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我最喜欢的一套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它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几乎一切疑问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使我爱不释手。
当时对书籍的热爱,犹如收藏家对他们的藏品,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可惜当时许多内容都都不懂,也没有经济能力把一套书买全。
虽然我现在已经失去许多好奇心,也没有精力读这些书,但是不能忘记它们曾经陪伴和充实了我枯燥的少年时代。
人到中年,有了感恩之心。衷心地向经典致敬,向老作者们老编辑们致敬,因为那些书籍的出版,曾经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十万个为什么》的名称是借用了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伊林又是取自英国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个诗句:“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是一个虚指,用来形容许多。可是是当时以为确实有十万个。
叶永烈是主要作者之一。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汉族人,出生于浙江温州,中国科普及传记作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一级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名誉主席。
1961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配套的问题。
初版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册,九百多个“为什么”。后来,增加了数学、地质地理、动物3册。
1962年12月出齐8册。这时,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1484个问题,105万字。第一版共印了五百三十多万册。
1964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第二版剔除了初版中一些不够好的题目,充实内容,进一步提高质量,分为14册,按学科门类分册出版,即数学一册、物理两册、天文一册、气象一册、自然地理一册、动物两册、植物两册、生理卫生两册。每册大约一百五十至二百个“为什么”,共计2003个问题。
所以,第二版的内容比初版本更加丰富,更加系统。
1970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0年为适应当时形势,修订的《十万个为什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革”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那“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从1970到1978年,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共21册,三十二开本,1—14为黄色封面,15—21为蓝色封面,内页都刊有毛主席语录,最后一本由于当时已将步入改革开放,故取消了语录刊载。
原计划出到二十三册也因后来形势而取消。由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削离,这最后有两本(18和21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各册的主要内容如下:(1)数学 (2)物理 (3)物理 (4)化学(5)化学(6)天文(7)气象(8)地理 (9)动物(10)动物(11)植物(12)植物 (13)医药卫生(14)医药卫生(15)体育 (16)体育(17)军事(18)军事 (19)人类史(20)天体史(21)地球史
文革版在重版说明中,首先对前两版进行了批判,“存在不少错误,没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脱离三大革命运动实际,不少内容宣扬了知识万能,追求趣味性,散布了封、资、修的毒素。”
然后说明本次修订出版的原则,“这次修订重版时,删去了错误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新题目,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反映三大革命运动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反映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使科学普及读物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使得这套书深深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关于工农业生产的内容大幅度增加。
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文革十年终于过去。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开始进行第三次大修订,推出第四版。
这次大修订,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大体上保持第二版的规模和创作特色,仍是14分册,仍是保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风格。第四版仍为14个分册,包括数学1、物理2、化学2、动物2、植物2、地学1、天文1、气象1、医学2,共计1919个问题。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11篇
网友评论