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大军再往前走,就要脱离了尔朱兆的控制区了,
信都来人了,这是高欢生命中的贵人,来人叫高乾,勃海高氏是河北大族,
高翼有四个儿子,老大高乾聪明多智,轻财重义,黑白两道通吃。老二高慎,字仲密,深得父亲高翼的偏爱。
老三高昂,字敖曹,龙眉豹颈,恰似霸王出世,马槊无双,其志向:“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
老四高季式,字子通,胆略过人,是性情中人,
早些年,高乾和高昂年轻气盛,好勇斗狠,成为乡间一霸,高乾看上崔圣念的闺女,崔家人不同意,哥俩就闯到其家把姑娘给抢跑了,以霸王强上弓的方式做了崔家的女婿。
高乾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格变得沉稳,高昂却一点没变,读书改变人的命运和性格,读书是有用的。
在魏明帝时代,高乾官至散骑常侍,并成为元子攸政治小圈子成员之一,尔朱荣进京前夕他回了老家,侥幸躲过一劫。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高翼父子一看尔朱荣够狠啊,跟这样的人混没有好结果,于是他们选择了造反,并接受了葛荣的领导。
元子攸做皇帝后,想起这位故旧,就派人联络,高乾见是故主召唤,便到了洛阳,但禁军的人事安排还得经过尔朱荣审核,尔朱荣一眼看出孝庄帝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死活不点头,于是高乾只好卷起铺盖回老家了。
在老家,哥几个在乡间结交豪杰,蓄养死士,为将来做着准备,这事又传到了尔朱荣那里,听到风声,高乾藏了起来,高昂被尔朱荣略施小计捉拿归案。
尔朱荣不想把汉人大族都给得罪了,所以留了高昂一条性命,把他监禁起来,尔朱荣一死,高乾立即星夜赶奔京城,患难见真情,孝庄帝马上把高乾提拔为侍中、抚军将军,放出高昂封为通直散骑常侍
高氏兄弟参与了对抗尔朱世隆的京都保卫战,尔朱世隆北逃后,孝庄帝让他们立即返回河北根据地,招兵买马,随时准备入京勤王,孝庄帝亲自举杯送行,
高乾与高欢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见面,高乾承认高欢的领导权,冀州城坚粮足,高欢因此获取了继续进步的资本;
在宗族问题上有了新的发现,经过两人对照谱牒辈分,居然同宗同族,千万别小看认祖归宗这件事,魏晋南北朝行的是门阀制度,勃海高氏是百年望族,高欢就算有了扎根做大的资本。
高欢是一个有原则有意志的人,他年轻时也喜欢喝酒,但能控制自己,自从开始预谋大事后,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次饮酒不超过三杯,这个规矩终其一生没有破坏过,
孝庄帝遇害后,李元忠马上辞职回家,集结家乡子弟兵,静观天下时局的变化,欲择明主而仕,拯救天下苍生,施展平生抱负。
高欢出晋州,李元忠看到了希望,于是乘露车,载素筝浊酒求见,这才有了知遇佳话。
天下形势发展得很快,尔朱集团大将侯渊出马讨伐幽州,造反派头子刘灵助即败亡,刘灵助只是个术士,刘灵助一灭,冀州成了一座孤城,
但鉴于高家兄弟们的威名,一时还没有人敢贸然来犯。
为笼络人心,高欢处处跟尔朱家族的大爷们反着做,把自己的部队打扮成人民子弟兵,
高欢到达信都,封隆之、高乾大开城门热烈欢迎,高欢正式接管冀州,听说哥哥一仗未打便投降了,不明真相的高敖曹怒了,派人送了件妇人裙子给高乾,笑话哥哥胆子小,
高欢把劝降高敖曹这个立功的机会,给了儿子高澄,十岁的高澄来到高敖曹大营,几声稚声稚气的“三爷爷”一叫,高敖曹便乖乖地回了信都。
高欢入驻信都,尔朱世隆坐不住了,这个尔朱家族最有远见的人,觉得不能让高欢有继续做大的机会。
很快,节闵帝下发任命书,以高欢为勃海王,同时要求他入朝效力。高欢哪里肯听,尔朱世隆一看高欢不上当,只好以高欢为冀州刺史
尔朱荣虽残暴,但对自己的叔叔子侄们要求还是严格的,他在世的时候,大家还能够兢兢业业,
失去了尔朱荣的管制,尔朱家族的大人孩子个个大权在握,残暴、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没有他们不敢做的坏事。
孝庄帝的姐姐寿阳公主元莒犁容貌艳丽,是齐州刺史萧赞(萧衍的儿子萧综)的妻子,尔朱世隆入京后,萧赞逃走,尔朱世隆就逼着公主跟自己,公主坚决不从,尔朱世隆把她勒死了。
尔朱仲远看到部下的妻女长得漂亮,便不择手段地弄到手,
天下人对尔朱家族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历史把重任落在了高欢的身上。
尔朱兆突然来信,准备再次把六镇人拨给羯胡人统领,要征兵讨伐步落稽。当然,所谓的信件、兵符都是高欢的杰作。
高欢装模作样地挑选了一万兵卒准备出发,孙腾、尉景假装替大家求情,要求过五天再走,
到了出发的日子,高欢亲自送行,恰如生死离别一样,一时军营内哭声震天,高欢:“咱们都是六镇出来的,没想到尔朱兆征兵,现在真没有我们的活路了,大家看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有人高喊:“只有反了!”
第二天,高欢杀牛宰羊,犒劳三军,正式开始了讨伐尔朱兆的准备,
孙腾建议高欢另外拥立一个皇帝,碰巧附近就有位元融(景穆帝的重孙子)的儿子元朗
就这样,元朗登坛即位,高家军欢天喜地改朝换代,高欢为大将军、高乾为司空,高敖曹为骠骑大将军、孙腾为尚书左仆射,
高岳、高琛、高盛、窦泰、段荣、潘乐、斛律金、厍狄干等或为都督将军不等。
当初孝庄帝小圈子密谋诛杀尔朱荣的时候,魏兰根不慎把计划泄露给了侄子魏周达,魏周达跟尔朱世隆是好朋友,
尔朱荣死后,魏兰根赴冀州投奔好友高乾,他的参与,对高欢相当重要。高欢起义不久,一个叫杨愔的年轻人慕名来投,弘农杨氏可是魏晋以来的望族,
门阀之高,郡望之隆,引得后来的隋文帝杨坚,都说自己是这个家族的成员,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在撒谎。
在孝庄帝谋杀尔朱荣的过程中,弘农杨家的杨侃起了重要作用,孝庄帝遇害后,杨家也惨遭灭门,杨愔恰巧外出,才侥幸捡了一条命,整个家族只有数人幸免于难。
杨愔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从高欢身上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开始为高欢讨伐尔朱氏集团出谋划策,高欢把自己一个庶出的女儿嫁给了他。
杨愔一刻也不敢忘记仇恨,处处以丧礼自居,每餐只吃咸菜米饭,人也日渐消瘦,打仗的时候总是冲锋在前,让世人对儒生刮目相看。
杨愔只是千万个痛恨尔朱氏的人之一,这才是高欢军队力量的源泉。
高欢造反的消息传开,尔朱众人的反应不一:尔朱仲远等不以为然,尔朱兆非常愤怒,只有尔朱世隆感到非常紧张。
尔朱世隆立即通知尔朱兆、尔朱仲远等,兵合一处,把高欢消灭在萌芽状态。
尔朱家族出兵了,分别从并州、洛阳、徐州三个方面,合计步骑十万浩浩荡荡杀向信都。尔朱兆亲率两万精兵直扑殷州,
高欢从六镇流民中精选出三万步兵,东拼西凑算是凑够了两千骑兵,另外高敖曹手下还有三千汉兵,这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底了。
对手呢,兵力十万,尔朱铁骑是六镇人绕不过去的阴影,高欢心里有点不踏实 ,他的连襟窦泰献了一计,“尔朱家族不是铁板一块,对这三路人马只要稍稍地用点心,保证先让他们家里乱,不战自溃。”
窦泰出身将门,父亲和哥哥本是怀朔镇将杨钧的手下,在六镇第一拨叛乱中都战死了,窦泰怀着满腔仇恨抬着父兄的骸骨投奔了尔朱荣。
在尔朱家族的军队里,有很多亲高欢的人,谣言很快就传入各位主将们的耳朵。“尔朱世隆、尔朱仲远兄弟合伙要谋杀尔朱兆。”“尔朱兆与高欢勾结,要杀掉尔朱仲远。”
大家都怕自己先出兵会被人家借刀杀人,谁也不肯首先向高欢进攻,十万人的剿匪部队就停顿在了那里。
首先明白过来的是尔朱仲远,这家伙虽贪才好色,可军中有两大牛人,第一个识破了高欢的计谋,两大牛人是斛斯椿和贺拔胜。
斛斯椿广牧富昌人,善于察言观色和忽悠,斛斯椿的家族原先在河西地放马牧羊,天下乱起后河西的部族纷纷参与叛乱,
斛斯椿知道跟这些乌合之众混没有好结果,就带领家人赴秀容川投奔了尔朱荣。他善于察言观色,会说话,加上一肚子计谋,很快就成为尔朱集团管理班子的一员;
尔朱荣死后,他既怕孝庄帝清算尔朱一党,又怕尔朱兆不能成功,所以采取了两边都不靠的观望态度,
正好梁朝见中原内乱,想趁火打劫,梁武帝萧衍立元悦为魏主,陈兵边境,打算再复制一次元颢的故事。
斛斯椿投奔元悦,成为元悦草台班子班底成员,等尔朱兆闪电般打进洛阳,元悦灰溜溜地跑回建康去了,斛斯椿无奈只好又回来找尔朱世隆,
节闵帝还让他做侍中,成为节闵帝身边的要员。
这次劝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斛斯椿、贺拔胜被尔朱兆扣了起来,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为了保存实力,也顾不上他们了,领着部队就开溜,高欢的反间计大功告成。
凭尔朱荣死后,贺拔胜站在了孝庄帝一边这个理由,尔朱兆足以让贺拔胜死有余辜了。
尔朱兆在感情上是软弱的,耳朵根子是软的,听了贺拔胜这一段声情并茂的辩护词,最后把他们都给放了。
大战前的高欢,因为尔朱兆骑兵太强而忧心,卫队长段韶一看这样可不行,未战先怯那可是兵家大忌,得给姨夫打打气。
段韶,是段荣的长子,这段历史中的一个绝对猛人,将成为后来北齐极具战斗力的三驾马车之一。
段韶对高欢说:“尔朱众人上杀天子,中杀百官,下害百姓,大王以顺讨逆,好比是开水浇雪罢了!”,真正的强军是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军队,
如段韶所料,高欢军队士气高涨,尔朱兆的军队由于三路大军跑了两路,军心浮动,广阿之战的结局是尔朱兆大败,被俘五千余人,尔朱兆带领残兵败将退回晋阳。
高欢收纳俘虏,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打破了尔朱集团不败的神话,消除了缠绕在六镇部众心头的阴影,没有孬兵,只有熊将。
下一个目标是相州首府邺城,高欢曾抢过粮食,高欢派人招降,刘诞自以为邺城城墙坚固,兵马强壮,根本不理高欢。
高欢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精神,工兵在地下挖地道,边挖边用木桩做支撑以防止塌方,挖得差不多后,把木桩木板上浇上油点火,柱折墙塌,坚固的城墙被撕开了一道缺口,高欢大军立即冲了进去。
公元531年,元朗率文武百官进入邺城,任命高欢为丞相,高澄为骠骑大将军,这一年高欢三十六岁,高澄年方十二岁,杨愔为行台右丞,
高欢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震惊了尔朱家族,尔朱世隆放下了当叔叔的脸面,派人带着厚礼劝解尔朱兆,答应只要尔朱兆肯到洛阳,那自己甘心让位,一切听他的,又让节闵帝娶尔朱兆的女儿做皇后,即小尔朱皇后
尔朱家族终于再次团结一心,死里逃生的斛斯椿认为,继续跟这些反复无常的领导们混下去,死路一条的概率大,所以他要拉上贺拔胜跟自己一块儿干。
贺拔胜对尔朱家族也忍够了,也深切地感觉到尔朱家族不会有好结果,
斛斯椿充分发挥善于忽悠的特长,说动尔朱家族联合起来共同讨伐高欢,
于是尔朱天光发兵长安,尔朱兆从晋阳出发,尔朱度律率洛阳禁军,尔朱仲远自东郡出兵,四路大军共计二十多万人,在邺城外围胜利会师,准备发动一场除掉高欢的歼灭战。
尔朱家族联合在一起对高欢来说“不是利空是利好”,所以,我们对斛斯椿把尔朱合在一起消灭的举动无可指责。
统帅长孙稚是大魏的元老重臣,他的孙子长孙晟,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子女
尔朱四将谁也不服谁,各自为战 ,高欢亲率大军出邺城,高欢统率中军,高敖曹统率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统率右军。
尔朱兆首先忍不住了,见高欢倾巢出动,邺城空虚,亲率三千轻骑兵趁夜偷袭,留守邺城的封隆之愣是没让尔朱兆讨到一点便宜。
邺城郊区的韩陵山一带,将成为高欢的生死决战之地,高欢背靠韩陵布了一个圆阵,将牛、驴用绳子连起来堵住通往邺城的退路,
对士兵们来说,前边是尔朱大军,后边是牛驴阵,拼命往前冲说不定会杀出一条血路,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再现。
擒贼先擒王,集合精锐直插中军历来是尔朱铁骑屡试不爽的战术,在羯胡铁骑的猛烈攻击下,高欢的中军被冲垮了。
危急时刻,高岳率五百名骑兵从前面杀回来,斛律金集合败退下来的兵卒从后面抄上来,高敖曹则率一千骑兵从旁边横击过来,三路人马配合得天衣无缝,尔朱兆和羯胡铁骑遭遇了组建以来最厉害的攻击。
更加可悲的是,尔朱仲远再次选择了观望,贺拔胜和杜德阵前反水,投入了高欢阵营。
尔朱兆的人马首先退了下来,尔朱军团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二十万大军全线溃败,尔朱仲远逃往东郡。
“真后悔啊,没有听你的话!”尔朱兆这时候想起了慕容绍宗,尔朱兆马上要率自己的卫队逃往晋阳,
慕容绍宗没有只顾自己逃命,显示出了大将本色,不慌不忙地调转大旗,吹响号角,逃散的士兵重新集结在一起,边打边退,从容撤出了战场,名将就是名将,
韩陵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彻底摧毁了尔朱家族的精锐,奠定了高欢虎视天下群雄的霸主地位。
尔朱兆、尔朱仲远都跑了,尔朱度律和尔朱天光打算先退到洛阳再作打算。
斛斯椿对贾显度、贾显智说:“现在如果不先抓获在京的尔朱氏诸人的话,我们这些人就要全部死光了。”
在斛斯椿的努力下,长孙稚、斛斯椿、贾氏兄弟已经结成了一个小圈子,属于随时准备反噬尔朱家族的人。
大家相约抢先返回洛阳收拾尔朱余党,洛阳城的尔朱世隆嗅到了危险的迫近,向节闵帝提出要亲自去镇守河桥,切断通往京都的咽喉,
但此刻的节闵帝另有打算,他拒绝了,又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决定,关键时刻显示出节闵帝并不够聪明,他忘了自己的帝位是怎么来的,
讨不到皇帝的诏令,无奈之下,尔朱世隆只好派心腹赶奔郎府城,检阅甄别从前线退下来的残兵败将,让他们分批进入洛阳城,严防叛乱分子蒙混入京。
斛斯椿被挡在了北中城外,他再一次发挥了他的特长,连哄带骗,占据河桥,将尔朱氏的党羽全部杀掉。
尔朱度律、尔朱天光到了,但斛斯椿挡着不让过去,大雨下个不停,兵马疲惫,弓箭施展不开,无奈之下,尔朱天光向西逃去。
墙倒众人推,尔朱集团到处都是敌人,两人遭伏击被擒,送到了斛斯椿处,斛斯椿让长孙稚到洛阳报告,又派贾显智率骑兵袭击尔朱世隆,将其抓获。
长孙稚向节闵帝报告:“高欢义军大败尔朱众胡,请陛下下令诛杀尔朱氏。”但他忘了提醒节闵帝:高欢早已另立新朝了。
尔朱彦伯与尔朱世隆首级连同尔朱度律、尔朱天光一起送给高欢,尔朱家族的灭亡速度简直匪夷所思,试想河阴之变,两千衣冠背后连着多少个大家大族,同时又让多少人寒了心,
侯景一看尔朱集团大势已去,果断地向高欢投诚,尔朱仲远一看没活路了,便投奔了梁朝。
尔朱天光一完蛋,尔朱家族的关西根据地马上变了天,贺拔岳在宇文泰的怂恿下袭击长安,宇文泰亲率轻骑充当先锋,擒获守将尔朱显寿,占据长安,随后他们向高欢奏捷。
高欢驻军邙山,再往前走就是大魏朝京都洛阳了,节闵帝派人表达了善意,承认高欢起兵的合法性,
高欢很为难,自己这次起兵没有举“清君侧”的旗号,如果承认节闵帝,那么自己另立新君这种行为是非法的。
节闵帝对此居然一点也不计较,好像元朗就是一真空,高欢好比一拳头砸在了棉花上,
元朗属于皇族的远支,比节闵帝差了不少,按照高欢的意思,若是节闵帝不是太糟糕的话,皇帝就继续让他做好了。
魏兰根见到的节闵帝气度恢宏,向高欢汇报之前,魏兰根先跟崔悛、高乾商量了一下,几个人都觉着皇帝太强不是个好事,况且节闵帝是尔朱集团所立,
在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下,大家都劝高欢废了另立,高欢入城把节闵帝幽禁在崇训寺,感叹命运多舛的节闵帝,触景生情赋诗一首: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
节闵帝被废,加上乔宁、张子期被杀,让斛斯椿大为恐惧,打算先下手为强,弄死高欢,偷偷找到贺拔胜,商量趁高欢立足未稳,想办法干掉他。
但高欢自从贺拔胜归降后,非常注意改善两人的关系,贺拔胜政治能力一般,他不同意,所以,他们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有人推荐立元脩为帝(孝文帝的孙子),跟孝明帝是堂兄弟,元脩已经失踪很久了,据说藏在王思政家里,
高欢让斛斯椿去找找元脩,斛斯椿跟王思政关系还不错,找到后,元脩大惊失色问王思政:“不会是出卖我了吧?”乱世人心不古,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他一再问王思政能否担保自己没事。
王思政很现实地说:“现在这个世道,谁也担保不了什么。”,前面那四位皇帝的例子就在那摆着,
高欢派出四百人的仪仗队,把元脩迎到大帐,说到动情处不禁涕泪交加,元脩再三谦让,高欢一次次拜倒在地,晚上高欢伺候元脩沐浴更衣,又亲自安排元脩警戒岗哨,元脩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第二天,在高欢的导演下,洛阳文武百官再一次免费观赏了一场禅让表演,元朗正式禅位给元脩,史称元脩为孝武帝。
元朗和元恭不久就被弄死了,这是被迫退位的皇帝们摆脱不了的命运。
高欢回到邺城,把尔朱度律、尔朱天光送到洛阳斩首了,元脩想学孝庄帝提升高欢为天柱大将军,高欢推辞不受,尔朱荣死后,天柱大将军成了忌讳,
高欢引兵入滏口,大都督厍狄干入井陉,分两路进攻晋阳的尔朱兆,孝武帝派高隆之率步骑十万助战。
当初高欢出滏口的时候,带着十万疲敝之众,披星戴月地往外跑,为了早日摆脱尔朱兆的控制;今天自己以大丞相的身份率十几万精锐之师来找尔朱兆算总账,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贺六浑终于回来了!
尔朱兆率部族战士们跑回老家秀容去了,临走时没忘了对晋阳大肆劫掠——本来打算打一场硬仗的高欢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晋阳。
尔朱兆实在是没脑子,否则以晋阳四塞之地,够高欢忙活一阵的,他以为跑回老家,高欢就会放他一马,但斩草除根的道理高欢还是懂得的。
晋阳真是个风水宝地,城池坚固,东连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霍太山,北扼东陉、西陉关,号称四塞之地,易守难攻,
高欢把办公室搬到了这里,功臣宿将们大部分都在这里安了家,从此坐镇晋阳遥控朝廷,晋阳成了大魏朝的军政中心,史称霸府。
高欢对军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把散居河北各地的鲜卑人迁到并州、汾州一带,设置侨州主要是为了管理六镇流民,六州鲜卑拱卫晋阳,成为高欢霸府的主要军事力量。
高欢把女儿嫁给元脩,
粗读经史的李元忠清楚地知道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从此他把精力用在饮酒作乐上,花钱又大大咧咧,日子过得很清苦,但随遇而安,
尔朱兆回到秀容后,时不时纵兵到附近州郡抢掠,报警信不断地飞到晋阳,高欢决定彻底拔掉尔朱家族的最后一颗钉子,
尔朱兆听说高欢要来,立即下令全族总动员,却迟迟看不到对方军队的影子,如此前后有四次,尔朱兆就不再拿着当回事了,
眼看着要过年了,高欢认为时机到了,命窦泰率轻骑日行三百里,驰奔秀容川,高欢大军随后出发,高欢够损的,人家都在家好好地过年,他倒赶在这个时候出兵。
当尔朱兆的一双醉眼看到窦泰骑兵的时候,他悲哀地知道自己彻底输了,率领亲兵卫队落荒而逃,赤洪岭上,走投无路的尔朱兆悲壮地斩杀了自己心爱的宝马,然后自尽身亡。
尔朱兆亲信綦连猛、斛律羌举、乞伏贵和,三人后来都成为高欢的亲信大将。
在尔朱兆只顾自己匆忙逃命的时候,有一个人再次表现出少有的镇静和勇气,还是慕容绍宗!他再次收拢余众,保护着尔朱荣的妻子退守乌突城。
高欢兵临城下,为了保全尔朱家族的最后一点血脉,慕容绍宗向高欢投诚,高欢没有食言,尔朱荣家剩下的孩子们,从此在高欢的羽翼下健康成长,
尔朱荣的女儿,尔朱兆的女儿,都成了高欢的王妃。从尔朱荣横空出世,到尔朱兆悬树自尽,前后不过八年的时间。
高欢歼灭尔朱兆的消息传到关西,贺拔岳坐不住了,派冯景到晋阳拜会高欢,人家贺拔岳弟兄成名的时候,高欢还是个小信使呢,
为了进一步拉拢贺拔岳,高欢跟冯景歃血为盟,跟贺拔岳约为兄弟。呵呵,刚刚灭了两次结义的兄弟尔朱兆,这时候再来这一套,还有人相信吗?
冯景回到关中:高欢奸诈有余,他的话不能相信,要积蓄力量努力做大,准备有一天同高欢来个生死决斗。
结盟结出了这样的结果,高欢如果知道了不气死才怪,贺拔岳仍有点犹豫,宇文泰请求亲自到晋阳去一趟,探探高欢的虚实。
这是未来的两个对头第一次正式见面,
宇文泰长长的头发,浓密的胡须,红里泛紫的一张脸,长得真够吓人的,他的异相还不止如此,后背上生了一行黑痦子,排成龙盘之形,
高欢认为有如此相貌者必有非常之遇,于是动了爱才的心思,再三挽留宇文泰留在自己手下效命
高欢小看了宇文泰,这黑獭的志向跟他一样,是要澄清天下,宇文泰坚决要回关中复命。
宇文泰走后,高欢越想越后悔:让如此人物留在贺拔岳的身边,那不是让贺拔岳如虎添翼吗?派人快马加鞭追赶宇文泰,宇文泰早猜到老高会有这么一手,昼夜赶路,把高欢的人远远甩在了后边。
宇文泰见到贺拔岳,详细汇报了晋阳的所见所闻,他认为高欢大权独揽,天下大政出自霸府,高欢离皇帝的位子也就一步之遥。
他之所以不敢公然篡位,正因为顾忌贺拔岳,他建议贺拔岳要有将来跟高欢对决的思想准备,眼前要做的就是悄悄扩充军备,
孝武帝本就很欣赏贺拔岳,也想扶植其他力量来牵制高欢,所以曾经几次派使者到关中抚慰贺拔岳,宇文泰秘密到洛阳面君,向孝武帝汇报了贺拔岳的计划。
贺拔岳率领武川豪杰宇文泰、赵贵、寇洛等,在关陇地区大展身手,贺拔岳的胆识,加宇文泰的谋略,加上武川众将的战斗力,那是标准的战神组合。
关陇地区的部族首领全部降服,二十州同意接受贺拔岳的节制,整个关中几乎全部纳入贺拔岳的势力范围。
孝武帝很高兴,刺出自己心口血送给贺拔岳,以示倚重之深,又把贺拔胜派到荆州,名义上让他离开了中央,实际上是带着皇帝的秘密使命,去发展亲皇帝的武装力量
贺拔胜封独孤信为镇城大都督,开始了对荆州的经营。贺拔胜进攻梁朝的雍州,连下冯翊、安定、沔阳、酂城,梁朝庐陵王萧续连战连败,
宇文泰在去夏州赴任的时候,带去了一个叫于谨的人,这个人将对宇文泰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于谨,出身鲜卑八大贵姓之一的勿忸于氏,自小喜读经史,六镇起义时,他随广阳王元深讨伐叛军,
于谨的为人和胆魄雄壮,此前事业不顺,几经沉浮,随尔朱天光入关,尔朱家族覆灭后,贺拔岳让他做了咸阳郡守。
为了报答宇文泰的知遇之恩,于瑾将用一生来捍卫宇文家族的事业。
高欢为了犒劳功臣们,把孝武帝封给自己的十万户分给了大家,高欢达到了权力的高峰,但还没有到达巅峰,
历史一再地重演着,政治实际上就是权力的角逐,在权力面前,什么翁婿亲情,什么君臣大义,什么江山社稷,统统都是扯淡。
元脩和高欢的君臣蜜月期很快就过去了,元氏皇族这些被选出来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孬种,草原英雄们的血液在子孙们身上仍然没有被稀释。
高欢搞掉了一个貌似贤明的元恭,迎来了一个更加热衷权力的元脩。
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权臣,一个是不甘心做傀儡的皇帝,冲突不可避免,如果,皇帝和权臣之间有人调解,也许可以避免激化。
但是,孝武帝周围偏偏聚结了一批对高欢不满的人,领头的是斛斯椿和王思政,两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高欢喜欢权力,有点独断专行,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只是想做一个权臣而已
斛斯椿是因为很清楚高欢跟自己不是一类人,早晚必然翻脸,所以自己要占主动,王思政却更多地是为恢复皇帝的尊严而奋斗,
斛斯椿和王思政都属于有能力的人,贺拔兄弟作为皇帝的外援,已经打开了局面,长安和荆州有了足够的实力牵制晋阳,
孝武帝拉拢高乾,主动又非正式地接见了他,并且披肝沥胆地说了些掏心窝子的话,
斛斯椿把禁卫军增加了数百人,下边的卫士也增加了数百人,专门选拔身手敏捷、武功底子好的人充当。
孝武帝多次借打猎的名义,检阅禁军,实则搞的是军事演习。
娄昭作为禁卫军领军,因为高欢的原因,孝武帝也不待见他,娄昭于是打了辞职报告,孝武帝当即批准,任命斛斯椿做领军。
透过越来越多的不寻常迹象,高乾那不太敏感的政治神经,终于被刺中了,秘密潜入晋阳,将洛阳发生的种种事,密报给高欢,
高欢连连上表,请求恢复高乾侍中职务,但孝武帝摸不透高乾的立场,哪里敢往自己的小圈子里送,看不明白就等一等,
高乾于是请求外放徐州,这下孝武帝答应了,可就在高乾打点行装时,有人向孝武帝密报了高乾偷偷去见高欢,孝武帝恼羞成怒:不跟我一条心,我能放虎归山吗?暂时先别走吧。
孝武帝也够狠的,直接给高欢下了一道诏书,我与高乾曾经私立盟约,可他竟然反复两端,这样的人,您看着办吧。
孝武帝这一招厉害,一石二鸟,既有对高欢投石问路的意思,又有离间两高关系的意图。
高欢接到诏书非常生气:什么,高乾和元脩有盟约?你高乾不久前还让我当皇帝呢,你这是把我们都当棋子摆布,
一怒之下,高欢竟然把高乾前后给自己的密信,原封不动地转给了孝武帝。孝武帝当即把高乾抓起来,把高欢上缴的这些材料扔给他,斥责他首鼠两端,罪不容赦。
高乾叹道:明明是皇上另有所图,却反过来怪做臣子的反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孝武帝、高欢没一个好人,
高乾此刻心灰意冷,想到自己一家满门恐怕也不能幸免,还有什么可说的,不由长叹一声从容赴死。
高乾两个弟弟都是一方大员,高慎在光州,高敖曹在冀州,手里有兵,孝武帝密令断了高慎的归路,又命人带着密诏捉拿高敖曹。
高敖曹江湖大侠,朋友遍天下,这边潘绍业带上密令刚上路,那边高敖曹就得到了消息
他立即设伏在路上擒住了潘绍业,然后率领亲信直奔晋阳,见到高欢,两人抱头痛哭,高欢叹道:皇帝冤枉了司空啊。
高敖曹的眼泪里多的是悲伤,高欢的眼泪里更多的是懊悔。哭着哭着,他们就想起高慎还在光州,于是赶紧派人连夜搭救。
高慎其实更精明,大哥遇害的消息一传过来,他就化装成乞丐逃出光州,直奔晋阳,路上碰到高欢派来接应的人,于是兄弟们在晋阳相会,暂时安顿下来。高欢的霸府成了孝武帝对立面的避难所。
就在孝武帝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贺拔岳死了。培养了这么久,还没派上用场就这么走了,再一打听,这事居然是高欢做的手脚。
一时关中群雄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宇文泰接到报信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即轻骑出发,倍道兼行赶往平凉。
贺拔胜派独孤信飞驰平凉,高欢派出侯景前往招抚,孝武帝也派出元毗慰劳贺拔大军,命令大军回师洛阳,他想把这支队伍纳入禁军系列,
独孤信赶到平凉的时候,宇文泰已经做了老大,但两个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
宇文泰请元毗转告孝武帝,现在的局面是前有高欢挡路,后有侯莫陈悦觊觎,目前大军回师洛阳是危险的。从长远考虑,自己愿意代替贺拔岳,继续替孝武帝经营关中。
孝武帝对宇文泰的表态很满意,独孤信被孝武帝留在身边,做了武卫大将军,李虎没有随独孤信一起到平凉,当他知道关中已奉宇文泰为主后,便辞别贺拔胜往家赶,路上不巧被高欢的别动队抓获,押送到了洛阳。
孝武帝一问是贺拔岳的手下,便封李虎为卫将军,让他回关中跟宇文泰一起为朝廷效力。
李虎有个孙子叫李渊,还有个重孙叫李世民。
宇文泰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结果是侯莫陈悦最后找了棵歪脖树上吊自杀了。
宇文泰任命李弼为秦州刺史,李弼成为宇文泰十二大将之一。李弼有个后人叫李密,掀起反大隋的六十四路烟尘中最大的那一支,
关陇之地尽为宇文泰所有,于谨建议宇文泰请孝武帝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
高欢见宇文泰地位已经巩固,也不想多树一个敌人,就派张华原和侯景两个人,带着厚礼前来通好,此时宇文泰哪里肯理会高欢,将东西原封不动地送到了洛阳,宇文泰重新占据了长安。
洛阳城,孝武帝讨伐高欢的步子正在加快,高欢的人逐渐被罢免,
孙腾看中了寡妇平原公主,平原公主却看上了丧妻的封隆之,孙腾把封隆之曾经跟自己私下里谈论斛斯椿的话泄露了出去。
封隆之很害怕,拉着儿子封子绘悄悄跑回老家藏起来了,高欢又派人把他接到了晋阳。
孙腾公主没娶到不说,孝武帝还找了个理由准备治他的罪,孙腾也只好逃回晋阳找高欢去了。
平原公主属于标准的红颜祸水,她将来还会给孝武帝带来更大的灾难。
吓跑了这两位高欢的亲信,孝武帝又开始打各地刺史们的主意,对于高欢的人,他开始想方设法取而代之。
还派斛斯椿在京城附近招兵买马,扩充羽林军达十万之众,一切准备妥当了,可以跟高欢摊牌了。
孝武帝下令京都戒严,征发河南诸州兵马,准备大举讨伐梁朝,在洛水北邙山南的开阔地带,孝武帝身披戎装,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然后下诏给高欢,声称伐梁是假,实际是要防宇文黑獭和贺拔胜,让高欢准备声援。
掩耳盗铃,这个理由找得太牵强了,高欢也来个装糊涂,立即回信:我已经根据陛下的最新指示,发兵五万讨伐荆州;尉景等率山东兵七万、突骑五万,出征江南;我自己勒兵马三万,准备从河东而渡;斛律金、彭乐等统兵四万,自来违津渡,共同讨伐关中。
厉害啊,名义上各路大军按照孝武帝的要求去征南讨西,实际上几路大军都是冲着孝武帝的人马来的。
孝武帝一看,玩心眼看来是玩不过高欢,无奈之下又下诏,宇文泰和贺拔胜并无二心,你赶紧解散你的兵马吧。
高欢不干了,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一再强调自己对皇帝是忠心的,现在是因为小人诬陷,导致了皇帝的不信任。请皇帝废除身边的小人,高欢的矛头直指斛斯椿,
孝武帝命贾显智为济州刺史,蔡俊对诏令根本不予理会,并且全城戒严,严阵以待,贾显智飞马把情况报告给孝武帝,
孝武帝更加愤怒,在大殿严厉地批评高欢,命令秘书温子升按照自己的意图,作敕书给高欢。
温子升有点为难,迟迟不动笔,孝武帝从御座上“腾”地站起来,手按佩剑,厉声呵斥。
温子升无奈,照着孝武帝的意思草成敕书:“我坐享其成地当了天子,都是你高欢的功劳,所谓‘生我者父母,贵我者高王’。如果我没事找事,有讨伐你的意思,我也发誓,跟你一样殃及子孙。”
皇帝也开始赌咒发誓了,不知道发誓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心虚
这道诏书发出去,孝武帝已经没有退路了,高欢又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把各地的漕运大船全部劫持,开往邺城,他要逼孝武帝就范。
聚集在孝武帝周围的人都知道,要是真的开打,恐怕孝庄帝的悲剧会再次重演。
孝武帝想去荆州避难,王思政建议到关中投奔宇文泰,孝武帝下诏,要罗列高欢罪状,
高欢率领大军南下,想通过兵谏,迫使孝武帝屈服,交出斛斯椿、王思政,然后君臣和好,高欢将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后悔终生,从政治上他将失去皇帝的招牌,从亲情上他将失去自己唯一的弟弟。
孝武帝征召贺拔胜率军来洛,贺拔胜召开会议,卢柔献上上、中、下三策:发动一切力量,护驾勤王,增援洛阳,跟犯上作乱的奸臣势不两立,拼死尽忠,这是上策;
加强荆州北部边防,向南开拓疆土,东方跟兖、豫连成一气,西方跟宇文泰结盟,静观时变,伺机而动,是中策;
把荆州作为礼物献给梁朝,请求政治避难,这样一生功名毁于一旦,这是下策。
贺拔胜更牛,他的选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集结队伍北上,到了汝水,贺拔胜便停下来,开始观望了。
孝武帝命宇文泰准备接驾,宇文泰亲率大军屯弘农,跟贺拔胜一样,密切观察着晋阳和洛阳的动静。
高欢以高敖曹为先锋,带领轻骑兵以日行八百里的速度突进,不日即到洛阳,在距离河桥十余里的地方扎营,
毕竟是在向皇帝宣战,高欢还抱着一线希望,再次派人向孝武帝表达自己 “清君侧”的诚意,孝武帝不予理会。
孝武帝亲率大军屯河桥,斛斯椿请率精骑二千,趁夜渡河偷袭高欢,杨宽悄悄地对孝武帝说:“斛斯椿倘若成功,那是灭了一个高欢,又生了一个高欢。”孝武帝就命令斛斯椿原地待命,杨宽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斛斯椿喟然长叹:主上受小人谗言,不听我的计策,真是天意啊,孝武帝已经失去了先机。
远在弘农的宇文泰清楚地看到,河岸太长的黄河天险,根本不足以抵挡高欢,孝武帝必败无疑。
于是他抓紧时间调整兵力部署,令赵贵立即渡河,趋并州去抄高欢的老巢,李贤率精骑一千赴洛阳迎接孝武帝入关。
高欢对宇文泰“围魏救赵”这一招早有防备,晋州兵马严阵以待,宇文泰只好取消了赵贵一路的行动,
孝武帝派斛斯椿、孙稚、元斌之,镇虎牢关,长孙子彦镇陕城,贾显智、斛斯元寿镇滑台。
孝武帝的侯几绍与高欢的窦泰战于滑台东,大败。守在虎牢的斛斯椿又和元斌之闹别扭,气得元斌之跑回了洛阳,孝武帝赶紧把斛斯椿召回。
高欢大军开始渡河,孝武帝召群臣要做最后的决定,最后孝武帝决定西走长安,斛斯椿先入潼关。
孝武帝敕告文武百官:“大家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愿意跟我走的就一起走。”当夜,孝武帝带着文武百官五千骑宿于瀍水西岸。
知道孝武帝真要逃跑了,很多人悄悄逃回了洛阳,孝武帝带着剩下的人匆匆沿涧水西逃,高敖曹等奉高欢之命在后紧紧追赶。
独孤信顾不上通知父母妻儿,单枪匹马追随孝武帝,孝武帝感动得一塌糊涂。
高欢进入洛阳,行营驻扎在永宁寺,留下来的官员们本以为可以得到高欢的夸奖,没想到却挨了高欢一顿臭骂,骂完了还不够,高欢命人将尚书辛雄、崔孝芬等抓起来杀了。
高欢显然有点气急败坏了,孝武帝的出走是他没有想到的,迁怒于这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们,
元亶被抬出来,做代理皇帝之职,然而,元亶特别不识时务,还没当上皇帝呢,皇帝的派头先摆出来了,高欢对此非常恼火,
孝武帝一行饥餐渴饮,连着三天没吃一顿饱饭,在崤山遇到前来接应的李贤,大家急急忙忙赶奔潼关。
过了潼关,宇文泰备好仪仗队,吹吹打打把孝武帝迎进长安
高敖曹一路追赶孝武帝,沿途攻关拔寨,一鼓作气打到了潼关,占领了弘农、华州和潼关,皇帝没有追回来,河西的地盘却捞了不少。
高欢连续发了四十个奏折给孝武帝,言辞恳切地请他回心转意,可是孝武帝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一概置之不理。
再往西走,道路艰险,补给困难,眼看着热脸贴上冷屁股,无奈之下,高欢大队人马返回了洛阳。
一个青年将领此番随高欢出征,放马冲入敌阵,将宇文泰的长史莫孝晖生擒活捉,他就是斛律金的儿子斛律光,
高欢大军一撤,宇文泰马上组织反击,潼关、陕州等地便重新落入宇文泰的手中。
形势对高欢非常不利,天下人都认为是高欢逼走了皇帝。高欢召集群臣商量,再抬出一个皇帝候选人。
这次,大家认真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决定立元亶十一岁的世子元善见为帝,史称孝静帝。
元亶很恐惧,想逃跑,又被高欢追了回来,从此开始提心吊胆地做太上皇了。
孝武帝元脩在长安的新政大权落在了宇文泰的手里,孝武帝也是个悲剧人物,在长安待了三个多月便被宇文泰毒死了。
原来,孝武帝到了长安后,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自己的处境居然还不如在洛阳,在洛阳自己还有一套班子听自己的指挥,在这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宇文泰比高欢还难伺候,高欢表面上对自己还很恭敬,宇文泰则显得飞扬跋扈,才出龙潭,又入虎穴,一下精气神就没了,上朝没精打采,只有回到后宫才算见到点笑声。
元脩在洛阳时,有三个堂妹没有嫁人,一个是平原公主,一个是安德公主,另一个叫蒺藜,三个人经常在皇宫里跟元脩一起饮酒作诗。
元脩出逃的时候,蒺藜自杀,平原公主元明月跟着他入了关,安德公主留在了洛阳。
现在,闲着没事做的元脩跟明月算是“同是天涯沦落人”,明月没事就往后宫跑,很快,长安城就传出风言风语,宇文泰要借助周礼安抚人心,一气之下联合元氏亲王们,把平原公主给杀了,
孝武帝不胜愤恨,免不了发发牢骚,宇文泰干脆一杯毒酒,把元脩送上了西天,然后立元宝炬为帝,是为魏文帝。
斛斯椿、王思政等人都向新帝宣誓效忠,只有一个书呆子宋球,在元脩葬礼上哭得眼球都出了血。
大魏分裂的制造者斛斯椿,到长安没几年就病死了,命运没有给他参与西魏权力斗争的机会,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斛斯椿忠于皇帝,不是坏人,更不是小人,他只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王思政也一样的清廉,也有着“天下未平,不治产业”的抱负,他还有机会证明自己。
他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对宇文泰的忠心,后来对宇文泰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地位无人取代。
自此,大魏朝正式一分为二,史称高欢的魏朝为东魏,宇文泰的魏朝为西魏,加上南边的梁朝,中国再次开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新帝刚刚即位,高欢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西魏的战争演习,宇文泰亲自屯兵灞上,严阵以待,司马子如有点心虚,下令班师退回河东。
关西独立了,河南地成为三国边境,贺拔胜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孝武帝跟高欢决裂之时,贺拔胜率部自荆州北上响应孝武帝,到了广州(东魏的广州治襄城),一犹豫的工夫,孝武帝西走关中,于是贺拔胜还军南阳,赶紧派人跟长安联络,打算奔赴关中。
孝武帝下诏封贺拔胜为太保,高欢夺取潼关的消息传了过来,贺拔胜又一次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继续奔赴关中,加入宇文泰集团,共同辅佐孝武帝。
贺拔胜老是觉得自己的资格比宇文泰老,所以不肯屈居宇文泰之下。同时,跟高欢免不了一场恶战,后果难料。第二条,南奔投梁。凭着自己的名声,附带荆州这个大礼包,受到热烈欢迎是必然的。
但跟梁朝打了这么久,突然降了,真有点不甘心。第三条,退保荆州,静观时变。最终,贺拔胜选择了第三条路,决定回到老窝再作打算。
可是,荆州已经回不去了,原来贺拔胜在荆州的群众基础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牢固,侯景乘机占领了荆州。
丢了根据地的贺拔胜忽然间丧失了底气,在跟侯景的对决中,全军竟然惨败,身中流矢,险些丢了性命,无奈之下带百余随从南逃梁朝。
梁武帝萧衍毫不计较贺拔胜以前对自己的伤害,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但从来不让贺拔胜参与政事,贺拔胜在建康做了三年寓公。
贺拔胜是懂得感恩的人,后来他北归后,遇到南飞的鸟儿都不忍射杀。
侯景一向自视甚高,桀骜不驯,放眼天下除了老大高欢和师父慕容绍宗,没几个能瞧上眼的,高敖曹、彭乐在他看来不过是匹夫之勇,
荆州的胜利并没有让高欢高兴起来,孝武帝跑到长安对高欢是一个重大打击,按照他的设计,最好的结果是元脩认个错,将斛斯椿、王思政等杀了,君臣和好如初。
但元脩选择了一条损人不利己的道路,高欢丢了块金字招牌,还白白地送给自己的敌人一份大礼。
从此在天下人眼里,长安成了大魏正朔所在,自己成了逼走皇帝的奸臣,
司马子如西征无功,雄踞山东的几个大州开始蠢蠢欲动,河南地的颍州、豫州先后叛逃西魏,西魏派独孤信进军三荆,柔然与西魏结盟,萧衍立元庆和为魏王,乘机北伐,这就是高欢面临的形势。
在北方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南方的梁武帝萧衍也来凑热闹,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神话让萧衍深深地相信,自己北伐的模式是正确的,
此次,萧衍的北伐军在东魏一线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西魏的独孤信是荆州一带的最高长官,与杨忠合力,很快就把三荆地区拿下了 ,杨忠他有个儿子叫杨坚,史称隋文帝。
半年后,侯景、高敖曹两路来攻。这可是集中了东魏最猛的军队,荆州属于西魏的飞地,所以援兵根本过不来,独孤信和杨忠走了老上级贺拔胜的路子,投奔了南朝。
他们在梁朝流亡三年,后来相继辗转回到西魏。
荆州再次落入东魏之手,东魏开始进攻梁朝,侯景领兵七万,遇到了生平最可怕的对手陈庆之,侯景大败而逃,魏军辎重成了陈庆之的战利品。
攻陷洛阳十年后,陈庆之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梁武帝一看,仗继续打下去除了劳民伤财,占不到半点便宜,就此熄灭了统一北方的火焰,老老实实地继续讲他的佛经去了。
高欢与南朝罢战讲和,开始了蜜月十年。
至此,高欢内部隐患基本解除,除了西魏这个最大的敌人外,北方的柔然仍然让他时刻戒备着。
东西魏分,洛阳一下成了前沿阵地,高欢迁都,选择的邺城也算是三朝故都了,如果邺城有事,高欢可以很轻松地从晋阳率军赶到。
迁都牵涉到上百万人的衣食住行问题,洛阳城遭遇了一次空前的劫难,四十万户居民迁往邺城,高隆之征集了十万民夫,把洛阳的宫殿全拆了,材料运往邺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