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形容他们,他们似乎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也许他们只是用文字默默无闻的耕耘,有的人可能会出书,功成名就,像小时代的作家郭敬明,言情剧的编剧于正,出名的毕竟是少数。我想有太多的写作者都在笔下默默地写出人生的各种姿态。可以是辉煌也可以是平淡,可以是闲话家常,也可以是高谈阔论,但其中一定蕴含着笔者对人生的感悟,看待生活的经验和解决方法。可以是对阅读者的提醒,也可以是对迷茫人的指路明灯,还可以是犹如老友一样劝慰你孤寂的心灵,同时也是在你没有能力反抗生活的残酷时的老师,用生活经验让我们坚强,让我们避免走一些弯路,有人说,我就喜欢弯路,喜欢体验生活,那也无所谓,可是,淡定的去面对未来,也许会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笔者的另一种叫法是师长。
曾经我对写作有那么一点点的小火苗似的向往,最后被生活的繁琐和自我的惰性给埋葬。从十七岁开始,那时候我刚从职高毕业。那时候的我还真有点迷茫。于是在兴奋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可是我不知道的是,我一个职高生的口袋里的本钱真的太低了,我所说的本钱是指,文凭,工作经验,能力等等,我像一头蒙牛到处碰壁,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我到底欠缺什么,为什么人们都会以蔑视的眼光来看我,为什么我会被挑剔,为什么别人问我的问题,我会觉得好难回答。还有就是我第一感觉就是我好失败,包括形象也是差评,没自信了,离开学校我仿佛什么也不是。待在那个便宜的出租屋里面,我一直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我要怎么样才能提高我的能力,怎样增长我的见识我,想要打开人生另一扇门,虽然我并不知道们那边是什么?有没有危险?
参加培训班吧?兜里面没钱,只好在不上班的时候到处乱逛,第一次,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新华书店几个大字,我看到大家都可以在里面看书,有一种对知识饥渴的感觉,我冲了进去,像饥饿的小孩,如看到鸡腿时的渴望。那时的我可能站在人生最低谷但却不自知,人们最悲哀的莫过于此。所有的无知都是精神上的无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也不知道走过去会是是什么迎接我,感谢书籍带给我的亮光。
从那以后,我迷上了看书阅读,遇到难题就会请教书老师,里面参杂着浓缩的人生,可能我并没有经历过那件事,并没有去过作者说的那个地方,笔者都会用文字像我娓娓道来。我读到过青藏高原,浏览过珠穆朗玛,知道了印度尼西亚,知道了三毛带给我不一样的经历,心理学的浩瀚,历史文学的优美延续,我就是这好好宇宙的微小个体,教会我控制情绪,知道了发脾气时如何去思考,如何和家人沟通,如何开放性的处理工作上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现在越来越自律,因为有好多书老师在提醒我,应该怎么做,你还有更好的选择。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都一定是对一些事一些人有着不同的了解和感悟,才写出了他的作品,写到读者心里的语言,写到读者需要的处理方法,笔者本身是在把好的经验和理论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知道笔者的看法,我认为分享给大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能够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那是最好,如果不能,那也可以自我欣赏,沉淀下来,让自己可以回忆过去的时光,惊艳了人生的道路。
如果你没有阅读的习惯那就那就听听书吧,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生活也不是不可能,不一定要拿所谓的文凭,和阅读交朋友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管在哪一行,哪个岗位,都一定会找到笔者的经验分享,记得陈安之说过马上成功的道理,就是骑在马上,利用笔者的经验,慢慢的让自己更加的充实。
亲爱的老师们,我真的很抱歉,读书时调皮,虽然我知道有很多的因素影响,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加入阅读的习惯都不晚,我想我会一直坚持阅读的习惯,只喜欢保持好奇的心态直到永远。感谢笔者给了我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