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君实,千年帝师。焚膏继晷,集以荟萃。
上起战国,下止五代。驰骋千载,镜鉴后人。
幽厉失德,周道日衰。下陵上替,大夫专权。
不请自立,实为悖逆。请而许之,自坏周礼。
三家分晋,韩赵魏生。始有七雄,往复吞并。
晋卿荀申,将瑶为后。智果弗然,瑶不如宵。
虽具五贤,唯损一仁。仁如根本,无根何繁。
逆势立之,智宗必灭。忠言弗进,易氏为辅。
简子之子,伯鲁无恤。不知所立,授书以辨。
书载训戒,劝子谨识。三年而问,无恤为贤。
铎之晋阳,损其户数。若有国难,虽远必归。
荀瑶为政,亲于韩魏。宴于蓝台,戏主侮仆。
智果闻之,复入苦谏。主不备难,难必至矣。
智伯傲然,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与之!
果复有言,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能勤小物,故无大患。蜹蚁蜂虿,皆能害人。
智伯塞耳,请地韩魏。韩魏明理,欲取必予。
请以赵地,襄子弗予。暗通韩魏,水灌智军。
智伯之亡,才胜德也。才为德资,德为才帅。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未经矫括,难以入坚。
棠溪之金,天下之利。失之熔砺,何以击强。
君子为善,善无不至。小人为恶,恶亦不止。
德者容严,严者易疏。才者貌爱,爱者易亲。
近亲疏严,家败国乱。近严疏亲,国泰民安。
智臣豫让,忠勇肝胆。宁损其驱,以愧人臣。
魏侯贤士,多有归附。不以雨误,失信虞人。
韩赵相攻,魏劝以和。始大三晋,莫与之争。
攻城取地,以封子击。任座直言,不为仁君。
翟璜智机,君仁臣直。文侯恍悟,待任上宾。
侯宴子方,闻钟不比。君审于音,恐聋于官。
家贫思妻,国乱思相。侯谓李克,意欲置相。
有成与璜,请为一决。克进谏言,居视其亲。
富视其与,达视其举,窮视其为,贫视其取。
不须待克,相可自定。侯告就舍,心已即明。
度已相成,璜有忿然。举贤者五,何负于成?
李克对之,食禄千钟,外九内一,东得三贤。
所进者五,君皆为臣。举三贤者,君拜为师。
璜去忿然,逡巡拜服。卫人吴起,出仕于鲁。
齐人伐鲁,欲以为将。因娶齐女,鲁人存疑。
吴起杀妻,求以将位。运筹帷幄,大破齐师。
母死不奔,杀妻求名。鲁君见疑,起乃归魏。
文侯贤达,胸怀万里。不以寸段,盖其尺长。
授起为将,拔秦五城。起之为将,衣食同卒。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同卒分苦,亲裹赢糧。
卒患病疽,起为之允。卒母泪垂,恐追父随。
有将如此,卒之甚兴。有卒舍命,将之所依。
壬午之年,首记山崩。甲申之载,首录日食。
韩相侠累,仇严仲子。仲欲雇勇,以刺韩相。
勇者聂政,待母至孝。老母在世,身不许人。
待及母卒,遂为刺客。登阶直入,刺死侠累。
自毁面皮,自屠出肠。暴尸于市,人莫能识。
姊嫈闻往,乃识聂政。不畏绝从,捐躯政旁。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执魏国政,是为武侯。
武侯西游,有言吴起。山河之固,魏之宝也。
吴起对之,德可胜险。昔者三苗,洞庭彭蠡。
德义不修,遭禹灭之。夏桀之居,河济泰华。
伊阙在南,羊肠居北。修政不仁,商汤放之。
商纣之国,孟门太行。常山在北,大河经南。
修政不德,武王杀之。君不修德,舟中皆敌。
武侯闻之,连连称善。田文相魏,吴起不悦。
吴田论功,一较伯仲。将治三军,士卒乐死。
敌不敢谋,上治百官,下亲万民,殷实府库。
固守河西,秦不敢入,韩赵宾从,田不如起。
主少国疑,臣民未附,当是之时,起不如田。
魏相公叔,欲娶公主。畏惧吴起,举而未定。
叔仆多智,谋而献策。起之为人,刚劲自喜。
先言于君,起为贤人。君之国小,恐无留心。
试延以女,若无留心,起必辞去。与起同归,
阴使公主,面辱公叔。起若见此,必辞公主。
公叔从之,吴起果辞。武侯有疑,继而未信。
吴起惧诛,遂而奔楚。楚闻其贤,任之为相。
明法审令,捐减闲官。废公疏远,以抚战士。
要在强兵,破说纵横。南平百越,北却三晋。
西伐秦国,多有平定。诸侯患楚,贵戚多怨。
楚悼王薨,贵戚作乱。群攻吴起,起伏王尸。
击起之徒,并中王尸。肃王即位,尽诛乱者。
一代英才,至此凋落。吴起所至,国威有增。
奈何命舛,生不逢时。子思荐苟,将乘五百。
食人二卵,卫侯弗用。子思陈言,以辟其理。
圣之官人,犹匠用木。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合抱之木,数尺之朽。栋梁之材,良工不弃。
今处战世,难逢良将。因以二卵,弃以干城。
其中机巧,莫使邻知。卫公再拜,谨诚受教。
卫侯言论,群臣附和。子思观之,非君非臣。
人主自臧,众谋不进。事是而臧,犹却众谋。
不察事非,悦人赞已。不度事理,而求阿谀。
君暗臣谄,居民之上。若此不已,国恐无类。
子思白君,国将日非。君言自是,卿莫敢矫。
卿言自是,庶莫敢辨。君臣自贤,下者同声。
贤则有福,矫则来祸。具曰予圣,谁知雌雄。
安王骄崩,烈王喜立。周室微弱,唯齐来朝。
诸侯观此,益贤齐王。即墨大夫,王召之语。
自子之居,毁言日至。使人视之,田辟民给。
官亦无事,东方以宁。不事左右,毁言乃生。
齐王查察,封之万家。复如阿地,誉言日至。
使人视阿,田荒民馁。攻鄄不救,取薛不知。
厚币左右,以求赞誉。王怒于斯,烹阿大夫。
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
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六国会盟,独斥于秦。
孝公发愤,欲以强秦。昔日穆公,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西霸戎翟。地广千里,诸侯毕贺。
天子致伯,开业光美。厉躁简出,多有不宁。
国家内忧,未遑外事。夺我河西,遗丑莫大。
献公即位,镇抚边镜。徒治栎阳,欲收故地。
思先君意,常痛于心。若能强秦,尊官分土。
卫鞅闻令,乃西入秦。公孙鞅者,卫之庶孙。
其人所长,刑名之学。初事魏相,相公孙痤。
痤知其贤,未及进上。痤患疾病,王往问之。
如有不讳,社稷奈何。公叔对曰,痤之庶子。
年少奇才,举国听之。若君不用,必当杀之。
上先默然,许诺而去。公叔召鞅,陈明原委。
先君后臣,人之本分。魏之难进,请子速行。
鞅甚不解,卒不离去。王谓左右,公叔甚病。
先令起鞅,后劝杀之。自相矛盾,岂不悖哉。
卫鞅至秦,求见孝公。说以强兵,与议国事。
鞅欲变法,秦人不悦。与言孝公,陈其利害。
民不虑始,可与乐成。德不与俗,功不谋众。
圣人强国,不法其故。甘龙弗然,辨之一二。
缘法而治,吏习民安。卫鞅持论,往复辨之。
常人安俗,学者溺闻。居官守法,非论法外。
智者作法,愚者受制。贤者更礼,不肖者拘。
公然其说,为左庶长。卒定法令,什伍连坐。
告奸有功,斩首同赏。不告有罚,降敌同罪。
若有军功,率受上爵。倘有私斗,大小被刑。
僇力本业,多可复身。事末而贫,举以收孥。
非有军功,不为属籍。明以等级,差以田衣。
功者显荣,无功暗淡。令虽未布,恐民不信。
三丈之木,立于南门。募徙北门,予以十金。
全民皆怪,莫有敢徙。复增赏金,以动人心。
一人徙之,辄予五十。始有民信,乃具下令。
令行期年,新令不便。太子犯法,卫鞅发难。
法之不行,自上而犯。贵为太子,不可施刑。
刑其师傅,代为受罚。令行禁止,秦皆趋令。
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
初言不便,来言令便。尽迁于旁,民莫敢议。
夫怀信义,君之大宝。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无信无民,无民无国。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古之霸者,不辱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
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反之,各有相欺。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致于败。
利不药伤,获不补亡。齐恒有信,不北曹沫。
晋文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不弃,虞人之期。
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者四君,道非粹白。
以商君言,犹称刻薄。虽处战世,不敢忘信。
四海平治,应以镜签。齐魏会郊,各竞其宝。
魏王有珠,光照十乘。齐王有贤,将照千里。
以珠比贤,魏王多惭。孙膑庞涓,皆通兵法。
庞仕魏将,知才逊孙。乃召孙至,断足黥面。
拘以幽处,欲废其身。齐使至魏,孙阴使见。
说齐使者,私载孙归。田忌善待,进于齐王。
王问兵法,遂以为师。魏王伐赵,合围邯郸。
齐王谋救,田忌为将。孙子为师,居车为计。
田欲引兵,解赵之围。孙子进言,谋定计策。
乱不控拳,救不搏战。批亢捣虚,形格势禁。
梁赵相攻,锐外疲内。引兵疾魏,据其街路。
冲其方虚,其必自救。一解赵围,收弊于魏。
田忌从之,赵围遂解。魏师即还,齐军败之。
魏国伐韩,韩请于齐。齐聚而谋,商议救否。
成侯意否,田忌宜救。孙膑闻之,言析利弊。
韩魏相伐,尚未交兵。此时相救,代韩受魏。
魏有大志,意欲破韩。韩若见亡,必愬于齐。
结韩之亲,承魏之弊。一得重利,二获尊名。
齐王言善,阴许韩使。韩五不胜,委国于齐。
齐因起兵,孙子为师。直走魏都,以救韩国。
若救魏国,如出一辙。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魏大发兵,太子为将。孙子献策,因势利导。
百里蹶将,五十半至。齐入魏地,逐日减灶。
庞行三日,心中大喜。素闻齐怯,逃亡者半。
乃弃步军,轻锐并行。孙子度行,幕至马陵。
马陵多隘,可设伏兵。斫树书字,庞死树下。
万弩伏道,火举即发。庞至树下,举火观字。
未及读毕,万弩俱发。庞知智穷,兵败自刭。
死前怒语,成竖子名。齐破魏师,虏太子申。
鞅言孝公,谋帝王业。秦之与魏,若腹心疾。
非魏并秦,即秦并魏。魏居岭西,建都安邑。
与秦界河,独擅东利。达可西侵,病可东收。
今君贤圣,国赖以盛。魏尝破齐,诸侯畔之。
此时伐魏,魏必不支。败必东徙,遗我河山。
东制诸侯,帝业之资。孝公从之,使鞅伐魏。
魏公子卬,以兵拒秦。两军相距,鞅遗卬书。
往为故旧,今各为将。不忍相攻,可面见盟。
乐饮罢兵,各安国民。卬以为然,乃相与会。
鞅伏甲士,袭虏公子。起兵攻魏,大破魏师。
魏王惊恐,使使入秦。献以河西,以求两和。
魏王叹息,未用公言。秦表鞅功,封于商於。
秦孝公薨,惠文王立。徒告鞅反,发吏捕之。
鞅亡之魏,魏之不受。复内之秦,惨遭车裂。
鞅初相秦,用法严酷。临渭论囚,谓水尽赤。
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鞅,商君有问。
观我治秦,比五羖否。赵良回之,真不若也。
千人之诺,何如士谔。仆请正言,可否无诛。
商君承诺,赵良进言。王羖大夫,荆之鄙人。
举于牛口,高于百姓。相秦六年,东伐郑国。
三置晋君,一救荆禍。劳不坐乘,暑不张盖。
行于国中,不操干戈。五羖驾鹤,男女流泪。
童子不谣,舂者不杵。今君之见,多与嬖人。
凌轹公族,残伤百姓。公子杜门,已有八载。
君杀祝欢,黥公孙贾。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君之所为,多非得人。君之所出,多力骖乘。
不具此物,君则不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君之所为,多非恃德。危若朝露,贪商之富。
宠秦之政,畜民之怨。王若捐宾,而不立朝。
秦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五月难作。
韩作高门,屈宜谏否。此时高门,非以为宜。
秦拔宜阳,天无甘霖。应多恤民,莫急顾益。
时诎举赢,故曰不时。越欲伐齐,齐使说之。
与其伐齐,不若伐楚。越遂伐楚,楚人败之。
尽取故地,东至浙江。越以此散,诸公争立。
或王或君,朝服于楚。苏秦说秦,兼天下术。
秦王不听,未用其言。苏秦乃去,说以燕王。
燕无兵患,赵之为蔽。秦若攻燕,战于千里。
赵之攻燕,战于百里。不忧百里,而惧千里。
愿从赵亲,天下为一。互为相依,国必无患。
燕王深然,厚币待之,资其车马,以说赵侯。
当今之时,山东属赵。秦不敢进,韩魏之后。
秦攻韩魏,无山川隔。稍有蚕食,傅国而止。
天下之地,五倍于秦。天下之卒,十倍于秦。
六国为一,并而攻秦。秦虽天威,攻必破之。
有谏衡者,恐愒秦权。务以日夜,以求割地。
莫若六亲,群以畔秦。会于洹水,通质结盟。
秦攻一国,五国桡救。有不如约,五国伐之。
诸侯从亲,秦不敢出。赵侯大悦,厚待苏秦。
尊宠有加,以约诸侯。会秦伐魏,禽将取地。
势如破竹,且欲东兵。恐秦攻赵,以败从约。
敢激张仪,入之于秦。魏人张仪,师从鬼谷。
学纵横术,术高苏秦。仪说诸侯,惜无所遇。
受困于楚,苏秦召之。折辱于仪,仪心恐怒。
秦能苦赵,遂入于秦。苏秦阴使,赍币资仪。
得见秦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以白张仪。
苏秦心忧,恐秦伐赵。秦之权柄,非君莫属。
故行激怒,使君入秦。阴奉币资,皆苏之谋。
仪感苏意,术中不悟。但苏之时,仪不敢言。
苏秦入韩,游说韩王。韩地九百,带甲十万。
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超足而射,百发不暇。
韩卒之勇,一人当百。如若事秦,必求割地。
今兹效之,明年复求。与之无地,不与受禍。
地有尽时,秦求无已。相较之下,市怨结禍。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挾强韩兵,拥牛后名。
大王之贤,臣私羞之。韩王闻言,从其计之。
苏秦入魏,说以魏王。大王之地,方圆千里。
地名虽小,田舍庐庑。人民之众,车马之多。
日不绝行,若有三军。武士苍头,二十万众。
奋击厮徒,亦不胜数。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听于群臣,欲臣事秦。愿效愚计,魏王从之。
苏秦说齐,计以抗秦。四塞之国,二千余里。
带甲十万,粟如丘山。三军之良,五家之兵。
进如锋矢,战如雷霆。临淄富足,兵卒充裕。
连袵成帷,挥汗成雨。韩魏畏秦,皆因接境。
兵出相当,存亡机决。韩魏胜秦,兵或半折。
战而不胜,国即危亡。韩魏重战,轻不为臣。
秦若攻齐,倍韩魏地。过卫阳道,经亢父险。
车无方轨,骑难比行。百人守险,千人莫过。
秦欲伐齐,恐韩魏后。是故恫喝,然不敢进。
既无奈何,而欲事之。群臣计过,齐王许之。
苏秦入楚,以说威王。天下之强,带甲百万。
千乘万匹,秦之所害。楚强秦弱,秦强楚弱。
形同水火,势不两立。长远之计,莫如孤秦。
奉四进歌,承大王明。社稷宗庙,大王之用。
若以从纵,诸侯事楚。若以衡合,楚或事秦。
如此两策,相去甚远。何去何从,楚王许之。
苏秦合纵,并相六国。北归复赵,车骑如王。
秦欺齐魏,与共伐赵。赵让苏秦,其恐使燕。
苏秦去赵,从约皆解。赵决河水,灌齐魏师。
卫平侯薨,子嗣君立。卫有胥靡,亡之于魏。
因愈王后,嗣君使闻。欲金买之,五反不与。
以城易之,左右谏言。夫以一都,买一胥靡。
嗣君复言,非子所知。治下虽小,则无大乱。
若法不立,诛则不必。虽有十城,然无大益。
法立诛必,失十无害。魏王闻此,载而献之。
齐相田婴,受封于薛。欲城薛地,门客进言。
海之大鱼,网钓无用。荡而失水,蝼蚁制之。
今之齐国,君之水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
苟为失齐,如鱼失水。隆城至天,庸足恃乎。
婴有四子,一名田文。说父散财,以养贤士。
至田婴卒,文嗣薛公。招致游士,舍业厚之。
门下食客,常数千人。各思亲己,名重天下。
为缅君实,摘录一二。名垂千古,世有盛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