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尝试,需要折腾,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我们都觉得口才好的人是很厉害的人,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口才好最高能达到什么境界?现在就先说说一个例子吧。
春秋时期,范雎以口才好游说诸侯,但是没能受到重视,家里很穷的他就只好在须贾门下当门客,好算歹算有了一个安身之地。齐王听闻他的口才好,就派人送了十斤金和牛肉美酒给他,范雎辞谢没有接受。但是须贾以为他受了礼物,就拿这件事告诉魏齐。
魏齐大怒,就让手下人鞭打范雎,折手拔牙,范雎装死被装进草席里,小厮们把他放到厕所里。聚会的人醉了,就到厕所里如厕恶心他,嘴里羞辱着范雎。
待到所有人都兴高采烈,魏齐醉了以后,才允许范雎离去。
说实话,这种境地,现代人应该没几个能承受住的,就算是承受得住,心里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要么一辈子入孙山碌碌无名,要么以命抵命,想着刺杀魏齐,很少有人能折腾一下,再尝试一下。
结局是范雎到了秦国,改名为张禄,说服了秦相王稽后去参拜秦昭王,说服了秦昭王,官至相国。以后的日子,秦国日益强大,强大到,当年的须贾来求他放过魏国一马。
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是这句话有个隐含的条件,只有折腾,只有勇敢尝试的人才能变换现实的境遇逆转一切。假如范雎没有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没有毅然入秦,就不会有后来传为佳话的美谈。
我们没有那样的折磨,没有那样的压力,为什么要止步不前,为什么凡事不去尝试一下呢,要知道,世界上总有一样东西是为你量身打造的,错过了且不可惜。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故事相信还是有很多人记得的吧,两个苦力农民本该是同其他人一样,只敢说大秦暴政却偷生苟且的小人物,可是他们两个觉得人生不该如此,应该试一试。于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个人大喊着要反秦,最后带着几十万的军队快打到了大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而在起义之前,他们不过是随时可能会死亡的一个小人物,微不足道。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死活,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活着和死亡有什么意义。
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尝试的人会遇到困难,但也会有收获,而那些不去尝试的人,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提成长了。
看着别人耀眼的成绩我们总会羡慕,对于他们的努力我们也不过是感慨一声,佩服一下就完事了。我们始终把别人有天赋和自己平凡作对比,到头来不过是一些自嘲的笑料。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天赋不能被发挥,自然就是一个普通的模样。那肯定有人会问怎么寻找自己的天赋,寻找自己的天赋,上面说的很清楚,不就是凡事试一试,多折腾一下吗?
多尝试,即是体验新事物,寻找与自己契合的东西,当适合你的东西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心准会怦然一跳,重重的心跳声就像一见钟情时的滚滚红雷。
陈忠实有人知道吗,知道的应该不多,觉得耳熟,那么如果说是《白鹿原》的作者呢,也许你就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了。他是今天介绍的最后一个人物,也是最贴切的凡事试一试的一个人物。在《白鹿原》发表之前,他就是一个职业作家,靠写作为生,但是一直是写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他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一篇长篇小说,可是自己没经验,而且生活拮据的他还担心要是花太长时间写长篇,长篇卖不出去,上有老下有下的,日子可就惨淡了。
最后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考察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动笔写《白鹿原》,在他个人的采访记录中,他说写作最严重的时候,他家里孩子还等着钱上学,自己在案头实在写不下去,最长长达两个月不动笔。
然而生活艰难归艰难,他还是觉得要把自己的路走完,既然尝试了,就要好好试完。
结局不用说,《白鹿原》掀起文坛轩然大波,书籍也是一版再版。是勇于尝试的陈忠实成全了《白鹿原》,也是《白鹿原》成全了勇于尝试的陈忠实。
所以凡事折腾一下,尝试一下,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你也会是下一个界内大佬!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公众号 游骑将 里面有更多有意思的文章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