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107:向上领导,除了提问题,还要有具体实操步骤

《资治通鉴》107:向上领导,除了提问题,还要有具体实操步骤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7:43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刘向上书

    【原文华译】刘向对陈汤说:“如今灾异频现,而外戚日益兴盛,一定会危及刘氏社稷,我幸得为刘氏家族成员,累世蒙汉室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前后侍奉三位皇帝。皇上因为我是先帝旧臣,每次觐见,对我也优礼有加。如果我不站出来说话,哪还有说话的人呢!”

    于是刘向上亲启密奏,极力进谏说:

    “臣听说,没有一个君王不盼望安定,但是却经常处于动荡之中;没有一个君王不想国家长存,却常常灭亡;为什么呢?都是因为没有统御臣下之术。如果大臣掌控权柄,操持国政,没有不危害国家的。所以《周书》说:‘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臣子作威作福,就会给家族造成灾难,给国家带来凶险。)孔子说:‘禄去公室,政逮大夫。’(君王不能支配俸禄,政事全由大夫决定。)这就是危亡之兆。如今王氏一门,乘坐朱轮华毂的,有二十三人(朱轮华毂,红色车轮,彩绘轮毂的车子,只有二千石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乘坐),青、紫、貂、蝉充斥在朝堂(侯爵印信配紫色绶带,二千石官员印信配青色绶带,凡是能亲近皇上的官员,如侍中、中常侍等,帽子上以貂尾为标识,还绣上蝉的图案),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地罗列在皇上左右。

    “大将军王凤,秉事用权,独断专行;五侯骄奢淫逸,僭越显盛,作威作福,恣意妄为。行为污秽自私,却都包装成是为了国家,干尽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之事。依靠着太后的尊位,借助和皇上甥舅之亲,取得巨大的权力,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执掌宫廷枢机,朋党满朝。称誉他们的人,就得到升官;忤逆他们的人,就被诛杀治罪。帮闲分子到处替他们游说,实权官吏个个替他们办事,排挤宗室,孤弱皇族,皇族中有智能的人,尤其被他们毁谤非议而得不到进用。远绝隔离刘氏皇族成员,不让他们在宫中和皇帝接近,怕他们分割了自己的权力。数次跟皇上讲说以前燕王和盖主谋反的事,让皇上防备刘氏宗室,但是,从来不讲吕氏、霍氏的故事。

    “在他们的内心,和周朝时的管叔、蔡叔一样,叛逆之心已经萌芽,却把自己包装成周公那样的忠臣。以他们兄弟的权势,其宗族在朝廷的盘根错节,从上古到秦汉,外戚僭越尊位之盛,还从来没有达到王氏这种程度的!

    “权势太盛,一定会有非常之变,出现各种征兆。孝昭帝时,泰山上的大石头自动起立,上林苑枯倒的柳树复苏重生,而后孝宣皇帝即位。如今王氏先祖在济南的坟墓,梁柱上忽然生出枝叶,甚至伸出户外,再往下垂,深入地面,长成树根。就算是当年的立石起柳,也没有如此明显。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也不能并立,如果王氏有泰山之安,刘氏就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戚,使自己降为卑贱之人,就算您不为自己,您又怎么对得起宗庙呢!

    “妇人应该亲近丈夫家的人,疏远娘家的人,皇太后却反着来,这不是她的福气啊!当初,孝宣皇帝不让他的舅舅、平昌侯王无故掌权,就是为了保全他。明智之人,起福于无形,消患于未然。我建议,皇上应该发明诏,起德音,援近宗室,亲近接纳他们,黜远外戚,不要再授给他们权柄,这样,效法先帝的行为,让外戚得到厚待和平安,保全他们的宗族,这也应该是皇太后的本意和外家的福气吧!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这才是刘、王两家和睦,子子孙孙享受无疆的大计。如果不行此策,那当年田氏篡齐,六卿分晋之事,将重现于今,为后嗣带来忧患,这事态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望陛下深留圣思!”

    奏书递上去,天子召见刘向,叹息悲伤,同意他的看法,说:“你不用再说了,我会好好考虑。”然而,终究不能有所行动。


    【学以致用】

    01,有个问题:如果明知一件事情没有结果,那么你是继续努力沿着这件事做,还是想办法改变方向,调整战略?

    02,刘向是个忠臣,忠于老板,忠于公司,但如果往深处看,实际上没有解决到根本性的问题

    他肯定知道汉成帝的软弱,也预计到这份奏折送上去之后,可能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这个行为却让刘向自己心里好受点,你看,我做了很多事,莫得办法吶!

    其实,他没有发自内心的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现状。 还是用心不够的问题。

    03, 如果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统筹的思维,

    1是需要纳入时间因素,不可能马上就能解决,时间太紧凑基本会坏事

    2,需要有步骤,要找到关键的着力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汉成帝吗?

    并不是。

    汉成帝的背后是太后王政君。 

    “妇人应该亲近丈夫家的人,疏远娘家的人,皇太后却反着来,这不是她的福气啊!

    这段话跟皇帝说完了之后, 还得把这句话的意思,转化下语言风格,或者其它形式,要告诉太后,让太后自己醒悟

    自己去不一定成功,就找合适的人,等待合适的机会,目的就是让太后明白这个道理。

    太后如果醒悟了,再来支持汉成帝,或许这个问题就算缓解了一半。

    另外一个就是,

    这个老板既然没有想法,没有政治手腕,那么刘向就得亲自布局,一点点设计具体的方案,步骤,慢慢的,一步步的帮着皇上干。

    就像《大秦赋》里面吕不韦对秦王的铺垫,先广招人才,从修水利开始。因为水利关乎到耕地,耕地关乎到人口和粮食,粮食关乎到战争。

    如果作为一个课题,第一道题应该是太后这一块, 这块不解决,后面也没戏

    但核心是,刘向不是老板,也不是商人,没有吕不韦那种长远的眼光,和雄才大略。

    放到现在来看就是:

    下级要有领导上级的领导力,如果没有这个本事,那就不要趟这事

    同时,不要只提问题,不给解决思路, 没有解决思路的提问,都是在挑刺,还会影响到老板的看法。  

    换位思考下,如果你作为老板,你当然希望有人发现问题的时候,同时也把解决方案带过来,多好。

    04,下级影响上级,有个很好的例子

    就是1934年12月渡过湘江之后,到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这段时间,教员如何一步步改变上级想法的  

    关键动作是:开会

    如果一次不够,就多几次

    以前了解历史不多,以为长征之后,就是遵义会议,当真正了解一些资料之后, 这1个半月的时间连续开了三个重要会议

    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

    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

    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

    这三个会议都是为遵义会议做铺垫和准备,从量变到质变

    教员在推动这一质变的过程中,又何其坚韧。 (参考影视剧《伟大的转折》)

    关键步骤是,先找张闻天和洛甫等人讨论洋顾问顾问的军事错误。

    这是一段很好的学习资料,能给我们在企业治理方面有很多的启发。

    05,因此,对于刘向的奏折,是有现象,没方案,没具体实施的步骤。

    可能这种现象,在一般的知识分子那里是一种习惯, 但是,我们最根本的落脚点,还是要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以实践为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107:向上领导,除了提问题,还要有具体实操步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y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