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伤一个卓越人物,攻击他的卓越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在他的过去甚至在他少不更事时的不良行为、他的私生活甚至他的隐私等等方面下手,这已经成为中外一致的通行做法。
比如雨果,人们说他是贪婪的守财奴,是打着正义旗号中饱私囊的人,是私生活放荡的人,他是个玩弄女性的伪君子,甚至被情妇勒索搞得狼狈不堪。似乎挖出这些八卦往事,雨果就成了灵魂肮脏的人,他的诗歌小说就变得一钱不值一样。
又如巴尔扎克,赚了点钱就花天酒地,一生在欠债中度过;同时勾引多个贵妇人,甚至勾搭可以做他母亲的女人。更可笑的是,巴尔扎克在刚刚有些名气的时候,竟然自称是贵族的后代,非要在自己姓氏之前加上带有贵族印记的“德”字,而他爷爷只是普通农民父亲只是巴黎市民,这个在小说中反复声讨没落贵族的人,竟然有着虚荣和伪善的底色。他死后,墓碑上清清楚楚地刻着“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尽管他的出身与贵族毫无关系,这似乎是对他生前遭受的谩骂攻击的最有趣的回答。
再如卢梭的生活,同样乱七八糟,他说过谎,骗过人,偷过东西,他与多个女人有染,生了五个孩子,全都被他送进了育婴堂,这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还有托尔斯泰,这个人年轻时除了赌博就是赌博,烂赌一夜输个精光,然后在日记里痛骂自己,第二天继续去赌。甚至居里夫人因为情书被指责为荡妇……
俗众津津乐道这些的心理动机虽然相当繁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把卓越人物拉到与他们同一个档次上。
人们只看到他们的荒唐,却看不到他们的自省与自新,好像揭露他们的一些瑕疵,就可以否定他们的卓越、从而可以站到这些人的肩膀上似的。
然而卓越到底无法否定。历史记录了他们的瑕疵,但更深地印刻了他们伟大的作品和他们作为大家熠熠发光的名字。瑕不掩瑜,理性的人群释然接受这些有瑕疵的伟人。
好好读一遍上文,不仅可以帮助人理性看待当下的许多事件,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大量的类似事件中不再瞎嚷嚷乱起哄,不以讹传讹,不盲从跟风,让自己的脑子属于自己!
-《偶尔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