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在生活中和什么最亲近?父母配偶?喵星人汪星人?你的床?也许是你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
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点亮手机看时间或者关掉手机闹钟,公交车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摆弄手机,有的人边走路边看手机,开车看手机,甚至骑着自行车玩手机。白天只要有片刻空闲就要去爱抚手机,于是有了一个新词“碎片时间”。每天晚上入睡前的时光都有手机陪伴,不到万不得已你不会放下它,最后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和它告别入睡。
有一部电影:她。主人公离婚后多次相亲失败,生活郁郁寡欢,后来他给他的电脑购买了一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系统的语音(寡姐配音)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幽默风趣。主人公和寡姐很快发现他们如此的投缘,而且存在双向的需求与欲望,最后主人公和人工智能相恋了。
可惜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现实中的智能手机并没有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是的,你的手机虽然被叫做“智能手机(smartphone)”,但实际上它和智能一点关系也没有。卖手机的通常把诺基亚时代的手机称作“功能手机”,以显示智能手机的高大上。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能打电话发短信,都能连接网络,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应用软件。不同的只是智能手机通过触摸屏操作,功能手机大多使用键盘,智能手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应用市场下载软件安装到操作系统中,功能手机的应用软件是系统自带的且不能安装自己的软件。其他的什么屏幕更大,显示效果更好,智能照相功能等等,只不过是硬件迭代的升级和机械的软件逻辑指令,和智能更是没啥关系。智能手机不会替你思考,主动帮助你完成日常的活动,你需要给它一个明确的操作指令它才会通过计算,按照软件预先设计的功能流程去完成你下达的命令。比如设置闹钟。它会准时在周六早上八点响铃。而换做你的母亲,她可能因为你昨天玩手机玩的太晚,周六又是假日,所以想让你多睡一会儿。你使用的手机和智能其实没什么关系。知道为什么京东的所谓“智能”语音音箱能白送给用户吗?
早在1980年一位叫做约翰塞尔的哲学教授就曾说,计算机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智能。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在1980年设计了一个思考实验,即“中文屋”实验。假设一个说英语的人坐在一间墙上开有小孔的房间里,在他面前的桌上有一本指令手册和各种可能需要的铅笔和便签纸,翻开手册,他可以看到用英语写成的指令,其中介绍了汉字处理、分类及比较的方法。请注意:这些指令没有提及任何汉字的含义,只是描述如何对汉字进行复制、删除、重新排列和誊写等内容。 房间外的一个人从小孔中递进一张纸,上面用中文写着一个故事和与之有关的问题。屋内的人对中文一窍不通,但他在手册的指令下拿起笔开始工作——只是生搬硬套地按照指令去做。有时指令要求他在纸上写下一些汉字,有时又让他移动或删除另外的汉字。就这样写写画画直到指令告诉他工作已经完成。这时他已写出了一篇汉语文章,他并不知道,这正是那些问题的答案。他按照指令将纸从小孔送出去,心中疑惑,这无聊的游戏到底是什么。 房间外一个懂汉语的人读过文章后说答案完全正确,而且很有见地。如果问她(懂汉语的人),这篇文章是否出自一个对故事透彻理解的聪明人之手,她一定会很肯定地回答“是”。她对吗?是谁看懂了故事?当然不是屋里的那个人,他根本不懂中文,对故事一无所知;也不是指令手册,它只是躺在桌上一堆没有生命的纸张。那么,理解从何而来?塞尔的回答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理解”。存在的只是无意识的书页翻动和铅笔的涂鸦而已。这个“中文屋”与数字计算机非常相似,那个人就是CPU,只会无意识地执行指令;那本手册是向CPU传达指令的软件程序;那些便签纸便是内存。所以,无论你多么巧妙地进行设计,试图让计算机通过模仿人类的行为而积累一定的智力,计算机都是不可能具有理解力和智能的。
那么智能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发展出智能机器?我们如何才能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器。
智能机器不仅仅是对人类大脑的简单模仿,从人工智能到神经网络,早先复制人类智能的努力都没有成功,原因是人们没有真正了解智能的内涵和人类大脑。所谓智能,就是人脑比较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比如你走进商场,当你内急的时候你会在商场里寻找卫生间的指示牌。因为即使你第一次逛这家商场,通过调用和分析已有的记忆,你也可以预测出这个商场里有卫生间,并且知道如何去找。
大脑不是计算机,不会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根据输入产生输出。大脑是一个庞大的记忆系统,它储存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世界真实结构的经验,能够记忆事件的前后顺序相互关系,并依据记忆做出预测。想想钢铁侠的智能管家贾维斯,当屎大颗背着核弹飞向外太空的时候,贾维斯提醒他是不是要给女朋友佩珀打电话,因为贾维斯预感到铁人此去凶多吉少。人工智能是以真实世界的数据为基础(记忆系统),构建起真实世界的模型,通过一个智慧的原理,数学原理,应用模型,学会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从我们一出生,大脑就开始通过感官接收数据认识世界,慢慢构建起这个世界和社会的模型。认识世间万物,学会怎么和同类交往,怎么适当有效的表达自己。经过十几年的学习,我们才变成一个拥有一定智慧的成年人。未来智能机器或者生化人为了获得智慧是不是也需要这个过程呢?也许会像电影第六日里那样,科学家给施瓦辛格做了一个“眼部检查”就拷贝了他全部的记忆数据和意识,存储在光盘里。随后复制到他的克隆体大脑中。
“她”这部电影虽然浪漫,但是很多人可能还是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人工智能的出现。1997年深蓝计算机的胜利让国际象棋失去了他的魅力。现在阿尔法狗让中国的围棋也面临这个窘境。虽然它们不是智能机器,只能在规则简单的游戏中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取得胜利,但如果他们真的具备了匹敌人类的智能,血肉之躯真的能与之竞争吗?也许现在的人类应该庆幸自己还没有发现那个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