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大白话写作?就是要逼迫自己表现意象中的东西。任何一个好作品,拆解每一句来看,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第一句的好,是因为第二句。第二句好是因为第三句,第三局是因为第四句。反过来,所有的好,又都是因为第一句。这样的作品才成为整体,有内容,同时有独一无二的形式。
拿唐诗宋词看得更清楚,大家可以自己拆拆看,这样你会发现第一句是真的好。
一个形容词,一个成语,最初的作者表现的是意象,读着觉得好,误以为这个词语好,不能还原到最初的情境里去理解,以为只要用了这词语就是好的,实乃刻舟求剑的呆板想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以讹传讹,形成各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比如,一个民间故事流传,因为其中的道德训诫受到大众的认可,很鲜明,一代代传播开来。而后来的故事创作者却误以为可以为了道德训诫的目的自己编写一个故事,却不知民间故事是百姓用脚投票的结果,流传下来的故事是无数故事中通过集体无意识筛选留存下来的。认为只要提供一个新故事就可以打动人,结果被大众认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梁祝的故事,七仙女的故事,是千万故事中胜出的少数者,并非一个人编造的,而是集体加工的,获得集体的认可。一个创作者如何能代替遍及各地的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筛选机制呢?
作为个体的文学创作和作为故事(过去的事,对每个参与者而言都是过去的事)是根本不同的。缘木求鱼,必然空手而归。
个体的创作,胜在只依托个人经验,不求助于大众的共同经验,但是个人经验要获得表现的成功,必须符合美学的原则,抵达生命的层面,只有在这个层面,你的个人经验才能联通读者的生命,否则如何解释外国作品或者你完全不了解的农村题材(假如你是城里人),你却能被触动甚至感动?如何解释从未上过战场的人,从没疯过的人,去可以感受《战争与和平》(就算你当过兵,如何能理解几百年前的战争?)或者《地下室手记》?从没在大富大贵人家呆过,如何能为《红楼梦》而流泪?
大白话简约而不简单,并非随便说说就是大白话,大白话在整体中显露力量,这才是真正的大白话。
至于某些看似华丽的古文,在当时其实是大白话,因为时间的阻隔,语言的变迁而貌似华丽,这个道理在此不多论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