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罗和《瓦尔登湖》

作者: 德草心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1:35 被阅读134次

 “生命的真正必需品是什么?真正的生存手段为何?”

 “一个圆心向外能画出多少个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的方式。”

 “只有站在安贫乐道的立场上,一个人才能成为一名公正而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

 “人们赞叹的所谓成功的生活,实际上只是生活的一种可能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耀一种生活,而贬低其他形式的生活呢?”

 “我是观赏一切美丽景色的皇帝,我的权力是绝对的。”

 一个文明人可以独自在瓦尔登湖这样的地方呆多久?梭罗是两年——在他年轻力壮的时候。瓦尔登湖无疑是令人着迷的,愿意去看一看住上几天的人想必很多,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考察的就难得有了。这就是梭罗超凡脱俗之处,他不单纯是一个居住者,他不仅仅是瓦尔登湖美景的欣赏者享受者,他还是一个记录者,重要的是他对那里的观察、勘测和思考,这才是这件事情的价值所在。我常想,对世界的体会和思想如果不作记录,而只在个体身上自生自灭,对这个世界和人类毫无影响,那么人真的只能与一只鸟或其它什么动物相类比了。现在读者真正着迷的不是瓦尔登湖本身,而是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是他闪耀着思想光彩的文字,它们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我们还在孜孜追求着现代文明的时候,100多年前的梭罗就对这种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发出了质疑。他用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简单生活是可行的、美好的,更符合人性的。虽然梭罗并没有终老在瓦尔登湖,但他的这种尝试已显示出了极大的勇气,也给后人带来了许多的启迪,人生中有这样一个过程是多么美好,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少——如果有条件的话。

 书中多处引用的孔子、孟子、庄子的语录会让中国读者觉得欣喜和亲切。梭罗是博学而多思的,他不是慵懒被动地呆在瓦尔登湖,他的身体和头脑都在劳动,所以他之在瓦尔登湖完全不同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似的归隐,他是积极的、入世的,隐居不是本书提倡的生活方式,作者只是指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上帝给人类提供的幸福。

 对“生命的真正必需品是什么?”这个问题,梭罗的回答是:食物和取暖。中国古先人曾说“食色性也”,孔子也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这本书中完全没有涉及男女,人在特定的阶段和特定的环境也许可以过一种形而上的生活。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本书是非常圣洁的,它只展示人神性的一面。所以,作为它的读者,你必得要超越一些东西,当然,这是令人愉快的超越。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 自然——Walden,Thoreau.

    《瓦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梭罗也另有一种...

  • 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

  • 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

  • 选择孤独的人未必孤独

    这些日子,静心品读了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收获颇丰。1845年,28岁的梭罗离群独居于瓦尔登湖畔,开始了...

  • 《瓦尔登湖》读书札记(零)

    一、梭罗与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与亦师亦友的爱...

  • 听《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先生所著。此书是作者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其所见、所闻、所思。 作者梭罗是...

  • 每日笔记(2022年4月24日)

    今日读了《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以下是摘录。 梭罗一生都是那样简单而纯洁,如同他所深爱的瓦尔登湖那...

  • 瓦尔登湖札记

    1845年,亨利·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独自的生活在这里。因为他觉得自然使人摆脱束搏,摈弃一切欲望。 亨利·梭罗...

  • 亨利.梭罗和《瓦尔登湖》

    “生命的真正必需品是什么?真正的生存手段为何?” “一个圆心向外能画出多少个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的方式。” “只有...

  • 只有自己领悟的才叫人生: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创作的散文集,又译为《湖滨散记》,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随想记录,描绘了他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亨利.梭罗和《瓦尔登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i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