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电视剧《大秦赋》,我们对于燕太子丹的故事应该停留在“风萧萧兮易水寒”送荆轲刺秦的豪迈故事中,那一定是一个风华正茂身系家国的好青年。
看了《大秦赋》才发现燕太子丹不但可怜而且愚蠢。
十年前我曾粗略看过《大秦帝国》原著电子书,如今《大秦帝国》4部全部搬上荧屏使我重温经典,特别是第一部《裂变》和最后一部也是第四部《天下》(电视剧为审核通改名为《大秦赋》)看的更为仔细。
剧中燕太子的戏份从邯郸为质和嬴政惺惺相惜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一生。
因为一个是乘秦国六代雄主积230年国力注定是要成为天下的王的,而一个是此时已日落西山成为战国七雄基本上是最弱的一个了诸侯国的燕国的太子。
其实燕王才是800年周王室正统,武王姬发姬姓的正统,燕太子丹本名姬丹。而秦国王室的赢姓和姬姓虽同属于上古八大姓。但在古代中国姓氏是分贵贱的,赢姓虽贵但必定少了周王室姬姓800年王朝正统。
燕太子丹的可怜不用过多赘述,生于帝王家但不被父亲燕王喜待见,从小被送到赵国为质,这一点和嬴政还是比较像的,除此之外和嬴政真还是没法比。
燕太子丹在赵国为质时没有像嬴政一样幸运遇到审悦那样的师傅,也没有嬴政有如此重感情又有王者之风的父亲嬴异人。
嬴政一逃出赵国嬴政如潜龙在渊,虽然处境也无比凶险,但关键时刻总能逢凶化吉。而太子丹父亲太能活,在位30年,不得已被父亲燕王喜继续到秦国为质,太子丹虽然和嬴政是儿时伙伴,但此时的嬴政已是秦国名副其实的王,他的政治觉悟已不可和嬴政同日而语。
这个时候再拿儿时伙伴的交情已明显不合时宜。虽然在《大秦赋》嬴政确实表现出非常看中他和太子丹的这份情谊,为此还杀了导致联燕伐赵失败的神通甘罗。
即使嬴政有心保燕但大秦的能臣猛将是不会答应,何况嬴政是有着强烈的一统天下的决心的。
从此太子丹因爱生恨,处处针对嬴政,终于背着燕王喜亲自制定刺秦计划,为此还杀了全心全意护送他回燕国的樊於期,割了樊於期头颅诱嬴政上钩。
这本是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利用嬴政对自己愧疚之情使刺有了更多胜算。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愚蠢的高招。
荆轲本没有十足把握,所以有了燕太子丹,高渐离目送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鸣。
本来嬴政对太子丹心存愧疚,这下为秦国出兵燕国找到合理的借口。
其实燕太子丹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机会主义者。
如果没有太子丹谋划的“荆轲刺秦”,嬴政断然不会在灭楚灭燕上犹豫不决,如果燕太子丹放下成见对嬴政主动示好,嬴政是会考虑太子丹的生路的。
我们受太史公一家之言影响,认为嬴政是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暴君,其实起码在整个《大秦帝国》中嬴政是个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正人君子,起码他对太子丹是不用欺骗的。太子丹自始自终认为嬴政在愚弄他。他以自己愚蠢的判断做出愚蠢的决定,同时注定了最终的悲剧。
在秦军虎狼之师摧古拉朽的攻势下,燕军不堪一击,很快都城蓟被破,燕王喜把这一切的失败归罪太子丹,为缓和矛盾杀太子丹献太子丹头颅向秦国请罪。
只是最终也没挽回被灭国的厄运。
纵观燕太子丹一生,可怜之处一为幼时为敌国人质,二为成年后有在朋友的国家为质。愚蠢之处一为在秦国为质地位尴尬还时刻以燕太子自居,二为壮年后为一腔仇恨发泄到嬴政一个人身上,以身犯险刺秦失败又被自己王父燕王喜迁怒捕杀,献头颅请罪也没有挽回燕国颓废灭国的现实。
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十月,秦将王贲破襄平,生擒燕王喜,燕国彻底覆灭。
太子丹时运不济,性情逐变,据说太子丹为刺秦给燕国留下一个重口味变态的习俗。太子丹为了刺秦,广交天下豪杰,不惜用美女贿赂天下豪杰,于是燕地就有了客人上门做客主人让自己的妻妾陪客人侍寝的习俗。
可怜,愚蠢,可悲燕太子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