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把魔都提出来放进文章里。
2年前,我还是个实习生,我对北上广的一切感到新鲜,1年前我怀揣简历踏进魔都,为何我如此执着,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路上?要从搬家说起。
魔都赐给我的已经不仅仅是工作和女性朋友了,而是无比刻骨铭心的财富,这段财富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搬家了。
不知不觉,一年时间搬了3次家,4所住处。
数次的搬家,冷漠、孤独、无助、寒冷,依旧没有浇灭我炙热的理想。
用反鸡汤思维丧文化理论就是,反正年轻肯定是没有钱的,何苦瞎比比呢。
学妹一直问我魔都究竟过得怎么样,处于对学妹的疼爱和照顾,我说不大好混,还很忙碌,情侣分手高概率发生地,你还是和你的小男友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因为不管过的怎么样,家里至少比外面强太多。
我依稀记得第二次搬家,2月的魔都,雪花似柳絮般纷飞,冷风刮得脸生疼,寒风萧瑟,吹散了发型,也吹落我对浦东的印象。那一次搬家是一个人搬到了浦东,方圆百里不见一人踪影,在这座走路带风忙碌的城市,还有这样的一小片天地祥和宁静之处。
这里不同于闹市区,第一天搬进来,由于睡得太安稳,再加上没有外界任何市井的吵闹声,我一觉睡到10点多,迟到了。
无可厚非,搬家这个理由未免太过薄弱,所以一个人走在浦东静得出奇的小路上,难免有些无助,心里很不是滋味,冷漠,无助,是我对这里最大的印象。
魔都没有大雪,有小雪,但冷得不过人心。
搬走的那一晚,我是睡不着的,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停电。
7月的魔都,数十次高温橙色预警,巅峰也有红色预警,气温冲破40度的夜晚,我却因停电,无法入睡,奈何一人坐在街边,此时此刻没有2月寒冷的东风,只有烫屁股的大理石还有窒息的闷热。为了新的革命根据地,我实打实坚守住了最后的阵地,醒来浑身宛如汗蒸过一般,衣服贴身黏在皮肤。
每一个细胞似乎都挤在一起,给不了丝毫喘息的机会。
我发誓,再也不去浦东住了。
回到市井生活气息浓厚的浦西,我越发地感激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虽然房租一直是我的困扰,但新生活,新工作,新方向,新环境,让我清醒地记住,我不是一个云游诗人,我只是一个为生活忙碌、苟且却又想要成为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盗火者。
每条住过的街道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星球,每一块砖,每一颗小草,每一碗牛肉面,截取过往的回忆,发现自己的经历和听来的故事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可这个世界始终是暴露的,危险的。
有小伙伴问我,啥时候卸甲归田,衣锦还乡。
我说,不太清楚。
生活在魔都,就像浦东那一段燥热缠绵之夜,我的每一个寸皮肤,每一个细胞都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我的一举一动都来自这座城市的塑造和浸染。
即使不成功,入不了上层主流社会,却能一直感受到欲望带来的不安与恐惧,它让我时时刻刻保持着精神上的警觉,意识上的清醒,语句上的逻辑,激发着我每一个细胞的动力,使我从中找到欢乐与平静。
每天,炙热的心都在与赖床,拖延,项目作斗争,与2400W魔都人作竞争,与时间赛跑。
在魔都,已经一年了,时间真的好快。
有人说,一座城市待上一年,基本就能沉住气了,也有人说一座城市待上一年,值得为自己竖大拇指,我没有亏欠自己,一直在努力做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亏欠任何人。
如果说,在魔都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另一反面就是调养性格,争取在10年以后做到上得厅堂,公共场合谈吐之间无伤大雅还能趣味横生。
20多岁就要做20多岁的事情,就要为房租,为自由而战,而不是屁颠屁颠跟着30多岁人的后面, 圆他们的梦。20多岁也背负了很多,时而人格分裂,时而为他人考虑太多,时而矫情。
文章的结尾,放一段我改编的中西结合诗。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唤醒我
当那机翼划过天空刺醒我
我起身在烈日下追逐
阳光吻我,伴着欢快的小调
有人在为之逃避
需要温饱和酣睡
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只信仰多元化的自由生涯
就像土拨鼠爱钻漆黑的田埂
就像树袋熊爱攀神秘的森林
有顿有挫,砥砺前行
狂雨欲来,不动如山
清晨花香沁散活力
坚挺地像火焰一般
整个6-7月,魔都亮起25次高温橙色预警,2次高温红色预警,有段时间我也如同气温预警一样,多项数据预警,财务,时间,自由。
有时候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或许身为魔漂一族,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但不管怎样,希望时间能给予最好的答案。
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请温柔地对待我。
晚安,早点睡~
公众号:深夜清风(ID:xifenggu6)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