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河风云人物3:河南人能吃上西红柿竟然是因为他!

唐河风云人物3:河南人能吃上西红柿竟然是因为他!

作者: 俯仰人间今古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09:06 被阅读0次

    识文先识人

    郭须静,南阳市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郭湾村人。

    1890年,郭须静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家中还算富裕。

    郭须静的童年在唐县县立小学堂度过。在那里,他接受了新式教育。

    那时还是清末,大多数人还是存在严重的封建思想,但是郭须静很幸运,他生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能够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接收新的思想。

    1909年郭须静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比李大钊晚入学两年。

    入校后即加入新建立的北洋法政学会,因擅长写作入选李大钊等人创办的《言治》月刊编辑部,与李大钊结为好友。

    传播新思想

    1913年春,中国社会党在天津成立支部,推选李大钊为总务干事,领导全面工作,郭须静被推选为干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接触了马克思的学说,开始了新的思想探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公然窃国称帝,郭须静和李大钊满腔义愤,誓要将“反袁”进行到底。

    两人以笔为剑,在报纸上历数袁世凯的罪行,结果招来了袁世凯的记恨。

    袁世凯气急败坏,甚至派了人去暗杀两人。

    面对威胁恐吓,郭须静从没有怕过,功名利禄甚至是生命都可以抛诸脑后,满门心思都是为国家寻一条出路。

    1913年8月7日,袁世凯命令取缔全国各地社会党并进行搜查。郭须静在社会党遭到查封后,与李大钊一起到其家乡避居。

    1913年9月,李大钊邀郭须静一同攀登家乡五峰山,在赴日留学之前游览一下祖国大好河山,从此一别4年。

    连天烽火独思君

    李大钊很欣赏郭须静的大无畏精神,他在东渡日本前写下了“连天烽火独思君”的诗句赠予郭须静,并嘱咐他要时刻关注国内的革命事业。

    1917年11月,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不久,就推荐郭须静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职员。

    郭须静帮助李大钊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并为北大图书馆办成宣传新思想的阵地做出了贡献。

    在好友李大钊的影响下,郭须静对社会主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翻译了《理想家的社会主义》一文,发表在1920年的《心声》杂志上,成为河南最早传播社会主义的文章。

    郭须静和李大钊同怀着救亡图存的爱国之心,有着同样的理想追求,二人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书写了一段革命时期的友谊佳话。

    科学救国,实业救国

    面对国家现实,郭须静认为“政象紊乱,社会贫枯,皆由生产落后所致,遂萌研习实业之志”,于是他下定决心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

    1920年7月,郭须静考取河南省公费留法学生资格,12月赴法选攻农学,希图振兴中国农业。

    不久,款资中断,郭须静只好休学,以农圃劳动自养。多方搜读园艺学等书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为印证。

    后进法国凡尔赛园艺学校,以勤工俭学,苦读精研,坚持到1923年毕业。为中国引入西方近代园艺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1923年,郭须静由法国留学归来,没有再返回北京到李大钊身边工作,而是到河南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从事农业科技教育,传播园艺科技,西红柿在中原的推广普及就始于此。

    郭须静留学回国时,特意挑选了四木箱的香蕉苹果和玫瑰香葡萄接穗插条带回国内。他把这些新品种引种到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园艺场内,带领学生精心管理,使其逐渐适应当地气候和水土,在中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农工神手

    1925—1927年,任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在管理学校工作的同时,郭须静也不忘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他开设的园艺课,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安排12个实习项目,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实习时间穿越春夏秋冬,内容涵盖嫁接养护,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嫁接和种植技术。

    郭须静在繁重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之余,仍每天坚持在农场劳动半天,把自己的精湛技术传授给农场工人,工人们无不夸他是一个“农工神手”。

    当时人们还只是把西红柿当作观赏植物种植,他把管理和烹饪西红柿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农场工人,蔬菜市场上才开始出现西红柿。

    后来,西红柿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进行种植并逐渐普及到中原大地,成为夏季畅销的蔬菜品种。

    筹建西农

    1928年,郭须静辞去在河南的职务,辗转上海、南京两地,在上海劳动大学和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1932年,郭须静担任了国民政府实业部林垦署技正。

    1933年夏天,郭须静受到于右任的聘请,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勘定校址,筹划场地,实施“西农”的筹建工作。 

    这就是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大学!

    他常常忙得废寝忘食,四处奔波,只为学校早点建成。

    对身体的过度透支最终压垮了郭须静,就在学校建设已近尾声的时候,他因劳累过度突患脑溢血,猝然病逝于陕西武功县城。

    那一年,郭须静只有43岁。

    先生之精神,山高水长

    1924年在开封,负责筹建龙亭中山公园。

    1930年秋任南京特别市公园管理处主任,规划建设五洲公园(今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等。

    郭老还是河南博物院的三位创建人之一,这个你更没想到吧。其中还有一位,徐金湶也是南阳人!

    1927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韧之始。

    如今河南博物院的设计者是齐康,齐康是著名建筑大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是出自他之手。

    河南博物院的外观灵感,来自于登封观星台。

    齐康是杨廷宝的弟子,杨老乃中国著名建筑大师,与梁思诚并称“南杨北梁”。

    南京一半的民国建筑都是出自他之手,比如中山陵的音乐台就是他的杰作。

    为了报答师恩,齐康接手设计了河南博物院。

    杨老的故居、墓都在南京,上面写着“南阳人杨廷宝”。杨老南阳的故居,在解放路的杨家大院。

    郭须静自己受益于教育,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引导帮助了很多人出国留学,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这些受到郭须静帮助出国留学的人回到祖国后,都成了国之栋梁,其中有大学教授、有水利专家,还有郭须静的表弟方镇中(唐河井楼人)。

    当时郭须静把他的表弟从河南老家带到了北大,还支持鼓励他赴法留学。

    正是这位方镇中表弟,将建国前被迫迁到苏州的河南大学完整地带回了河南。

    在郭须静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投身了农业,在西农读的书!

    每年清明,郭家人都会去西农祭拜郭须静,而郭须静的故事和精神,也在家族里一直传承下去。

    郭须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是追求进步的一生,是为祖国农学园艺学教育而献身的一生。

    觉醒年代

    勤工俭学运动开始于1912年,为了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以达普及教育、改良社会、振兴实业之目的。

    留法实业家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口号是“尚俭乐学”。

    1915年6月,蔡元培等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

    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共计89名,乘日本邮船由上海启程赴法。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们,希望把西方文明,主要是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中国。

    他们试图让中国青年通过勤工俭学,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以便将来回国后,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

    1919年春天到1921年1月,陆续有20批共1800多位留法勤工俭学生,迢迢万里,瀚海艰辛,踏上“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他们之中,出发时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不少人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随后,又有多批中国学生先后从上海起航。这之中,包括陈延年、陈乔年、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刘伯坚、陈毅、李维汉、李富春、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聂荣臻等。

    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对该运动非常重视,曾亲临上海为赴法学子送行。

    这一个个青春的身影,映射着一颗颗赤子之心。

    他们不仅在科学与艺术的殿堂绽放光芒,也成为引领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同时也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几十年后,他们之中出现了新中国的总理,共和国元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核物理科学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夫学须静,才须学也”,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郭须静的名字来源于此。

    他字厚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正是他一生精神的写照。

    他的笔名“天问”,出自于屈原的文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南阳盆地,全国第八大盆地。

    南阳市面积,全省第一。全省108县,面积前十的,南阳占了五个。

    唐河县全省第九,全省产粮第二大县,全国重点产粮大县。

    百年前这位唐河人,就开启了“以农救国”!

    当你吃着白糖拌西红柿时,当你吃着西红柿炒鸡蛋时,当你吃着番茄鸡蛋捞面条时,你是否会想起这位唐河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河风云人物3:河南人能吃上西红柿竟然是因为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mz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