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累分层,学会表达——通读和研读
学生根据阅读偏好,选择不同人物的书进行阅读,在读中不断积累和发现。他们发现在人物成长过程中,有一些人对他们的一生会有深刻的影响,比如父亲或者朋友。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故事,讲故事能力弱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能力强的学生利用书上插图或是网上的图片进行复述,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还按照人物在不同时期的经历讲故事进行汇编。
作业设计:
1.基础类:
(1)写一写你积累的好词好句。
(2)你喜欢的这个人物,为什么能成为先锋人物,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
2.发展类:
(1)绘制人物时光轴。(这个与李校长所讲的绘制杜甫的一生不谋而合,其实在研究历史或者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对于人物所处环境比较模糊,如若能够梳理人物的生活背景和他一生的大事时间轴,那么我们对于人物的语言背景会有很清楚的理解)
(2)为你喜欢的人物画一画人物关系图。(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由于其人物关系的庞大和复杂,很难被孩子理解,如若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条正确的人物关系图,那么对于书本的理解就更提升了一个层级)
(3)我与人物做对比。
先锋人物的童年和我们的很不一样,你觉得和你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呢?请你找出书中相关句子,抄写下来,并和自己的生活做对比。提示:可以从家人、衣食住行、社会背景等角度进行对比。
(4)背景知识我知道。
先锋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你喜欢的人物从事什么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你想了解背后的知识吗?你从书中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来解快,快开始吧!试者做一份小报。
(3)创造类。
①为喜欢的人物故事画插图。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请你把自己的理解画下来。
②我为此书绘海报。
温馨提示:海报中应包含本书的内容简介、情节插画或书的封面、你真挚的推荐语,还可以引用人物的名言、其他人的名言等。
3.展示分层,我型我秀一评价与总结
本阶段主要是对读书成果的评价和总结。在研读的基础上,学生选择喜欢的人物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行展示,或朗读或讲放事。在表达中,讲的学生认识了更多生字,提炼了表达能力;听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作业设计:
1.基础类。
①识字小报展示。
②我会讲故事。
根据故事情节(书中相关的插图),请学生围绕书中图画内容和文字讲故事。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讲一讲其他先锋人物的故事。
2.发展类。
①谁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人?
每个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重要的人,像钟南山的父母、女排的教练等。选择你最喜欢的人物故事读一读,说一说你觉得谁对他 / 她/ 他们的成长最重要。
②先锋人物中有很多人物职业相同或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异同点?总结他们成为先锋人物的原因。
3.创造类
先锋人物故事有多种展现方式,如人物传记、回忆录、纪录片、电影等。请你根据推荐,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
①读一读《焦裕禄》这本书,结合书上的六幅插图,找一找对应的句子,讲一讲人物故事。
②观看央视纪录片《故事里的中国:焦裕禄》或电影 《焦裕禄》,找到书中相应的故事情节,想一想有什么异同。
三、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后作业应当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需求来设计的,课后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面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读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阅读课和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且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
菜单式的作业将阅读延伸到课后,激发了兴趣,提升了能力。学生通过基础阅读、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物品质的熏陶,建立起书籍与生活的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