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元旦三天假,忍痛买了没打折的原价票去学校边上的电影院补上了《芳华》,可以看出冯小刚真的是非常地用心去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很多人和我一样,听完了韩红的那首《绒花》之后才离场。
和我之前看的很多电影不一样, 看《芳华》的时候虽也是几乎满座,但我发现这其中有许多看起来年龄接近五十岁的观众,例如我身旁那个从听到邓丽君歌声就开始擦泪一直到结束的大叔。
一直以来,电影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属于年轻人的娱乐消费方式,而此次冯小刚再次不走寻常路,将眼光对准了“自己这一代人的青春”,其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芳华》在上映两周之后票房便突破了十亿,当然,十亿放在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算不得什么惊人的数字,但《芳华》作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算是文艺片的电影,其票房甚至超过了四年前冯小刚广受争议的商业片《私人订制》,仅此就可以看出此片的确吸引到了各个年龄层的观影群体。在这个各种商业大片横飞的时代,冯小刚依然能保持着一份自己拍电影的初心,这就十分难得。
纵观冯小刚近几年的作品,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拿拍烂片赚的钱去拍好电影”,广受赞誉的《一九四二》票房惨淡,马上拍出《私人订制》弥补缺口,自那之后便的四年,除开他出演男主的《老炮儿》不谈,他的作品便只有《我不是潘金莲》和今年的《芳华》,前者亦是毁誉参半,蛰伏一年再出《芳华》,我个人认为此片正是他近几年的巅峰之作。
谈回电影,《芳华》主要讲述的是七八十年代,“文革”结束前后军人文工团里的那些年轻人的青春,但是很明显,“青春”或是“爱情”,都不是这部电影的根基。很明显,冯小刚是借这部充满了符号的“青春”电影去缅怀那个时代(当然这只是我的作为一个后来者个人猜测,至于事实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文工团散伙饭时所有人自发唱起了代表送别的《驼铃》,此时舞蹈老师哭着对政委说“政委,为什么要解散文工团?”政委的回答很简短回答:“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看似短短的几个字,在我看来却谈到了这部电影的最深处。
这部电影是充满了时代特征的,互相称呼“同志”,各种歌颂太祖的红色歌曲,印在墙上的红底白字大口号,无不让人想起那个红色的年代,那个“跟着毛主席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年代。人们不自觉地给自己背负起了一种“使命”,西方信他们的主,我们的唯一信仰就是毛主席和共产主义,因此那个时候的中国人虽然穷,但无不感觉到一种“社会主义光芒照四方”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与今天的朝鲜不同,三胖领导的人民的幸福感来源于他们的目空一切。而这种幸福感随着改x开放后今天物质生活的慢慢提升,渐渐地减少了,因此有人说改x开放后的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有道理的,两种不同阶级领导下的人民价值观有着根本差别,因而今天的我们才会感叹“哇那时候这么穷怎么会快乐”,事实上拿那时候的一个人放到今天,如果他给国家某个计划捐了几百块钱,可能比自己中了五百万还高兴。
这部电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爱情,人性,或是战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气息,你如果说它是青春或是爱情电影,但那差点没过审的六分钟血腥长镜头,以及最后的刘峰堕落这些关于战争与人性的刻画却又是如此真实,因而我才认为这分明就是对于那个时代的缅怀,青春之类的只是修饰而已。例如:
人们的所做,所言均是符合那个时代的所谓“标准”,刘峰作为“活雷锋”,是所有人心目中的一尊“雕像”,而“雕像”就必须是他们所想看见的样子。而后林丁丁对于刘峰的污蔑,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也都是刘峰罪有应得,而他似乎也逐渐将“做好事”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必须有的责任,帮战友买材料做沙发,作为战士首先想到的是去救人而不是冲锋(此句为褒义),而后回到空空如也的文工团,他看到地板坏了也想要修。人们受不了他的一丝出格举动,好人不再善良有时候比恶人作怪还被大众所憎恨。
看似平等实则不可逾越的阶层关系。部队高层的子女郝淑雯与陈灿这一对便是由于“门当户对”而走到了最后,而所有的暧昧关系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坐实。这种阶级的固化,一直到文革结束都还深深地打着烙印。活雷锋、光荣的退伍伤残军人沦落到被官匪羞辱、开着破车帮别人运书的地步,而文工团里普普通通的号手,却因家庭原因可以“去三亚拿地”。
总的来说《芳华》是一部充满了时代精神的上乘佳作,冯小刚花的1.5亿成本花的很到位,他让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一个缅怀的机会,也让我们这些从未感受过的人重新了解了那个时代。不管怎样,那一个人民充满信仰,人人欣欣向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冯小刚的芳华,也正是那些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一代人的芳华。就像最后穗子的内心独白一样,也许芳华已逝,面目全非,岁月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带来了改变,但是也感谢冯小刚,用荧幕留住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芳华,这是属于他们的芳华,也是这个国家在不断前行道路上美丽的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