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信用社对面买了几斤沙糖桔和几斤草莓,然后又找了一家超市,买了一条天子。将外公给的四百全买成了东西,下午拿去给了外公外婆,并在那听外公说起……
1
我一到外公家,他就拉着我一直说,基本都是陈年旧事,说了两个多小时。中途外婆煮了汤圆给我吃,外公喝了两杯酒。
外公吹了会笛子,只是笛蒙有点坏,稍微用点力就漏气,声音就破了。
外公放下笛子,又说他当兵的事,说很感激他的排长,也是四川人,还说打算上宝贝回家的节目,找老排长,哪怕他死了,也要感激他的后人。
其实他们并没有经历什么生死,所以谈不上是什么生死之交,毕竟69年前后,早不是什么战争时期。排长很照顾他,可能因为外公个子矮小,人机灵,又因为是老乡的缘故,排长总是照顾他。人老了,格外怀旧,一些寻常的事,在记忆里也会格外地怀念,而外公说起那些事,更是眼含泪水,情不自已。
而我并不是称职的外孙,不然一定会去帮外公实现这个愿望。哪怕最终不能找到,只要行动了,总比现在什么都不做好吧?
2
外公还说到,83年,他在若羌县,搞建筑,当时同伴都走了,而他不怕死,留了下来。因为当时若羌县并不安全,他说那个地方,他晓得的就死了三个汉人。外公说那里79年还很乱,当时也极不安全。
邻居都回来了,只有外公一个人留在那,而回来的同伴对祖嘎和外婆说,外公不回来,迟早死在那。因此,外婆叫人帮忙发了封电报,大意是,病重,速归之类的话。
外公接到电报,就打算回来。当时有三个包工头,都因为缺人,想外公留下。其中一个对外公说,留下帮他,你又不是医生,回去也只有干着急,不如我预支你三百块钱,你寄回去,请人帮你照看。
可以说这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方法,如果留下,说不定外公这辈子就彻底改变了。但是如果留下,那就不是外公了。外公能吃苦,但却不能一直吃苦,所以吃了一辈子的苦。可以说,这就是他的缺点。
同伴离开这段时间,外公已经由不怕死,敢留下,到现在的动摇。刚好外婆发来的电报,给了他离开的最好借口。
最终外公还是离开了,回到家才知道,外婆是生病了,但远没有电报说的那么严重。这事外公说起,有时庆幸外婆发来的电报,有时又埋怨外婆发来电报。
但在我看来,还是庆幸的,如果外公当时留在了那里,肯定不会有我的存在。
三十五年后,我又来到新疆,未尝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事。当年外公在若羌,现在我在墨玉,都在曾经的西域南道。
3
接着又说到和爷爷有关的两件事,都是在说爷爷仗义。
一件事是,当时外公在外面闯荡,外公这辈子跑了二十几个省市,干得最多的还是建筑。当时因为没有寄钱回来,外婆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并没有钱交给大队。所以大队分红薯时,当时的队长(六爷爷)说,外公没有交钱,又没有干活,所以不给家属分红薯。
这时爷爷站了出来,说妈妈是抱给他的,外公不在家,不能让孤儿寡母没得吃。外公没交的三块钱,他来出。
就这样爷爷帮外公交了钱,队里分了红薯给外婆,妈妈她们那个冬天才不至于忍饥挨饿。
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后来外公一定要撮合妈妈嫁给爸爸的原因之一。
4
另一件事是,当时外公准备和外婆结婚,四月二十九,而雷洪文四月二十七结婚,他是我们的邻居,和爷爷一起退伍回来的,和我同一天生日。
当时家里穷,马上要结婚了,可是什么都没有,这婚还怎么结呢?
这时候,又是爷爷站了出来,说外公后天结婚,但东西早已经备好,可以先借来应应急。
爷爷不仅提了建议,还跑上跑下忙活,他找到外公,好说歹说劝外公先把食材等婚礼用的东西,借给雷洪文,应急。外公看在爷爷的份上,将东西借给了他。
外公没有说后面的事,当我想他们还是还了,食材什么的肯定重新买了新的还给了外公。至于其中有没有爷爷的功劳,而雷洪文又因为什么导致即将结婚还没备齐婚礼用的东西,而为什么两天后又能还上,这我不得而知。
这就是我的外公,我的爷爷,他们都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有太多的事让我怀念,有太多的事是我想了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