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次抑郁症发作,曹老师推荐了几本书,其中就有《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时候读得懵懵懂懂,没有太大感觉。
坦白说还觉得有一点神叨,只是记住了“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几乎众所众知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d154a0b702c42984.jpg)
2021年我第二次拿起这本书,只看了个页面,就扫了二维码,阴差阳错地报名了《遇见》线下体验营,然后就在学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直到最近一周才重新看完这本书。
坦白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身边的人都那么喜欢德芬老师,甚至很多老师一提到德芬老师都是膜拜的眼神,当我重读完这本书,终于知道了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e775e442f38cdeb4.jpg)
这本书真是无与伦比的好,或许是因为学习了一些课程的缘故,很多知识都可以融会贯通,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实践出真知,体会也比较深刻。
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全方位的系统的个人成长方法。
甚至,对于悟性高的人,可能不用上课,只需要按图索骥,把书中涉及的书籍都看一遍,再研究些其他相关的书籍和网上指导,自律性够的话,光凭读书就可以解决人生大部分的问题。
我们常说自己过得不快乐,究其原因,我们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没有一项外在的东西可以保证我们内在的平安和喜乐,我们跟真正的自己失联了。
导致我们失联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失去了对于自己身体的察觉,我们受制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限制性思想又导引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于是身体越发麻木,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5f388cab75d846e1.jpg)
我们根据先天、后天形成的思想价值观追求身份认同,追求名利和地位,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找门当户对的伴侣、要优秀的可以拿得出手对外可以自豪不丢自己面子的孩子等等。
但是,即使拥有了这些,还是觉得不快乐,于是开始出现问题,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些人还没来得及思考或者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接纳现实或者因为无法控制的疾病便早早的离开了世间。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无论愿不愿意承认,每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每一对父母都会对孩子说,大家都这样,肯定没有错,所以大多数人都在循环走一条上学、上班、结婚、生子的路,然后看着孩子上学、上班、结婚、生子,如此循环往复。
我想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该都想过,我们这一代代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到底是来干啥的呢?也就是哲学的终极三问,从哪儿来,干什么,到哪儿去。
所以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很迷茫,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我在知乎上常常收到不同年龄段人的提问,本质就是迷茫,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或者生活无望之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f38668668045bdba.jpg)
曾经的我,也一直在找意义,上学是为了啥,工作是为了啥,公司一定要找那种对社会公众起到正向作用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必须要有做公益的传统,最好还能不定期组织员工去参加活动的,我觉得这样才是有意义。
尽管如此,内心也还是空洞,因为总有不开心甚至愤怒的时候。
直到2021年5月20日,我的抑郁症莫名其妙就好了,就像魔法一样,我走出房间,走出屋子,走出单元门,站在阳光下,感受着风吹拂的感觉,太幸福了。
那是我第一次明白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体验每一刻的存在,那个声音就这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
同时内心涌动出深深的感恩,感恩阳光,感恩空气,感恩大自然,感恩保洁阿姨,感恩一切的一切,也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生命走过一个阶段后再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方方面面都可以用来检测自己以往的经历,身体是如何显现问题的,情绪是如何被压抑进而爆发的,思想是如何被过滤的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aa008911f7b0d400.jpg)
这本书讲到了几个根本的问题和需要我们可以进行的练习,搞不懂逻辑不行,自己不练习也不行,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不能让我们拥有真正的快乐。
所以,我真的感恩老天对我的厚爱,尽管每次折腾得死去活来,但是总算找到解脱之道了。
首先,我们的信念或者是思想或者是价值观,决定了我们会对一个人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判断,进而产生怎样的反应情绪和后续的行为。
但是我们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我们从来不会思考我们的信念是不是错误的,因为信念是先天后天的综合因素组成的,取决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方面面,没有所谓的正确或者错误,只有选择不同。
因此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反应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事件本身是中立的,而我们的想法决定了结果。
但是想法是可以转变的,通过不断地重复肯定句,至少重复21天,让正面思想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不去滋养负面情绪的培养皿。
其次,95%的身体疾病都是情绪引起的,因为我们的情绪从来都不允许正面释放,要么是转移,要么是回避,要么是压抑,情绪是能量,如果流不出去,就从身体上找出口,于是日积月累形成病变。不同的情绪积累的身体位置不一样,性别也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9a37b8d84a0538c3.jpg)
所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问题的,只是有没有完全显现的问题。
想要从根本上能解决问题,第一步就需要从身体开始,找到跟身体联结的方式,通过适合自己的运动将累积在身体里的毒素排出来,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允许自己发泄情绪。
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不然很难坚持,自律是反人性的,只有热爱才能坚持,因为那不仅仅是习惯,更是享受。
第二步是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说人生模式,每次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体察背后的信念是什么,然后把那个信念扭转掉,建立正向的信念。
关于转念,书中提到了拜伦凯蒂老师的《一念之转》,也就是转念的四句话,这是真的吗?这真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会发生什么?如果不是真的会发生什么。每次升起负面情绪时先在内心问自己这四句话,基本上问题都可以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自动化的运行机制,当它适应一种情绪反应机制,就会条件反射,这也是为什么情绪会起来这么快的原因,所以我们还要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训练自己的觉知力,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情绪。
第三步,需要认识到我们有多么执着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其实我们的名字,身份,地位并不是我们,当别人在攻击“我”时,我们错把身份认同当做了自己,这部分比较复杂,大家可以自己看书,关于自我的多重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解离。
![](https://img.haomeiwen.com/i8481259/370879a6dd6f1637.jpg)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一切都是自己的思想所进行的选择,然后现实不断证明我们思想的正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有的内在决定外在,所有一切都是我们吸引来的)。
是时候检测我们的思想,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释放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了,身心健康才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保障。
很感恩重读这本书,感谢德芬老师,也感谢推荐我重读的朋友,很感恩自己的收获,希望读到此文的伙伴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读来看看,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