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年轻的小说爱阅读
朋友邵金保先生(一)

朋友邵金保先生(一)

作者: 坦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2:16 被阅读244次
朋友邵金保先生(一)

邵金保先生的家和坦人的家同属于一个公社管辖,后来公社改称乡,再后来改称镇。他们两家不但属于一个镇而且属于同一个村的居民,家与家隔着一道不深的黄土沟,叫邵家沟。

据村里的老者说邵金保的祖籍在平凉,清朝末期迁移到如今居家生活的地方。

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使一家人罹难,只幸存下来两口人,即当时分别为四岁的邵金保姑姑和两岁的邵金保父亲。

距离邵金保家二十来里路的亲房人邵瑞丰,论辈分是邵金保父亲的堂兄。邵瑞丰与其父协助乡亲安葬了遇难的亲人,便承担起对邵金保姑姑和父亲的抚养义务。

邵金保先人的土地和资产多,邵瑞丰父子就基本全部经营起来,直到邵金保的父亲长大成人。

邵瑞丰的父亲既能吃苦耐劳又会精打细算加上原先的生活基础好,自从承接了抚养照顾邵金保的父亲和姑姑的义务后经过勤奋经营自己和邵金保家的土地,没多少年就发展成村子里的富户。在村间的中心位置筑起高大厚实的土堡居住,招纳雇工发展农业生产,并在邵家沟里的一处地方修建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

大致上到1940年左右,邵金保的姑姑出嫁了,父亲也成家立业。邵瑞丰也正式替代父亲当上家庭的掌柜。这期间邵瑞丰就把经营了一二十年原属邵金保家的土地归还给邵金保的父亲。邵金保的父亲认为邵瑞丰父子抚养照顾他们好些年,就把一部分土地赠送给邵瑞丰。

邵瑞丰年轻时念过几年书,长大成人后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相对优越就在社会上闯荡并交结了许多人,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和处事为人就比一般的农户人深刻和大度。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会宁胜利会师,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震惊了当地的豪门富户。

富汉交结富汉,穷人依恋穷人。当地的富汉纷纷向邵瑞丰求教,让他分析时局的现状和结局。邵瑞丰对那些富汉说国民党统治彻底的失败已成定局,至于还能坚持多长时间难以预料,你们必须善待穷人,不可造孽太深。

邵瑞丰动员掌管家庭内务的大婆和二婆将偏远瘠薄的土地送给村里那些穷困人家耕种,穷人的欠账可免除。同时告诫家庭成员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将来一统天下对国民党时期的富汉肯定不利,提前给穷人办些好事或许到时候能减轻罪孽。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二年邵瑞丰去世了,他的知己和实亲后来说邵瑞丰在过世前的一二十年就预料自己看不到共产党统治天下的情况。这些传说是否真实或是牵强附会人们不得而知。

解放后土改时划定村民的成份,邵瑞丰家被划为地主。

邵金保家由于父亲对农业生产的经营和发展没什么特别的起色和成就,被划定为贫农成份。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朋友邵金保先生(一)

    邵金保先生的家和坦人的家同属于一个公社管辖,后来公社改称乡,再后来改称镇。他们两家不但属于一个镇而且属于同一个村的...

  • 朋友邵金保先生(四)

    邵金保先生的子女都很争气,彻底摆脱了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辛劳难得饭饱衣暖的环境与现状。 从普通的理论上说,邵金...

  • 朋友邵金保先生(二)

    坦人第一次见邵金保先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有一年的夏天坦人给生产队看守豌豆,制止铲草挖野菜的社员践踏豌豆苗和摘...

  • 朋友邵金保先生(五)

    坦人童年和青年的一段时间生活相当的困苦,加上村子里一些人把他做为迫害和欺辱的首选,就千方百计往外逃,终于逃出了令他...

  • 朋友邵金保(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坦人在生产大队当了两年差,那期间村民的生活普遍困难,全凭国家的回销粮度日。 坦人督促农业生产和平田...

  • 保师生平安,当党员先锋。

    保师生平安 当党员先锋 新县高中党员教师邵保锋的抗疫故事 邵保锋,男,中共党员,高中生物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为...

  • 《解密邵氏文化系列(邵春保一)》

    邵春保: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邵春保 人民日报理论 2019-10-16 习Jp同志在庆祝中华人...

  • 微保孝亲保孝顺金测评:微信保险的定期寿险值得买吗?

    最近微信微保新推出了“孝亲保•孝顺金”保险,不少朋友向奶爸咨询这个“孝亲保•孝顺金”定期寿险怎么样?跟其他保险公司...

  • 写给邵先生

    我想,我后悔了。 出门时我们还吵了一架,把桌上一个瓷制的花瓶往地板上摔去,碎片四处飞溅,你说我太任性、太没有主见了...

  • 随手(4.27)

    “金锁玉关”又名“过路阴阳”。是风水流派中“峦头派”即“形式派”,曾被邵伟华先生誉为“金锁玉关风水学是王冠顶上的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邵金保先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p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