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风光独特。蚝乡文化旅游景点文化底蕴深厚、各具特色、景色迷人,值得一游。有兴趣的简友不妨过来看看。
作为蚝乡文化的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沙井蚝乡湖公园、沙井古墟、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沙井江氏大宗祠蚝壳屋等文化景点各具特色,各具风格。
【蚝乡湖公园】
蚝乡湖公园占地13公顷,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是沙井街道新建的滨水生态湿地公园,2020年12月17日正式开园。走进公园,蓝天白云之下,水面碧波荡漾,一架虹桥优雅地横贯湖间,四河交汇,昔日的黑臭水体变身水清景美的蚝乡新景,一幅水清岸绿生态湿地画卷在网友们面前徐徐展开,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52727a1c5f7faf3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0caf4b58266ee0b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480e41e7058d22d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c88b0d4ce6f9c90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a883b2539c92b4d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a4b69073d385c95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2a1785078a372e15.png)
蚝乡湖公园于2021年建成并交付使用,作为一年一度的蚝乡文化节的举办场所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交流展示平台。蚝乡湖公园的创造新开发是全新理念与古老地貌的有机融合。
一是实现了水岸重连,四条河流借一条850米长的步行环道将四个分离河岸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大气磅礴;
二是实现了弹性再生,场地中除了设置人工湿地、滞留草坪等低影响的环境设施,还设计的具有弹性的水岸,弹性水岸不仅具有生态效应,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体验和认知自然段机会,对市民进行生态科普,增加市民对于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是实现了文化焕新,改造文创展馆,重申了城市遗产的文化属性,并围绕展馆在周边设计了各类活动空间,如面向亲子家庭的蚝壳水迷宫和教育湿地、向文化团队交流活动的大草坪等;四是紧扣蚝文化主题,以景墙的形式展示蚝壳筑墙工艺,蚝乡文化特色浓郁。
【沙井古墟】
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一条古老的河流——龙津河,一幢上千年历史的南宋建筑遗址——龙津石塔,以及几百栋老屋、十几处祠堂,若干古井、牌坊、废墟和遗迹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31bb3710c59b003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f1311fad2009ceb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f64d379353a8919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adc01a6e9b31164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310ef921c3b9f67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3e32ab6844ba958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d01b8ed3539778f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50c5cba937350fc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9975e65b80757a7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9753d91900fb298e.png)
40年特区发展,让深圳突破2000万常住人口,成长为摩天大楼林立、创意产业和科技公司扎堆的一线大都市。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最大的混合型历史街区,犹如一本乡村笔记,以及这历史的沧桑,记录着古镇遗留下来的最初的风土和古韵。沙井古墟的开发,不是毁灭记忆,而是因势利导,高新科技于古老的街区相融合,让古墟换发蓬勃的生机,丰富着古墟人民的文化生活。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蚝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收藏展品达1000多件,再现了沙井蚝养殖、加工及销售的场景,也记录了金蚝节、古迹古庙、风土人情、妈祖海洋文化等千年蚝乡悠久、辉煌的历史。游客在工作人员讲解下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亲手体验蚝生产工具,加深了沙井蚝文化的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db0fa68c23fa5afd.png)
馆藏主题是“蚝乡蚝韵”,内容分别为:一是养殖区,包括沙井蚝海区沙盘展示,近代、现代蚝业养殖实物场景;二是沙井蚝塘历史,包括生产、管理、文化展示。馆内还有1951年至改革开放前蚝业生产的体制、规模、科学养殖、受国务院奖状展示;三是万人沙井蚝加工厂的近现代历史展示,包括蚝加工实物及场景历史回顾,现代异地养蚝情况,省、港商贸历史状态,进出口贸易概况等;四是沙井蚝文化及村镇传统历史文化展示,包括:金蚝节、古迹古庙、风土人情、妈祖海洋文化、领导关怀、蚝民代表,及雕塑船队、蚝业生加工设备实物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05c364bdbd8b189b.png)
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蚝文化的历史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普通蚝民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资料记录些蚝文化的历史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普通蚝民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资料记录是很少的。
博物馆把这些生活资料收集起来,蚝民把自己珍藏的资料、文物捐献出来,并由此开始,把历史引入群众,同时把群众引入历史,使各个阶层、年纪的人们建立一种共同的联系。博物馆展出这些历史资料、文物,让人们看见丰富的历史细节,深化对沙井蚝文化的认识。
博物馆形象的记录着蚝文化历史的渊源,让她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
过去,蚝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曾是建造房屋的优选材料,沙井迄今仍然保留了多处“蚝壳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江氏大宗祠蚝壳屋,外墙由蚝壳作墙体建筑材料砌成,自墙基至墙顶,全墙为蚝壳砌造,是目前深圳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蚝壳屋。
江氏大宗祠三间三进,现存第二进和第三进还保持清代中晚期风格。砖木结构,清水外墙,抬梁式木结构梁架,梁架上布满精美的雕刻纹饰,梁下的圆柱用红石凿制。中堂和后堂之间的庭院两则各有面阔三间的卷棚顶敞廊,其梁架也为抬梁式结构。宗祠附近有宗汉家塾、静菴江公祠和关帝庙等建筑,形成了一个古建筑群。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7080713b93ac0ffe.png)
江氏大宗祠位于沙井步涌,穿过陈旧的街道与小巷,江氏大宗祠赫然入目。尽管已有八九百年历史,由于后人积极地维护,宗祠却没有任何破败的景象,反而以独特的样貌屹立于世人眼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a855b1ef24164b3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307470ccdeb984a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02200/c3ac7f9fc41a8bfb.png)
江氏大宗祠蚝壳屋像一个历史的镜象,印证着沧海桑田。深圳一带在远古是海洋,陆地由河流冲积而成,故此石头少而贝类多,人们建屋就地取材,贝壳质轻而又经久耐用,因而成为上佳的墙体材料。
今天的流行建筑技术也在取道“轻质材料”以求环保和低能耗,而蚝壳蚬壳烧成的灰俗呼蚬壳灰,是如今在深圳仍然有着广泛应用的内墙涂饰材料,绝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更经得起健康的考验,古老的蚝壳焕发新的生命力。
柳枝儿愿意扶持新人成长,对于有志于在简书发展的新人(坚持日更,保持热情,诚信度高),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的支援、发放福利。
1.点击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你可以获赠500简书贝的奖励(仅限首次)。第一个月200,第二个月100,第三个月80,第四个月60,第五个月40,第六个月20。必须首次且每月通过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才生效。
2.本人会员且一直通过本链接购买会员的可享受以下奖励:(1)日更20天5贝,50天10贝,100天20贝,200天30贝,365天50贝,1000天100贝。(2)理事会推文10贝,伯乐推文20贝(前十翻倍)。(3)推荐他人通过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会员(限首次),每名奖励20贝,上不封顶。
以上奖励请通过简信讲清楚奖励项目,我会以文章打赏的方式向你发放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