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一份报纸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世界即将毁灭,你最后的日子会怎么过?
读者踊跃回复。这个问题也勾起了巴黎许多名人的兴致,最著名的莫过于撰写了意识流小说《追忆逝水年华》的大作家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的回复是这样的:“我想,如果如你所说,我们都即将面临死亡的话,生活会突然变得精彩不少。
想想看,有多少没完成的项目,旅行的计划、爱恋的纠缠、学习的规划都还没有完成。
可以说因为我们觉得还有未来,还有大把时间,我们会对当下的生活视而不见,总是活在拖延症之中。”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回复,点出了现代人类的软肋: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快结束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活在当下”有多重要。
这段话确击中了我。如果明天真的死去,我想我也不会拖延了,因为可能拖延不动了。
去年群里有人投资美股挣到了钱,我的第一意识就是,唉,如果当初知道是个机会,我肯定也做了。
而当初为什么没做呢?
因为怕麻烦。
去年的时候,注册美股需要海外账户,还需要科学上网。
这一点拦住了我,其实花点时间,我是绝对能够办到的。
现在的你,是过去的累积。
我们总是不断地纠结,不断地后悔,当初如何如何。
可是已经没有那个当初了,只有当下。
你当下所有的变化,无不是五年前做的决定。
而你现在做的决定,也决定着你五年后的样子。
罗胖在跨年演讲时讲到:大趋势我们普通人左右不了,但作为个人成长的小区势,我们却可以掌控。
笑来老师说:
一切的真相都没有义务照顾你的情绪,时间的属性一但发生,就不可逆转。
过去总是一成不变,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未来完全在于当下如何选择:
1:选择做一个认命的人。
没有好事去烧香拜佛,有了好事还是去烧香拜佛。
2:选择做一个更多关注过去的人。
迟早你会成为一个认命的人。
3:选择做一个关注未来的人。
未来的一切,源自你当下的选择。
我选择更多的关注未来。
既然选择了关注未来,那如何先做好当下呢?
学习和行动会让你变成当下最好的样子。
而自学能力是属于个人权重最高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不仅能学,还能学好,不仅能学好,还能教好,只要有时间,什么都学,而你所学的一切,迟早都会用到。
做不好怎么办,练吗。还是做不好,接着练吗。
背个单词就靠重复吗,做个研究就考阅读量大吗,深入思考就靠长期不放弃吗。
这些天天在耳边的话,只是你不信而已。
什么世道好与坏,你只要有能力,管他呢。
所有的努力都是朴素的,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对的。
2018年2月20日,亚马逊的贝索斯公开发了一条消息,宣布自己参与投资的万年钟开始建造。这座钟建在美国西部得克萨斯州的群山中。
这座钟,每一年秒针跳一格,每一百年分针动一次,每一千年有一只报时鸟出来报时,整个钟的设计寿命是一万年。
搞什么鬼,建造如此宏大的工程,意义何在?
时间对于我们这代人确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问题不是不够用,而是太长了,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怎么办?
岁月不居,时光飞逝。
怎么现在又说时间太过漫长了呢?
从2011年起,每年至少有四种癌症新药上市,迄今已经有超过150种癌症药物在临床应用。
而这个信息告诉我们,癌症这个人类寿命最大的杀手,长期来看,他将不再是生命的终结者,而将成为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
回顾历史你便会发现,战争,饥饿,瘟疫这些曾经威胁人类寿命的因素,正在一个个的被人类掌控,而环境,医疗,营养,公共卫生这些领域都在大踏步的前进。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为:
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综合来看,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地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趋势。
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都有机会活过100岁。
寿命增长了,时间被拉长了,问题便出现了,
我们能干啥?
上面的这段话,对于那些生活没有目标,百无聊赖的人,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时间对于他们本身就是奢侈品,怎么会有问题呢。
他们怎么可能去思考这个问题呢!
今年,有一个收费站的女员工火了。
收费站裁员了,她非常悲愤,我都36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到这个岁数,什么也学不会了,下半辈子可怎么办呢?”
请注意,她36岁。
而一位100岁的老奶奶说:“我特别后悔60岁的时候没有开始练小提琴,如果当时练了的话,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有40年经验的小提琴手了。”
你看,多么刺目的对比:一个36岁的人说自己来不及了,一个100岁的人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开始另一项人生任务。
这不是有出息没出息的区别,这是两种寿命坐标系下,对境遇的不同感慨。
再给大家介绍一位老人家,她叫姜淑梅。
60岁开始认字,她看了莫言的几部小说道,这样的小说我也能写。
她女儿就说:“那你就写吧。”
于是,她真的在75岁开始写作了。
今年,她81岁,已经出版了4部小说,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震动,还拿了很多奖。
其实最困扰我们的不是这么长的时光怎么办,而是我们如何去选择人生的标准。
在这么长的时光里,我们做选择的标准,不是眼前利益,而是叠加进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一时间。
丘吉尔曾经说: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只是开始的结束。
那么现在回答开始的那个问题,这座万年钟的意义是什么?
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力量强弱,放眼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