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精神

作者: 豆小妮 | 来源:发表于2024-09-24 06:42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分享嘉宾有三位,全是登山爱好者,全国截止2024年,共有5140名登顶朱峰的人,这三位来就是成功的登顶者,通过分享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登山的历程,让我们深受感动。

那木错,他分享的主题是“雪山的呼唤——人生就是一场奋不顾身的攀登”。

因为开场白就直击大家的心灵,她说现在都说大环境不好,主办方要求他给大家提振。这一点她说是她强项。她不怕恶劣的环境,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珠穆朗玛峰的大环境还好。而她经常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还在顽强的攀登。

那木错,为什么会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听她说道她的故事,人们会感觉到很悲伤。因为她是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那里的父母都重男轻女。她有一个邻居的女孩,从小到大一直不停的干活,家里没有人关心她的感受,她最终的结局就是家里把她嫁出去给哥哥换钱。结果这个小女孩儿,在十几岁的时候,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喝农药自杀了。而他的父母没有伤心,反而觉得她没有等到把自己嫁出去,没把自己的价值利用起来很可惜,这样走了,对不起家里。那木错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和这个邻居女孩差不多,有一天她也想离开这个人世。她想的方式是奔向山顶,从山顶跳下去。但当她在奔向山顶的过程中,她慢慢的就释怀了。因为大山给了她不一样的感受,她觉得大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给她带来能量,能让她的心情平静,她要选择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当有一次看到新闻上播放着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人被人尊重为英雄时,她就想如果自己能站在峰顶,就会成为那样的英雄。也许就会改变父母对她的看法,改变她自己的人生。

于是,她做了10年的准备,每天锻炼身体,研究登山的知识。从5000米到8848米,她走了十几年。最终登顶成功,现在成了登山教练。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带着青少年去攀登高峰,她讲了一个她带着登山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年轻人十二三岁,刚进入团队时不说话,和大家没有交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管什么天气,都穿着厚厚的长袖衣服。有一次他脱下外套,那木错看到他身体都是刀痕。她感同身受,一样受过苦的人不需要多余的语言。因为淋过雨的人知道别人需要一把伞,她给了他一个拥抱。经过攀登峰顶,这个孩子变得懂事了,也变得阳光开朗了,不仅愿意与别人交流,而且会积极的要求多余的工作来为大家服务。

许多孩子都因为登山获得了能量,更懂事,更容易接受困难。因为他们通过登山找到了信仰。

第二位分享者是曹峻,他分享的主题是“热爱,是一种能力”。看他名字起的就知道一辈子会和山打交道。他之前在万科,离开时王石挽留他,说在企业一样可以完成他的登山梦想。但他还是离开了,他要创办深圳市民间的登山协会。因为热爱,让他毅然决然的辞掉优秀的工作,选择了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要专心去做,他要帮助更多喜欢登山的人去完成共同的目标。刚开始是很艰难的,没有资金,当时登山也没有现在广为人知。几个爱好者在学校时就成立了山鹰队,一起练习爬楼上的缝隙。第一次登山,他们选择了玉珠峰雪山,6000多米高,是许多初学登山者的选择。后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说不要以为看到他跑过全程马拉松,以为他是运动健将,其实他查过基因细胞,他的运动细胞只比4%的好一些。但他通过34年的准备和练习,才能最终登顶珠峰,为什么他一直坚持这么做,其实很简单,一切都是源于热爱!因为热爱是一种能力,哪怕没有天分,也可以用热爱来创造奇迹。

第三位分享者是夏伯渝,原来喜欢踢足球,后来被选入国家登山队,任务就是为祖国争光,因为外国人不认为我们国家的人有登上珠峰的。

经过训练和准备,他们于1975年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但是后来迷路了,与死神擦身而過,没办法选择了下撤,再找机会攀登。但因为天气不好,有位队友的睡袋丢了,他觉得自己体质好,平时也不怕冷,就把自己的睡袋借给了队友,结果他的双腿冻坏了,26岁的他就被截肢了。但他还没有实现登顶珠峰的任务,这是一种遗憾,虽被截肢,他仍然坚持强度训练,三年坐在轮椅上,一天也没落下训练。后来有个德国装假肢的人来演讲,说他可以安装假肢后继续登山。它又看到了希望,装完假肢,训练后,1993年,因多次登山练习,使得他再度截肢,1996年确诊淋巴癌,他想如果人死了,还怎么完成心愿,他的心愿就是登到珠穆朗玛峰峰顶。后来他坚持化疗,积极面对,不再想病情的事,就这样到了2008年前往珠峰大本营,挑战自我,为火炬传递加油助威,找到穿假肢登山的感觉,看自己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登山,因为天气的问题没有完成。因为那时条件不好,天气预报也不准,他们就通过奇云来判断天气情况,如果奇云向一个地方飘,速度快,就说明风快,天气不好。一年珠峰就只有几天的窗口期,就是风略小一些的日子,所以他们登山就抢窗口期,这次天气也很恶劣,没办法登山,他就又去玉珠峰尝试,海拔6000多米,成功了。说明它穿着着假肢爬山是可以的。当然爬山的艰难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无疑处处都是难关,因为每个裂缝,别人能跳过去,他只能走很远找合适的能让他过去的缝隙,他的队友会接住他。就是接他的都做也是练习很多遍达成默契为止。

2014年第二次登峰,那时有了登山公司。跟着先去攀登了在珠峰旁边山,结果那年冰崩,导致尼泊尔政府取消攀登。当时他已67岁。 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有16位登山者遇难。他又与死神擦肩而过,2016年,他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距离顶峰94米时遭遇暴风雪,为了年轻的孩子们,他艰难地选择了放弃下撤。因为他不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放弃别人的生命。

通过44年的努力,他于69岁时登顶成功,夏泊瑜经过五次努力登峰,终于达成愿望。他说把生命献给热爱的事业不会后悔。

最后一次2018年他报名再次登峰时,当时尼泊尔政府政令不允许残疾人参加登山了。他不服输,找了律师和尼泊尔政府打官司,结果打赢了,因为珠穆朗玛峰不仅属于健康人,也同样属于残疾人。

有一种精神叫“夏伯谕”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这些登山者的精神有着共性,永不放弃,困难再大,也要迎难而上,成功也是经过反复的练习,做足准备工作,有延迟满足感的心态和对事业热爱,才能一往无前的攀登。最终,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会议后,他们又去进行下一次攀登了。登顶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攀登的开始。

相关文章

  • 登山精神

    这是全家第一次野外探险之旅,我们三占据了步数1,2,3名。 我的脑海总放映着曾经那个小学时走山...

  • 何必登珠峰,登泰山也可一览群山

    乍一看文章名,以为作者是登山名将,抑或登山爱好者,其实都不是,本人只是一个登山崇拜者,登山是勇士的称谓,是一种精神...

  • 一起向未来

    追求奥林匹克梦想的历程中,中国健儿不但在体育领域取得了无数具体突破,还形成了登山精神、乒乓精神、女排精神、奥运精神...

  • 从攀登牛奶海——看登山者的登山文化精神

    早上六点,这个被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描述的蓝月谷村,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之中。望向远处的冲古寺,黄色的外观特别惹眼,它...

  • 2018.1.21鼓山涌泉寺,马尾港

    睡了一觉起来,精神倍儿好,洗漱,充电,找好鼓山交通路线,出发! 这次爬山居然又看到有登山客一边看电子书一边登山,还...

  • 《似幻似真的女朋友》|高考前登山|连载小说(9)

    文|雨亭 第九章 高考前登山 故事:高考前登山,第一次亲密的接触,让人难忘。 又到了周末时光,一大早起来精神饱满,...

  • 珠峰之心,信念之巅

    登顶珠峰不仅仅是登山人的梦想,它更是承载着我们的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从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

  • 创业与登山

    创业者与登山。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喜欢爬山,爬山的好处很多。爬山能够强健体魄,增长见识,增强冒险精神。 这里试着...

  • 无惧风雪 不止攀登|祝贺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科学的探索,精神的高度 —热烈祝贺2020年5月27日上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巍巍珠峰,亘...

  • 深研二阶段泰山游学感悟

    来泰山之前知道要登山,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背了登山包,带着头灯,两双登山鞋,两根登山杖....23号带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山的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af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