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里的社会关系
新社会关系是明代军事制度意料之外的副产品
卫所军士的婚姻网络
结婚的打算,婚事的筹划与各方的协商,这一漫长过程则是日常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军户身上尤为明显。
军士安家于卫所,婚姻大事变得非常严峻,一方面:潜在的亲家害怕受到军役的牵累(与军户女儿结婚,若军户没有男丁,补伍的责任是不是由女婿承担呢?)另一方面:可能的结婚对象本就很少(初到卫所时候,大部分情况是军户之间互相结亲)
到后来几代之后才广泛与当地通婚。
和民户相比,军户女性的作用可能更加重要,因为军户面临着双重挑战:
因为军籍身份而产生的婚姻安排方面的困难,以及因为卫所调转而产生的融入当地社会的要求。
军户于新社群扎根之际,女儿和儿媳大大地推动了他们“再域化”的进程。
卫所里的寺庙
和当地人通婚,是士兵军眷回应“解域化”的一种方式,另一种回应方式则是兴建寺庙。
卫所额寺庙,不仅是供奉与沟通神明之地,而且是处理地方事务,行使领导权力,协商各方利益,调解矛盾纠纷场所。
卫所官兵参加着三种不同的宗教性组织;
1,原籍地信仰(由他们祖先带来的)
2,本地信仰
3,官方要求的信仰(1,供养关公。2,供养城隍)
卫学
卫学不是军事学校,而是儒学学校。诣在为出身军户的学生提供教育,让军生备考科举。
但是卫学最终不再直接给学生授课,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配额制的中转站”,也就是说,一个有志于应举的读书人,必须入学。这样才有资格参加科考,如果没有卫学,一般要回原籍入学应举。
设立卫学军户生的附带作用威力巨大,它催生了一个扎根本地,服务本地的精英群体。
卫学的创立还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强化了卫所军户与原籍军户之间的联系。卫学的贡生名额,成为原籍军户想要与卫所军户往来的有一份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