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评文天地时事评论
“独角兽”爱屋吉屋之死,给我们的四点启示

“独角兽”爱屋吉屋之死,给我们的四点启示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1:28 被阅读33次

    赢者通吃一切,败者则一无所有;成王败寇;委实残酷

    就在前不久,曾经号称颠覆“房地产中介高佣金”模式的独角兽爱屋吉屋,倒闭了!

    平地一声雷,爱屋吉屋正式停运;一代“变革者”,轰然倒下。

    从其官网进去会发现,原来的页面早已经不见小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一楼房东的网站,意味着域名已经被卖了。而其APP已经迷路,处于停运的状态。

    运营四年,亏损高达20亿。如今连底裤都不剩的爱屋吉屋,算是割了一波投资者的韭菜;也许他们早已欲哭无泪,只能望“屋”兴叹了。曾经的爱屋吉屋,可谓是风光无限,强势来袭,锐不可当。而如今,却是人去楼空,一地鸡毛,只剩下一声叹息。

    一.复盘爱屋吉屋

    在探究启示之前,还是用最简单的复盘方式回顾一下爱屋吉屋5年来的历程吧:

    2014年,爱屋吉屋由互联网高管创立,以解决中国房屋租赁和交易中的痛点为切入,开业仅仅四个月,就拿下了上海租房市场接近30%的市场份额。并在当年,拿下了ABC三轮融资。

    2015年,爱屋吉屋先后完成DE轮融资,估计高达60亿;通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佣金,迅速占领了市场;

    2016年,爱屋吉屋开始调整业务结构,公司从当年的进攻转向保守。2016年年末开始了大裁员,广告量下降,成交量也大幅下滑。更为致命的是,当年爱屋吉屋没有融到一分钱;

    2017年,爱屋吉屋裁员70%,成交总量大幅下滑;

    2018年,继续裁员,业务陷入停滞阶段;关闭,关店再到故事结束。

    从生到死,爱屋吉屋应征了那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通过分析爱屋吉屋的失败原因,得到了以下四点启示:

    二.互联网不是万能的

    买过房子或者从事类似行业的人都知道,房屋交易是典型的低频、刚需和高价交易行为。与互联网中那些高频、刚需和低价交易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当年爱屋吉屋的创始人看到了“线下门店资产过重,租金太高”的行业痛点时。盲目自信的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去门店化,从而将交易从线下搬到线上。不需要交易场地,全程线上获客从而实现房屋交易的互联网化,这不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和方法么?

    但是在房屋交易领域,这一套就是行不通。涉及房屋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多,仅仅依靠互联网是无法获知的。互联网虽然能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对于高价交易的行为,却依然有心无力。

    门店的意义

    为什么需要门店?门店对于顾客而言,就是一个品牌形象或者信任的表现;门店也是获取房源,实现交易的地方。没有门店,就好像没有地面部队一样。光靠互联网的“巡逻机”,这个杖是打不赢的!对于房屋交易这样的行为而言,门店交易自然有它的逻辑在里面。

    不仅如此,医疗也是如此。互联网医疗提出来这么多年,但是似乎并没有解决医疗行业“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何也?因为医疗本身属于低频、被动和刚需,互联网只能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流程和服务。毕竟医疗是一个高度专业的事情,互联网能带来的东西有限。不像滴滴打车和互联网咖啡那样,通过补贴培养消费习惯,再到收割客户形成交易闭环。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那种唯“互联网至上”的思维;在很多领域都行不动。与其说是互联网+行业,不如说是行业+互联网,更适应现在的环境和生态。毕竟,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化,本身就是一个谬论。

    三.盲目烧钱等于自杀

    中介费高,一直是房屋中介领域里面被人所诟病的事实。这一点,爱屋吉屋看到了,但是拿出来的解决方案并不高明。他们的方案就是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到难以置信的程度。结果,在获取市场的同时,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2015年,坐标上海和北京。爱屋吉屋以自身之力发起了一场行业价格大战。两地二手房交易费用从2.5%降低到0.5%再到后面的一分钱不要。这样“颠覆式”创新,带来的数据是非常亮眼的。2015年,据统计,爱屋吉屋交易总额(GMV)达到了400亿元晋级行业TOP5,创下了外来者的最佳纪录。这一年,正是爱屋吉屋的高光时刻;它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互联网的“能量”。

    但是,这一价格战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后果。据统计,仅仅2015年一年,爱屋吉屋全部亏损高达13亿元。包括10个亿的行政成本、3个亿的营销费用和其他开支等,而它的营收只有不到4个亿。一进一出就知道,爱屋吉屋亏大了。

    盈利才是硬道理

    任何行业,任何一个企业或者所谓的“独角兽”(国家补贴行业除外);都必须以盈利作为目的。赚钱才是硬道理,如此大幅度的亏损,是讲不好故事的。于是乎,2016年爱屋吉屋没有拿到投资者的一分钱;也就无力继续实行疯狂的价格战和广告战。

    结果呢?不到半年的时间,爱屋吉屋交易量跌回到了顶峰的十分之一,原形毕露。培育市场和消费者习惯,前期是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烧钱,但不能罔顾现实盲目烧钱!否则,就是加速自己的灭亡!

    回顾2015-2017年的互联网烧钱大战,滴滴优步,小黄车、小橙车,水果电商,累计烧钱达千亿之多!梳理尸遍布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史,残酷的事实一次次验证着这样一个真理,烧钱是烧不出来伟大的企业的!只有为用户创造价值,有明确的且庞大用户基础,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并且最终能够盈利的企业,才能最终活下来。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四.不尊重行业规律

    房地产作为传统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市场,存在着相当的壁垒在里面。比如门店壁垒、品牌认知度和品牌印象同样是壁垒。不仅如此,包括供应链、销售渠道在内的皆为门槛。互联网企业在进入传统行业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更不要忘了那些已经存在多年的巨头。

    妄图通过补贴的方式,来获取客户进而实现颠覆,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要忘了,在房屋中介领域以链家、我爱我家等为代表的巨头可是深耕行业多年。早已经建立起一支经纪人梯队和大量门店,这就是他们的“护城河”,而做纯线上的爱屋吉屋根本不是对手。

    就像星巴克一样,星巴克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已经过去十多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来培育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和品牌印象。而那些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咖啡,以烧钱补贴获取占据市场的打法,似乎对星巴克并没有太大影响。更何况,烧钱是不可持续的。去年烧钱近10亿的瑞幸,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还都是未知数。

    行业规律

    行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和互联网为转移的,在房屋中介的行业尤其如此。房屋交易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频、刚需和高单价,很多人买了一次房子之后也许就会永远退出市场,两次以上的毕竟是少数。在这样的市场面前,所谓的复购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房屋交易而言,算得上国人一辈子最高价交易的行为。因此,一定是慎之又慎,反复斟酌才能做出的决定。房子的好坏了,朝向,公摊,布局这些东西不是简单上网就能解决的!涉及的流程是复杂的,决策链条很长。

    对于买房者而言,买到房子和买对房子是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15年之后,处于上行时期的房地产行业。“一房难求”是最真实的写照,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方市场,买房者是弱势群体。所以才有了高昂的茶水费和各种捆绑销售,比起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只有总价两个点左右的中介费真的是不值得一提。就像你有一百万,让你丢掉两三元你会心疼么?

    房源和经纪人是关键

    爱屋吉屋高光时刻,邓薇说道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现在是互联网颠覆房地产行业的时候,爱屋吉屋用的是飞机大炮的方式挑战传统房地产中介的刀耕火种。

    当被问到如何应对链家的时候,邓薇的回答更是迷之自信:

    北京市场的确会艰巨一些,但是左晖总从来没有进入到我的梦中,我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左总。我们的破坏力有多大,建设力就要有多大,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与自己赛跑,做不好只赖自己。

    所以,你也就明白为什么爱屋吉屋会灭亡了。

    总结

    综上来看,爱屋吉屋与其说是败给了行业,不如说败给了自己。

    盲目烧钱,盲目去门店化、不尊重行业规律以及没有地产背景的创始人,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爱屋吉屋的灭亡。

    正是因为对房地产的无知,犯下了重大的战略性错误,才最终导致爱屋吉屋的倒闭。无论它如何挣扎,都逃不过宿命的纠缠。靠补贴维持的模式,注定都走不长久。

    爱屋吉屋再留下一声叹息的同时,也留给额时代一个巨大的教训。

    做任何行业,想要成功,都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深刻的洞察和了解上,如果仅仅靠着一个惯用的打法,便想一招通吃一切,是不可能的。爱屋吉屋,就是最好的例证。

    未来社会,谁能在千差万别的世界中,冷眼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谁就有机会站在成功的浪头,拥抱时代,收获未来,谁被教条所束缚,假象所迷惑,谁将被滚滚而去的时代浪潮所抛弃。

    这是爱屋吉屋给与我们,最大的启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角兽”爱屋吉屋之死,给我们的四点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p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