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半秋天一半夏,半袖外边套棉衣的10月末,一个年轻人自发参与的“大型聚集活动”出现:各式各样的“玩梗、搞笑、低成本cos”在周末晚上齐聚上海的广场,从各大社交平台的传播情况来看,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大众熟知的网络热搜或影视娱乐梗,比如楚雨荨、安陵容、奥特曼,比如“早八学生”“乙方”“割韭菜”“哪里贵了”“全部是危言耸听”……
这届年轻人,在造梗传梗之后,又用雷人装扮的方式把梗刷新了一遍。这个不看颜值,不评作品的街头盛会,立刻就由特定地点火到全网遍知,光微博热搜就好几条。
“好家伙这就是咱们的本土化万圣节吗?”
“万圣节”正日子还没到,各种各样的话题标签就贴上了热门。当然某些平台用户的骂声,也赶到了此节前头 。
“真是崇洋媚外,咱们本土的节日都快被忘了。”
甚至还有一些评论上升到了地域、人身攻击。
某视频平台有个类似机器人的账号说:“国内的节日你们咋不搞这些?”我大为震惊,还好下面两条善意的回复劝解了他。兄弟这使不得啊,中元节你要是整个坟头party,真的不会喜迎混合双打?
啊,你在“快言快语”的时候哪怕稍微点进内容看一看呢?这个不需要准备,不需要社交,不需要单位活动的“节日”,仅仅是火在网上。不然哪个正经节日,都不看正日子,直接挑个周末就“过”了?大家并非多喜爱万圣节和它背后的传统文化,搜索框输Halloween,庆祝形式哪一个都跟网上的沾不上边。(注:仅举例,Halloween并非“万圣节”的原名)不是说网上有了就算过了。那么我来假装理中客,分析一下这两种对立的声音如何产生吧。
网络平台鼓励
10月下旬,抖音、百家号、bilibili等一些平台均发出了“万圣节”作品征集活动,最主要的是Cosplay、仿妆视频征集,cos和仿妆啥时候都能做,只是刚好赶上这周就加个“万圣节”名字罢了。正常一个号主也得一周一更,刚好更到这周,加了个活动标题或tag,能得到提升流量甚至收益的机会。
不会熬夜做视频也能叫“过节”吧?不会吧……
网络水军”的逆向推动
仔细辨过那些万圣节视频下的攻击评论,会发现大多不是创作者,甚至普通动态也很少,而且有些评论内容不完全切题,很可能是一些故意用批量评论工具制造争议性言论激起热度的个人或平台行为。这时候呢,只好自我安慰“机器人啊,那没事了”……
不过把攻击性言论全都归给网络水军还是有些乐观了。毕竟网络用户来自各个年龄与背景,被水军带偏节奏的肯定也会有。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不希望另一群用户因为无关紧要的标签加深对创作者的误解。不是说看不惯就要闭嘴,而是关于此类话题的针锋对准何处的问题。我们应该坚决合力反对的,是有可能在那几天出现的危害性行动或儿童邪典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常闲逛,突然有“鬼怪”从后面摸你的脖子,或者如果有人假借cos之名,冒充安保人员骗钱,这些是不能容忍的。
没有孩子大晚上跑出来要糖甚至砸邻居门,没有大人能安然地扮成鬼怪出现在公共交通,没有造成韩国去年的那种恶性事件,是人们在放松之余坚守的底线;广场上的财神、懂王、熹贵妃,更是与“万圣节”的本义相去甚远。借个由头出来玩一会儿罢了,正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尊重敬畏西方节日,所以才能舞个尽兴。
我为啥相信他们,因为西方那些规矩,也照样控制不了今天的年轻人——若你说国内传统被他们甩掉的话。
对于网络平台这些啼笑皆非的冲突,我想说一句,如果某些平台无法做到鼓励用户投稿的同时收回制造争议AI水军,那么明年就不要办了。平台的那点分成和激励,又哪里够买断服饰成本、时间精力再加上挨喷的“窝囊费”,如果你说出街的那些人疯了,那网络上的创作者,好像也快疯了~~
可能因为扮得太像,有些人真的信了明星在场,事情一火起来也确实有不好解释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