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下旬,亚热带异域天气异常炎热。
我配属的37师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在境外第二次推进至X高地。
之前,我是原成都军区通信团一营二连一台战士报务员。
X高地,方圆几十里,山多林深,经过逐山逐林逐村血拼,顽敌溃败。战斗痕迹无处不在,硝烟火药味尚在空气中弥漫。
来前,一个正规步兵营梳理几遍,安全后,师前指及我们直属部队才抵此安营扎寨。当夜,零星枪声仍时不时划破宁静,间或还有激烈交火声。
再次搜索,确保安全,显得非常必要。
随前指行动的师侦察、通信、防化、舟桥、工兵等多个技术兵种直属营连,第二天上午奉命组成若干小分队包片分头投入搜索。
这些专业技术营连齐装满员,虽战斗力有别于正规步兵,战前在境内强化训练两月多,除本职专业外,统一训练过射击、投掷等武器装备及基本战斗动作,还专门抽人参加师当地语诸如“缴枪不杀”、“举起手来”、“我们宽待俘虏”等战场喊话培训,抽精干人员完成搜索任务没什么问题。
搜索主要有三大任务:一、发现并消灭可能潜伏在周边的残敌或敌特。二、寻找烈士遗体。三、再次打扫战场,缴获战利品。
我是通信营参加培训的战场喊话员。因有这一“特长”,成为通信营15名搜山队员之一。
我们全副武装总共搜索三天,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整个搜索,我们分队没遇到什么大情况,小情况倒有一些:在一个小山包发现敌遗弃阵地上三挺高射机枪,大量弹药;在隐蔽草丛寻觅到数具烈士遗体;听到鸡鸣发现山林中一个贯通洞,里面人刚逃走;在另一处山脚发现外国援建大型鸡场,缴获数万只活鸡……
最后一天收工较早。
下午三点多回撤,途经一边临崖,一边靠公路的居民点。队员老铎突然朝带队的付营长喊:
“报告,方便一下!”
拉我陪他闪到一幢独立小楼几米处树背后假装撒尿。他不断探头看其他队员,见他们走远,手指独立楼,压低嗓子对我说:
“看到没,门前沙袋?我俩悄悄进去看看。”
老铎全名叫李金铎,是我们军区配属37师车载电台车司机,71年河北农村老兵,个子不高,上唇有颗绿豆大黑痣,身体壮实。百米短跑13秒几,投掷手榴弹一般七十米以上,拿过我们老团队军人运动会好几次单项冠军。
他大我六七岁,我俩关系不错,当时都属热血男儿。这次参战,没把生死当回事,都想真枪实弹与敌人面对面干,渴望立功当英雄,想在部队长期干,私下推心置腹谈得很拢。
手指一动,千军万马,喻指无线电台指挥作用巨大。
我是报务员。战前部队在境内实行无线电静默,只开设有线电报房。选准我担任临时扩编台台长,负责师唯一的有线电报房。熬更守夜值班,抄收了上级下达给37师的作战命令。战斗打响五天,师直部队火线宣布首批10名立功人员,我荣立三等功。
老铎非常羡慕。
执行搜索任务,他很亢奋,讲要抓住这次难得机会,争取也获得一枚军功章。
小楼正面弹洞满墙,房门大敞。他在前,我在后,端着冲锋枪猫腰迂回到沙袋掩体前蹲下,他老练地给我打个包抄手势,然后闪电般从一侧靠进门。我愣了一下,反映过来,从另一侧接近房门。他人又一闪,冲进了屋。
等我冲进去。他已上楼。我到楼梯口,他在楼上又回梯口,朝下大声对我说:
“没人,上来吧——”
我上楼他下楼,错身时对我说:“我马上回来。”
回楼带着两个木棒。
木棒是我们搜索前发的,每人一根,长一米二左右、上细下粗状如棒球棍。主要方便上山下山、拨动草丛、驱逐虫豸、近身格斗……刚才我们留在了掩体外。
老铎递一根给我:“捣鼓捣鼓——看看有啥玩艺儿没有?”
我才清楚他回去拿棒子的意图。
这幢独立楼属小平层,上下两层,层面五六十平米,上下楼沒隔单间。人去楼空。不过,桌子家具东倒西歪,墙上到处弹孔,地上和楼梯留着一块一块风干的血迹。
显然屋内遭遇过战斗。
他取棒那当儿,我已把楼上观察清楚,一边墙壁摆着两张蚊帐床,后窗下一排地铺,草席毛毯上散满碎玻璃,敞开的窗户台沿留有浅浅重叠鞋印,表明有人跳下去过。窗外下面一条阴沟,我伸头朝底下看了看,有一顶灰色头盔。
楼上楼下一片狼藉。
我俩用棒子拨弄床上床下、蚊帐毯子、地上垃圾……不时蹲下查看散落之物,没发现有价值之物。
楼上斜倒着一张军用帆布遮面的简易桌,几部便携式电话单机本来可以当战利品带走。遇到我是报务兵,老铎见得多,瞧不起,我们用棒子砸了几下了事。
如果是电台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底楼楼梯角有一个白色长方形铁柜,高约一米五六,宽厚几十厘米,我俩认定是一个保密柜,里面藏有重要东西。
铁柜式样平常,表面平滑,既没见锁眼锁扣,也没见门把。我俩捣鼓一阵,也就几分钟,没有打开。外面突然响了几枪,估计有情况,我俩不得不匆匆离开。
离开时,我和老铎心还不甘,各自甩了铁柜几棒。
付营长他们在一处荫凉地方歇气等我们,见我们回来还埋怨我们几句,说听见枪响,正准备带大家返回来找我们。
回宿营地大家解散。老铎我俩回连队顺公路得走几百米。路上碰见几名兄弟单位的士兵在前面“嘿哧,嘿哧”抬着那个白色长方形铁柜。
几个兵我们一个不认识。应该是继我们后,去同一栋楼的兄弟部队的兵,不知道是不是另一支搜索队的人。
他们肯定去了那幢独立楼,发现这家伙,可能也认为是重要的保密柜,捣鼓打不开门,但人多又比我们聪明,竟选择了把铁柜抬回上交。
几个老兄累得够呛,走不远便停路边一棵大树下歇息。马上引来周边师直部队不少人前来围观。
我俩随即停下。
大家指指戳戳,议论纷纷。
”这是啥玩意儿呀?”
“没见门啊?”
“还带电线插头?”
当时在场人,无论军官、士兵,没人怀疑这不是保密柜。但在场人都不会开柜。
我和老铎混人群里表功式地不断向别人炫耀:这东西我发现过,打不开门,弄不走,不得不放弃。心里酸溜溜,有一种煮熟的鸭子飞了的感觉,似乎里面真有重要文件,功劳本来是我们的。
估计老铎想法更多。
一名干部和几名翻译走过来。干部打量铁柜,也觉稀奇。几个翻译则不同,听大家议论,捧腹大笑。
其中一人指着铁柜告诉众人:“这是电冰箱,冰冻食物保鲜用的,不是什么保密柜。这里天热,多着啦!”
电冰箱?
在场的指战员包括我,几乎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称。
老铎当即请教翻译:“这玩意儿咋开呢?”
那名翻译笑笑,分开众人,上前抠铁柜一侧纹缝,轻轻一拉,柜门开了,露出一些易拉罐和瓶装饮料……大伙儿傻眼了。
开门这么简单?!
不知不为过,当年我们都没接触过嘛,新鲜的东西往往开始对人们都是一张白纸。
问题是我们勒紧腰带援助的这个满目疮痍,饱受战争摧残,应该比我们更贫穷落后的昔日小兄弟,居然有这样的我们不相识的洋东西?
令我们非常震撼!
但是,我们坚信,伟大祖国在伟大的党领导下,前程光明灿烂,一定会走向繁荣富强。
惩罚犯我之敌,班师凯旋回到境内,党在北京年底已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开始层层传达贯彻有关精神。拨乱反正,以此为标记,我国经济建设从此步入改革开放的春天。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发展迅猛,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各种高科技电器不仅城乡普及,而且现今全世界的人对“中国制造”瞠目结舌、钟爱有加……
讲这个故事,有纪念当年那场震撼环宇反击战的初衷,也重在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记过去。一定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祖国同舟共济,为国家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携手努力。
顺便也反省一下自己。
现在想来,那次我和老绎的行动,事先没报告带队领导,没向其他战友打声招呼,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不能提倡,也危险至极。
要是楼内真藏有敌人,或院内埋有地雷,后果真可能还不堪设想……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