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十五)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十五)

作者: 兜易 | 来源:发表于2022-08-21 09:31 被阅读0次

一位西关老人后来回忆:“当时是日晨起洪水骤至,初时几寸,继而一尺二尺直浸至门楣,事起仓促,手足无措,只有楼阁天台暂避,预防房至倒塌,于是租只大沙艇栖息,全家做了水上居民,待到水退回家,已是半个多月。”从桂路、兴隆街、水月宫街一带,水深达三米以上,很多房子只露出半截瓦面,但往往没过多久,随着一声巨响,半截瓦面也没了,只有一些折断的屋梁与望板,触目惊心地戳向乌云飞驰的天空。房屋倒塌的隆隆声,彻夜不止。水面上漂浮着各种衣物、门板、箩筐、桶盆之类的东西,还有人与动物的浮尸。人们仓皇爬到树上躲避,用绳子把小孩绑在树枝上,生怕他掉下去。泮塘的房屋倒了一大半,死了几百人。多宝、逢源一带,俗称西关角,有很多富裕人家盖的大屋,全成了“水底龙宫”,受灾最为惨烈。
更可怕的是,十三行同兴街有人在逃命时,不慎失火,这条街的店铺堆放了大量煤油、火柴、顿时燃烧起来,引起油罐连连爆炸,煤油浮在水面,流到哪烧到哪,一发不可收拾。上面大火,下面大水,两千多间房屋全部烧成废墟,同兴街扫地俱尽,灾后掘出尸体千余具。当时十三行如茶楼,有六十余人在楼里避水,突然全楼垮塌,无一幸免。真光公司也受到大水淹浸,员工们拼命用床板、黄泥阻挡洪水,但水势涨得太快,瞬间冲进店内,商品悉数被淹。这场灾难,与道光二年,1822年的十三行大火,不相上下,凡经历过的人,恐怖记忆,终生难消。(待续)

相关文章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十五)

    一位西关老人后来回忆:“当时是日晨起洪水骤至,初时几寸,继而一尺二尺直浸至门楣,事起仓促,手足无措,只有楼阁天台暂...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一)

    革命党振臂疾呼:帝制已死,民权当立!但大家对民权不是很了解。 最初的理解,就是剪掉作为异族臣民象征的辫子。 胡汉民...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四)

    最令广州人痛恨的,是那些打着革命旗号,在广州为非作歹的所谓“民军”。民军队伍混入了大批市井无赖、地痞流氓、绿林土匪...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五)

    广州商民为了自保,用杉木在所有大街架起街闸,天一黑就关上闸门,断绝行人。夜里街上没有一盏路灯,漆黑如墨,死寂无声,...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六)

    对小民来说,无论皇帝坐龙床,还是民国大开张,日子总要过的。广州兵不血刃,和平过渡到民国,是万民之幸。既然不打仗,那...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三)

    报纸流行嬉笑怒骂,挖苦嘲讽的文风,写新闻和写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样。廖仲恺是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经常到都督...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二)

    剪短发、穿西装和结社团,似乎是三胞胎。经过清末十年新政的启蒙,人们对结社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很多人对结社的目的并不...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九)

    每天早上,阳光总是先照亮越秀山顶,然后向城里延展,把黑夜的阴影驱散。都城隍庙外一百多档医卜星相,依时开档了,求神问...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七)

    城里的叫卖声,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广州人习惯把商品集散地称作“栏 口”,货运主要依赖水路,栏口也大部份设在珠江边。竹...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八)

    每天清晨,天网蒙蒙亮,珠江上还是黑沉沉,各个栏口已灯火通明,落栏买货的零售商、食肆采购商、早早云集码头,栏口卖手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mu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