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41662/f6fb5d1fa360a13e.jpg)
核桃志在创业,在选择进入某个行业之前当然要分析行业的现状以及将来,那如何来看行业前途呢,我会回答如下的一些问题。
一、看行业
行业不好那就像逆水行船,十分艰难,赶上一个好的行业,就是一头猪,都有可能被吹上天。如何看一个行业?把这些问题自己找到答案,就可以判断出这个行业好和坏。
这个行业是要靠什么挣钱?产品是卖出去的,还是被买走的?
这个行业现在还能不能挣到钱?是站着挣,躺着挣,还是跪着挣?
这个行业以后还能不能挣到钱?
这个行业还能挣多久的钱?
这个行业需要干多久才能挣到钱?
这个行业挣一笔钱需要多久?周转有多长?
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挣钱容易吗?风险大不大?
是不是挣了钱很有可能把人给整进去了?
是靠资本金?还是靠规模?还是靠高负债?还是靠高科技的技术门槛挣钱?
这个行业乱不乱?是监管严重,还是灰色监管,还是没有监管的血腥江湖?
结合上面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好行业各有不同,而不好的行业则有相同之处。
第一,开始打价格战;第二,需要垫资;第三,帐款回收不顺利。如果你所处的行业,这三个要素都同时存在,那就说明这个行业基本上没什么意思,如果有两个因素同时存在,也说明这个行业没什么竞争力。
当然因为中国人口基数的因素,所以各个行业的市场规模都足够大,理论上讲不存在什么不好的行业,只有干不好的公司,而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竞争,就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要和你们年轻人讲的最重要的部分,如何看公司。
二、看公司
首先,看公司的产品有没有刚性的需求
巴菲特老爷子曾经说过:全球有20亿的成年男人,他们在睡觉的时候,胡子也会继续生长,我是吉列的大股东,每每想到这里 我就睡得很安稳。
其次,看这个行业有没有不可摧毁的巨头
比如在全球市值500强的企业里面,代表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基本上徘徊在第十名左右的位置,它们都是依托于互联网,一个解决了网上购物的需求,一个解决了即时通讯的需求。如果你所就职的公司,干的事情是和它们很雷同的,想超越它们就非常难了。
再次,看定价权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企业是否过得有尊严,或者是不是能成为一个好企业,非常现实的因素就是看你有没有定价权。比如王亚伟管理的私募基金,管理费高,但是认购的人仍然趋之若鹜。比如中石油、中石化油价上涨,从来都不会征求你的意见,也不会在乎你的感受,这就是基于独特的技术或者垄断带来的定价权,你我只有无条件接受。财富管理行业就是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也有刚性需求,但是没有定价权的行业,还要承担产品兑付的风险,所以这个行业的很多公司规模小。比如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很挣钱,等再往大了发展人数规模起来之后,反而挣不着钱,干着干着就死了。这也是这个行业每两三年,就会看见一批新的机构涌现,一批机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原因。
最后,看企业的管理
一句话,管理制度是否人性化,是否能跟上这个企业所面临的外界变化的发展。如果一家企业既没有定价权,然后又没有在管理上的精耕细作,那么你就要考虑是不是该换一家公司了。
三、看人
1领导层
如果你认识一个公司的人超过了5个,你感觉都不靠谱,这家公司绝对不靠谱;如果你认识这个公司的人只有一个,而且是他们的老板,这个老板如果不靠谱,这家公司也绝对不靠谱;如果这个公司的高层,让你感觉是脓包,这个公司一定是一包脓水。有一次我去一个企业调研,这个企业的创始人给我播放他们的宣传片,80%的篇幅都在讲这个创始人多么牛X。这个我是能理解的,从传播学上讲,这叫“聚焦”,但是后面讲到荣誉这部分,我看创始人在高中、大学获得什么奖励都一一在列,密密麻麻很长一篇,我惊呆了,我找了个借口就先溜掉了。这样的企业如果能有前途,太阳也会西升东落。
2管理团队
看完高层那就要看中层,中层管理团队是一个公司的中流砥柱,如果是初创的公司,就看他们对这份事业的敬业程度;如果是已经很成熟的公司,就要看这些中层干部他们学习的能力,因为学习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是已经很成功的公司,要看这些中层干部他们有没有膨胀,膨胀往往意味着开始走向衰亡;如果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团队像一个大家庭一样,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各尽其责、各司其能,有很高的默契配合程度,那么这家公司绝对不会差。
3企业的价值观
最后要看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人的价值观,就是核心创始人的价值观。如果你发现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正,或者根本就没有价值观,就说明这个企业的高层不行。在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一个公司的高管团队竟然制定不出一套清晰有效的价值观,即使他们能挣到钱,这个钱也不会长久,更不会持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