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和孩子聊天。
不知怎么地,话题扯到爱护东西上面去了。我就顺口对孩子说,你看你吧,上周下雨,你两天就玩坏两把伞,别人都是用伞躲雨,你却把它当降落伞,伞骨全部摔断了。
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开始扭捏起来,说,妈妈,你不要说了,我都知道的。然而,我并没有停下来。又很自然地扯到他一学期才刚过半,就摔坏三个水杯,爸爸好不容易帮他把摔坏的杯盖重新修补起来,没想到他昨天又摔到彻底没法用了。说到这两件事,当时我的情绪可能有一点不太好,虽然知道他并不是故意的,但语气中还是带了一点埋怨和责备。
孩子很敏感,他一定是察觉到我语气里的情绪。突然有点崩溃地对我说,妈妈,你们为什么总是把我表现不好的事情记那么清楚?我那么多表现好的地方,你们都还记得吗?
听到孩子的话,我又很自然地接口说到,怎么不记得,妈妈当然记得。你还记得你表现得好的地方比表现不好的地方多得多,而且你也不是故意的。
孩子似乎更委屈了,快哭出声来问我,那我怎么总是听到你说我表现不好?你一定是忘记我表现好的时候了。我说,对不起啊,妈妈总是把批评挂在嘴边,没有多表扬你。
孩子说,我才不是要你的表扬!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理解孩子意思:我的孩子,他不是要我的表扬,那他是要什么呢?听他坐在那里一直嘀咕:你们总是说我做的不好的,一定是忘记了我做得好的。明白了!我再次对他说,对不起,妈妈明白了,你要的不是妈妈的表扬,是需要妈妈要多关注你做得好的,不要总盯着你的缺点是不是?孩子终于说了一个字:是。
现在想起来,当时我应该是心虚的。如果孩子再多问一句,那你说说我哪些地方表现得好?我可能会一时语塞,或者讲得没有挑他毛病时那么溜。明明是想表达爱,为什么最后会变成伤害?
孩子只吃了一点饭,明明是担心他吃不饱吃不好,说出来却是:你不好好吃饭,以后干脆就别吃饭了,零食也别想再吃了。
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明明是心疼他有没有受伤,说出来却是:看吧,让你小心点你不听,这下摔疼了,活该!
孩子迷路了绕了一大圈才找回来,明明是着急好怕找不到他,说出来却是:到处乱跑,总有一天跑丢了,以后一辈子看不到爸爸妈妈!说完还不忘在屁股上打几巴掌。
……
这些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为什么我们习惯用“面目狰狞”来表达爱?因为我爱你,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必须接受我大吼大叫的样子?
真正好的爱,是正向的表达,衡量爱的标准,应该是能让对方感受到爱。很明显,孩子并不能感受到我们藏在负面的消极的语言里的爱。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里面提出了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代表我们日常遇到的具体人和事,C(consequence)代表在A的情形下,你的感觉和行为。比如,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差,你压力很大,于是对孩子发火抱怨;又比如,你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但是路上大堵车,你非常着急,于是你不断加塞,嘴里也骂骂咧咧……为什么忍不住发脾气呢?为什么忍不住说一些在平时你断然不会讲的伤人的话?原因在于,A和C之间,有一个B(belief),就是我们对具体发生的人或事的思考、判断和想法。是B导致了C,而不是A导致了C,简言之,你生气、不爽是你的思维造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比你孩子成绩还差,他却能心平气和,为什么同样堵在路上,有的人还能既来之则安之。大家想法不同,对事情的关注点不同造成了对相似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之所以会心烦意乱,不是因为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我们自身的内在经验,家长或许已经预设了孩子的行为,认为或者希望他怎样表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要总是试图改变A,而是多关注B,当你能够打破惯性思维,认识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把自己发脾气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他事,这样你才能更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下,改变自己的想法,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不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常把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挂在嘴边,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在和孩子接触时,多向孩子表达出喜欢以及温暖,用积极正向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和评价孩子。
这一次,我要做一个不挑剔的父母。我想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讯息:妈妈无条件的爱你本来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