这座背靠长白山,又深得松花江眷顾,钟灵毓秀、层林尽染的美丽城市,仅仅从这一段引入文字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它的魅力。

正赶上黄昏,空旷的松花江边,除了一排萧瑟的枯柳,江滨大道只有三五个人影;对岸矗立起一排崭新的楼群,像栅栏般整齐而单调;俯视大江,江畔的积雪和衰草镶嵌了一条冰边,江心却涌动着暗蓝的波涛;落日向江面泼洒下斑斓的波光,还给整座城市抹上一层温暖的余晖。隆冬时节,东北的河流都已经冰封,我却在这里遇到一江奔流,真是惊喜。

以前的吉林城不仅是一座军事重镇(「七镇之首」、「东北第一雄镇」、「吉林将军亲自坐镇」,而且是一座童话般的温馨城市——一切都是木做成的,长白山区的木头顺水漂下,让木头成为最方便的资源之一。然而被烧掉了几回。童话的城市真的很脆弱啊。

本篇文章中有关吉林的海洋意识的介绍,其实在下册中有更详细的展开。

铁路改变了城市的格局,吉林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不禁让人唏嘘。

担着粮食重担的吉林省

积温、无霜期、温湿度、日照、日较差、降水,甚至长白山的水源等等指标一一比较,文章强力推了吉林大米的品质,认为这一系列优良条件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塑造了品质世界级的吉林大米。

和大米相比,金灿灿的玉米更激起我的食欲。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吉林的玉米生产号称“单产之王”,对全国的粮食贡献率十分稳定。

然而,「吉林省仍然只是粮食大省,而不是经济大省。因为吉林的玉米,永远不可能只考虑本省自用,而是要满足全国的需求。所谓战略性的作物,玉米的价格始终没能上去。」

天下第一粮仓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因为有了这份殊荣,这个闻名遐迩的产量大市,首先就得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扛在肩上。

眼睁睁看着这与国家粮食安全休戚相关的作物,咋就形成了一块扔不得捧不得的烫手山芋呢?

作为人均收入排名仅高于西藏的吉林来说,如何走出这样吃力的困境呢?为什么财政支出对于产粮大省来说,就成为了看不到头的奢望呢?为什么吉林会落到不知道种什么才能赚钱的地步呢?这当然并不是我要关心的问题,但总觉得让人唏嘘。

在这篇文章,同时也是这本杂志的最后,用略显感伤的一句话来收尾,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吉林省瘦小的背影渐渐远去。这样的结尾作为杂志来说,我也是很喜欢的。

所谓的丰收,有时竟像一个传说。它离我们如此之近,又离我们那么遥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国家地理》吉林专辑(上)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l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