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为了完成大讨论会上的发言稿而犯愁,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做法,有破有立,标新立异,从而决定自己在改革创新中怎么去做。
昨天早晨边洗漱边听书,听的是周六樊登老师讲的《能力陷阱》。刚听了几分钟,我忽然豁然开朗,创新思唯,“先行动,后思考”这不正是我工作中所需要的吗?
昨天早晨听了一半,晚上接着听完。今天早晨重新听了一遍,还外加重新听了《第三选择》一书。
两本书听完,我那5分钟的发言稿即刻完工。
我们以前的习惯性思维是先想好、定目标、再行动,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听了《能力陷阱》后,才发现人如果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被现在所有的状态局限住,牵伴住自己。
这就是我们的惯常思维,只用自己的技能和特长来定位自己的工作,只会在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被自己的思维束缚住自己,给自己事先设定好了框架,没有改变,没有创新,也就限制了我们不会走得更高更远。
能力陷阱,排斥了其他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不想等想清楚再去做,那样不会给你带来改变的。你要像一个领导者一样的去做,你才能像一个领导人一样去想。先做事再思考。先像领导者们学习,做着做着思想就会发生改变。重新鉴定自己,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自己。
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是你的思考方式有问题,就发现不了问题。没能自我检查。思维方式不改变,想再多也没有用。
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前就说:多做好事就能变成好人。
只有改变做事的方法,才能真正改变我们的人生。
改变一定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当你的工作发生变动和挑战时就是机会。当生活中的变动发生变化时,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
还没开始说怎么将转变思维应用到工作中,从思维到行动去改变,时间就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